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安东.科迪解说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十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安东.科迪解说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十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降A大调第三十一奏鸣曲》(作品110) Sonata No.31 in A-flat Major, Op.110

Ⅰ.Moderato cantabile molto espressivo

Ⅱ.Allegro molto

Ⅲ.Adagio, ma non troppo;

Ⅳ. Fuga : Allegro ma non troppo

作品110是贝多芬晚期奏鸣曲中最容易理解的一首,因此也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首作品。作品一开头就毫无保留地把两旬极为优美动人的旋律亲切地歌唱出来。这是贝多芬所有奏鸣曲中极为罕见的一种现象。通常,贝多芬奏鸣曲的乐章开头都是简练而实用的乐思或动机,极少会出现如此歌唱性的纯旋律乐旬。

这两旬如此精致动人的旋律,究竟哪一句才是主部主题昵?第一句非常短,它随意而毫不矫揉造作的进场很容易令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引子,为的是引出紧随其后拥有更加华丽动人线条的长旬旋律。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在展开部得到了证实。第一句旋律的乐思材料几乎主导了展开部的内容,除了为原本的旋律添加了一条流畅的低音声部,并且偶尔会为这个旋律添加一层伤感动人的魅力以外,展开部的末端――这同一个旋律还启动了再现部的来临。如果加深对这两旬旋律的研究和对比,就会发现其实第一句是由第二句提炼出来的精华所在。

再现部尾端(第100至105小节)突如其来的一串下行和声进行令人惊心动魄,仿佛感觉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失忆症。而除了这唯一的“异常现象”,整个第一乐章看似都较为“正常”(所有伟大的创举对于一个天才作曲家来说都不过属于正常现象),几乎让人觉得这些“正常”的内容是贝多芬作于早期的。可是这部奏鸣曲特有的那种细腻迷人的高贵气质,加上作者透过作品所表达的发白内心追求和平的崇高气魄,这些特点都明显属于贝多芬的晚期作品。

第二乐章(很快的快板)是一个极具戏剧性的短乐章,虽然是2/4拍子,可是风格和作用更像一个谐谑曲乐章。乐章的第三句显然是一首短暂的欢快轻松的街头之歌,可是当它迅速地转调回到主音小调,乐章又再次变得严肃认真了。直到三声中部才初次显露出了贝多芬晚期作品特有的那种超尘脱俗的神秘感。一串串流动的音型穿梭在如点彩画派般多彩的伴奏声部之中,变化多端的和声的进行令人捉摸不透。如此的安排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焦虑感和不现实的困惑感。

第二乐章过后,音乐并没有停顿,而是直接来到了慢乐章与终乐章合并在一起的特殊大型乐章,也是整部奏呜曲中最辉煌的部分。这个巨型乐章的开端是一段引子性质的吟诵调,风格语气极为即兴,和声与速度也十分自由。透过贝多芬在慢乐章速度标语中的用词“recitative”(宣叙调)和“Arioso dolente”(悲伤的咏叹调),便已预兆了在终乐章中声乐化写作的采用―正是这一支“悲歌”从此刻开始将会在沉重忧郁伴奏的颤抖声中歌唱出无限的哀伤之情。

咏叹调后随之而来的是赋格,如果前者属于声乐化的写作,那后者就绝对是合唱风格的写作。赋格的主题以一系列连锁般的四度音程音型清晰地逐渐呈现,主题动机与第一乐章开头素材的联系也有迹可循。这个以四度音程为素材的主题继续稳重有力地前进,当中所蕴藏的无限激情终丁:在辉煌的第一高潮中进发,在浓浓的低音声部以八度和声音程震撼地奏出主题。高潮乐句中的主题旋律包含了六对四度音程,比起主题原型中的三对远超了一倍。仿佛是因为主题的情感威力在不断扩张,万物皆不可挡。

在第二次高潮过后,调性突然意外地滑落半音来到g小调。此刻,音乐又回到了悲哀的咏叹调,而且这次更为虚弱、更加筋疲力尽(这是贝多芬所用的术语)。这里所用的节奏也比之前显得更优柔寡断。段落的尾端是一连串沉重有力的和弦结束了这段悲歌。这串和弦打破了咏叹调压抑的哀伤感,也同时引出了新的赋格。这次赋格的主题是第一段赋格原主题的反向,而且感情上也比第一段更天真纯洁,更轻松。原因是新赋格的音域更高,音响的共鸣较小,不如第一次赋格的低音那般有沉重的震撼力。同时也是因为下行四度不如上行四度听起来那般慎重和严肃。

如果把第二赋格按照标准长度的赋格结构而作,这个乐章就会因为过于学术性和平衡而略显呆板。因此,当主题在每一个声部都出现一次之后贝多芬就立刻另谋出路。当快速的音符开始激动地滚动起来(第168小节),主题以减值方式出现(比原主题的进行加快了三倍)。虽然这个难以理解的速度变化使大拍子的律动感觉慢了,可是同时也加快了声部的进行。原本每拍只有三个音的律动变成了每拍有六个音。主题接下来的减值和加倍压缩逐渐把它变成了一个波涛起伏的伴奏声部,伴随着凯旋归来的第一主题(第184小节)。接下来,主题随着不断膨胀的激情英勇地迈向曲终。这个尾声所蕴藏的情感充满无私而温暖的爱,仿佛在向全人类召唤,齐心来感受这举世欢腾、普天同庆的一刻。

《c小调第三十二奏鸣曲》(作品111)

Sonata No.32 in c Minor, Op.111

Ⅰ. Maestoso: Allegro con brio ed appasslonato

Ⅱ. Arietta: Adagio molto semplice e cantabile

在《浮士德博士》(Dr.Faustus)一书中,作者托马斯・曼(Thomas Mann)断言作品111是奏鸣曲曲式这种体裁的告别作。其后的作品都未能继续发扬奏呜曲的伟大精髓,反而使这种体裁显得才尽词穷、大势已去。有人认为假如贝多芬能继续创作更多的奏鸣曲,最后五首作品中的任何一首都一定可以为奏鸣曲的光辉历史画上最完美、难忘的句号。达到了音乐艺术创作的登峰造极之境后,已难以分出作品的优劣,因为每一部作品都闪耀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光芒。

作品111的两个乐章犹如稳健坚实的双腿,支撑着这首伟大的作品。每个乐章都具有一种单纯的连贯性,与其晚期奏鸣曲乐章中速度和情绪变化多端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作品111的两个乐章在风格上有着南辕北辙的倾向。第一乐章充满激情和倔强的态度,情绪多变的c小调充分发挥了乐章中复杂的心情。而第二乐章戏剧性地建立于无忧无虑的c大调上,心情是如此安详甜蜜,充满无限的柔情。这个对比仿佛是在描绘人生的两极,首先要经历尘世中所有的厌恶纷争和沧桑,经过洗练后才能看破俗世而获得心灵和精神上永久的和平、安详,甚至是在比喻死后的永生。(置死地而后生?)

短暂的引子一开始就是连续三串威力无比的闪电,接着以同样的双重附点节奏为动机展开,逐渐把三串闪电的威力减退和消化。引子的作用完全是为了让全曲营造出一种黑暗、不祥的预感和情绪,并没有呈示主要的主题乐思。就好像是《麦克白》(Macbeth)一书的开篇,莎上比亚并没有泄露任何主要人物的痕迹。

快板(Allegro)段落一开始短而有力的六个主题音符犹 如雷鸣般震撼,接下来这六个音以连串的变化不断把主题展开延伸。整个乐章的主题精华在瞬间利落地呈现,余下的时间完全是主题的展开和各种布局复杂的变化。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主题强大独断的刚毅个性更加形象深刻。在本质上整个乐章都在激动愤怒地围绕着这个主题动机变化。除了在丰富对位写作风格的过渡段和短暂却洋溢着动人旋律写作的副部出现过。个简短的附带动机以外,一直都没有新的主题材料出现。一直到尾声,一段清新的乐句为火家带来惊喜。当这个乐章狂热的激情逐渐消失后,尾声结束在冰冷的c大调上。这突然而来的冷却为这个乐章添上一层更惆怅无奈的面目,仿佛是一幅整体呈现出一片愁云惨淡的油画,作者却在画面的远景处绘上一束孤独的晨光。

第二乐章一开始是一段小抒情曲(Arietta),可以称得上是有史以来风格最简单、却又最令人赞叹崇敬的一个主题。尾随这个主题的是其五个变奏。“三”这个数目在音乐中起到圆滑、流畅的循环性。而这个主题的每一个素材都把这个“三”的作用发挥到极限。不单只每个小节有“三”拍,而且每一拍细分为“三”个音,拍子定为9/10。主题的前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喜悦感,可是由a小调开始的后半部分却蕴涵着一丝阴暗的忧愁感,仿佛是晴空中的一朵过路乌云在大地上投下它阴暗的影子。

前三个变奏一个比一个更具流动性,虽然拍子和速度保持不变,可是每个变奏都儿乎比之前的一个变奏的韵律快一倍。此外,在保持主题旋律与和声的原型撼本不变的同时,每个变奏都在不断把织体和情感丰富化,添加了许多细致精美的小二度经过音。

第二三变奏冲动任意的写作儿乎令人感觉贝多芬正在挑战变奏曲式对他创造力所造成的限制。他仿佛想在这个变奏中凝聚足够的力量,把自己从这个曲式的枷锁中解脱,取得更大的自由度。接下来贝多芬呈现的是一个平静的双重变奏,他并没有分别重复前后两部分,而是反传统地在前部分写了两个独立却连贯的又’次变奏,然后在后半部分分别为这两个变奏写了对应的结尾。高音区那一连串的三十二分音符飘渺清澈,闪耀着如天使般的光彩,令人陶醉不已。

接下来是一段充满自由性的乐段,一个无限长的颤音衬托着堂皇华丽的转调进行,

一直来到降E大渊。这个颤音继续它漫长的震动,仿佛极度渴望如此能负醒乐器中沉睡的生命力。当贝多芬攀登到变奏的最高处并引出主题的碎片、当这颤音最能发挥作用时,它却戛然中止。这啊一个史无前例的时刻:相隔五个八度的低音与高音声部都分别以单音进行,仿佛是作者在对他的主题说:“从此,你要自己生存下去了。”这个孤单惆怅的高音乐句短暂地继续唱了几个音,就随着受灵感而发的过渡段逐渐下沉回到尘世,再次回到了c大调。最后的一个变奏出场了,同样的主题被华丽地交响化,激发出不断膨胀的威力和壮丽的激情――这绝对是音乐世界里最雄伟崇高的一个时刻。

此刻我们终于逃离了变奏曲式的局限,贝多芬紧紧控制住主题动机(现在变形为下行三度),反复地把无穷的热情灌注其中,把整个乐章带到了意想不到的沸腾高潮。尾声运用了同样的主题动机,贝多芬仿佛在这里继续呐喊,他终于解脱了变奏曲式的束缚,准备毫无拘束地把他内心所有的喜悦倾泻而出。

在一串耀眼颤音的沐浴下,尾声选择性地最现了主题充满阳光正气的前半旬,然后逐渐融化成第四变奏叶出现过的船一串串如天使般的三十二分音符。终于,我们向主题动机精华的下行四度(在低音声部隐约出现,而且变成倒置音程,犹如回声般逐渐消失)做出最后一次告别,结束了音乐历史中一部最伟大崇高的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