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居住建筑设计的中西差异以及中国居住建筑的发展方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居住建筑设计的中西差异以及中国居住建筑的发展方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当代居住建筑设计理论很多来自西方,但居住建筑作为“产品”来说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许多国外的研究成果不一定适合国内。文中列举了部分欧洲近代有关居住建筑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这些理论在国内的适用性。文中指出了中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必将导致居住建筑的设计模式发生大的变革,高密度的居住建筑不再是研究的方向,多层的、有活力的复合型社区将成为未来居住建筑的主流。

【关键词】居住建筑 住宅 高密度

引言:

居住建筑作为民用建筑中的一类,它同时具有“作品”及“产品”两种属性。从“作品”的角度上讲,中西居住建筑设计理论是有共通性的。欧洲居住建筑设计理论起源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比中国早了一个世纪。后来西方的建筑理论流入中国,对国内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居住建筑作为“作品”存在的同时它又是“产品”,作品好坏的评价标准并不是遵从于人的主观喜恶。它有着一系列严谨的学术评价标准,涵盖建筑的经济、实用、美观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友好程度等等方面。这一套评价标准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改变。但其作为“产品”而言确是有着地域性和主观性的。我们必须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和审美情趣,只有迎合了消费者的喜好才能确保我们的建筑作为“产品”被成功的交易。否则它就只能是一个物件,被摆在那里毫无使用价值。

而在很多情况下居住建筑的这两种属性是存在矛盾的,如何去理解这两种属性对居住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未来中国的居住建筑设计会怎样发展呢?文中将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1、居住建筑的中西差异

在没有外因影响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的住宅需求量应该是稳定的。只有在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住宅的数量才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而质变往往是由量变引发的。比如18世纪的欧洲,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的城市人口在三十年时间里增加了一倍。人们不得不建造大量的住宅来满足使用要求。急剧增长的住宅数量引发了质变,那个时候住宅变成了兵营一样的布局,采光和通风都很差。又如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量房屋被毁,欧洲急需建设大规模的居住建筑以解决人民的居住问题。大片的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被建造出来,政府的支持、较低的造价以及熟练的施工技术使这种建筑在欧洲迅速普及。

当住房紧缺问题得到解决以后,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居住环境。上世纪中叶,欧洲人开始认为高层建筑所形成的大尺度的匀质空间缺乏亲切感,学者们呼吁居住建筑应该考虑到人的活动,将建筑的尺度缩小,建造那些混合有各种功能的,形态各异的,有活力的社区。在后来的几十年时间里,欧洲的居住建筑高度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二至四层的建筑里,高层住宅变得不再受到欢迎。

中国目前的居住建筑与二战之后的欧洲有很多相似之处。忽视城市本身的机理,许多巨型的居住区以“新城”的姿态拔地而起。新的摩天大楼形成了许多巨大的,匀质的空间。随着居住建筑设计的模式化、套路化,各地的居住建筑大多雷同,形成了千城一面的格局。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低层的多样化的居住建筑取代那些高层住宅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成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居住建筑。

2、低层建筑的技术可行性

降低建筑高度首先让人担忧的是密度问题。这里所指的密度并非单指“建筑密度”一项指标,还包括容积率。容积率是体现土地开发强度的指标,是建设者最关心的经济技术指标之一。西方研究理论认为多层建筑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建筑密度实现与高层建筑一样的容积率,这种理论在中国是否可行呢?这里通过一组模型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2.1剑桥大学模型分析

60年代,进行了对于住宅形式和住宅密度的关系的研究。1972年剑桥大学建筑学院的L.马丁和L.马奇他们发表于《都市空间与建筑》杂志的文章中假定了院落式、行列式和塔式三种建筑在平面上的布局方式。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不同建筑形式下容积率的关系。他们提出庭院式住宅的容积率可以达到塔式住宅的5倍,和行列式住宅的1.67倍。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这一模型假定了各种类型的住宅高度相等。忽略了日照和消防间距、通风等问题,是完全理想化的模型。

在这组模型中,庭院式布局建筑密度55%,而中国现行的居住建筑规划要点一般要求这一数值不得高于30%(各地区存在一定差异)。受到这一数据限制,庭院式住宅相对于行列式住宅在节约土地方面将不具有优越性。且模型中55%的空间受到自身遮挡,不满足日照要求,有些空间甚至形成了完全的黑空间。这也违反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对于采光的要求。(阴影部分为不满足日照要求的部分)。受传统思想影响,中国人比较接受朝向正南方的房子,反对那些东西朝向的房子。中国人认为房子的朝向象征了身份的高低,只有朝向正南的房子才是尊贵身份的象征。受这些精神因素的影响,东西向的住宅在中国并不多见。在那些用地紧张的大城市虽然是存在东西向的住宅,但它们的售价一般也低于南向住宅。由以上几点原因可知,通过庭院式的布局方式来提高容积率在我国并不适用。

通过相关数据统计,行列式住宅的容积率可

2.2混合功能住区

MVRDV是位于荷兰的一家建筑事务所,他们在1997年提出了混合功能住区的概念,他们认为通过将停车、零售、办公和居住功能混合起来,营造一个复合功能的住区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且能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营造出富有活力的居住环境。停车可以布置在地下,地上一层为零售,上面是办公,最上层为住宅。零售不需要采光,而办公需要的采光较少,这种金字塔式的布局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率。这种理论在国内相对适用。

以位于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的“春漫里”项目为例,项目定位为度假型小公寓,这种类型的居住建筑对日照要求不高,因而采用了前面所说的庭院式布局。建筑围合形成的庭院内部为绿化和活动场地,只供楼内的业主使用。外部为开敞的街区,首层全部为商铺。开发商鼓励业主自己经营这些商铺,各种商业增加了社区的活力,增加了就业机会。店主们每天的通勤距离不到一百米,非常方便。

3、降低建筑高度的必要性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至201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净增长10万,2010年至2020年每年增长17万。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据调查,出于对电梯稳定性的担忧,老年人通常希望居住在六层以下的房子里。他们希望能很好的接触到室外环境,有宽敞的活动场地。希望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尤其是商业和医疗。从这些角度上分析,混合型的多层社区能够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虽然各种人流的混杂会给社区安全带来麻烦,但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监控、门禁等现代化设施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1980年推行计划生育制度,平均生育年龄为25岁。到2025年第一批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的夫妇将超过70岁。随着这一代人的相继离世,中国人口数量将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下降。房子再也不是紧缺的商品,相反,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减少,大量房产将处于空置状态。

如前所述,环境的变化会促使居住建筑的形式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居住压力的缓解,老龄人口的增加,住宅也必将朝着低密度方向发展。如何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如何去建造更高、更密集的房子已经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建筑设计必将回归到一个更加人性的角度上。

参考文献:

[1]秦洛峰,德国住宅及居住区发展的经验和特点研究[M],新建筑,2006.2,P41-44

[2]董春方,高密度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

[3]克里斯汀・史蒂西,高密度住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

[4]黄郑民,欧洲当代城市住区形态与设计策略研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