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特殊的云南铜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云南是有色金属之乡,产铜大省。据考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云南铜就输入中原,成为青铜器原料的主要产地之一。世界最大的铜钱――钱王“嘉靖通宝”(重41.47公斤)就出在云南会泽。清乾隆十年,全国年产铜约1360万斤,而云南就生产1140万斤,占84%。许多人都知道古滇国(公元前298年至东汉中期)精美的青铜器(图1),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云南民间生产的各种铜器,不但精美,许多还是全国独一无二的。
一、鼓、茫。西南各省大多出铜鼓,但铜鼓原产于云南。著名的铜鼓在早期的云南不过就是普通的锅(釜),只不过后来由于需要演变成了鼓和茫。这种铜鼓鼓壁较厚,工艺粗糙,鼓面无花纹或花纹较简单,胸大于鼓面,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铜鼓。由于它的鼓面还残存有炊烟痕迹,足以证明它是古代由做饭的铜釜向铜鼓演变发展过程中,处于炊具与乐器混用的最初阶段(图2)。至于“茫”类似中原地区的锣,但分公母,公茫声音高亢悠扬,母茫声音尖锐短促,是茶马古道上马帮传递信息的工具。(央视《寻宝》“走进茫市”曾评选出一面“九柱大茫”)云南古代交通不便,运输主要靠马帮,大马帮往往绵延几公里,头尾不相见,每隔几分钟,队前的公茫敲一下,队尾的母茫应一下,如听不见回应,则停下来等候或寻找。
二、斑铜。斑铜工艺分为锻打和铸造,成品表面闪烁着离奇、晶莹的铜斑纹饰,制作工艺复杂而严格。手工锻打斑铜是斑铜工艺的最早形态,其成品一般称为“生斑”。 早期的斑铜工艺品都是生斑,大约明崇祯年间出现在云南会泽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制作生斑的原料,必须是高品位的优质天然铜,也就是在铜矿洞里找到的天然铜块。这种铜块的形成,与远古时期地壳运动、火山爆发以及熔岩活动有关。这种天然铜块实际上是铜合金,据现代技术测定其含铜量高达90%以上,并含金、银等丰富的其他有色金属。斑铜师傅经剔渣、锻打塑形、烧斑、精工打磨等十余道复杂的锻打和工艺处理后,以“妙在有斑,贵在浑厚”而独树一帜,褐红色的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艳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图3)。
清末民初,昆明一带的铜匠创制了铸造斑铜工艺,从而缓解了生斑原料紧缺的禁锢,为斑铜的铸造成型和精细加工提供了可能。经铸造工艺生产出来的斑铜工艺品,一般被称为“熟斑”。熟斑是在熔化的纯铜中加入适当比例的其他金属,在“混而不合”的状态下,经过一系列浇铸成型、磨光、用化学药品着色显斑等特殊工艺处理而成(图4)。
生斑与熟斑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经济价值都有很大区别。生斑有很强的折光性,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光线变化,斑点有立体感并闪烁耀眼,似镶入赤金色的晶体,自然而晶莹。熟斑的光斑多为不规则圆形或条形,斑点无立体感而色暗。生斑原料稀缺、工艺复杂而价格昂贵。
三、乌铜走银。乌铜走银是云南的又一种独特的铜制工艺品,始创于云南石屏县,具有200多年的历史。乌铜走银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水用竹管吹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经过特殊处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由于一般多以镶嵌白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图5)。乌铜走银的奇妙之处,在于黑色是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形成,并不是刷漆所为。以墨盒为例,先将铜用火煅烧,趁热把铜锤打成比墨盒大的一块薄片,薄片出来后,再做成盒子的形状,并用凿子在上面刻画,画刻好后,把熔化的银水浇到细密的缝隙间,这时乌铜走银的工序已完成了大半。上银后的盒子泛着红铜的本色,最后一道工序让红铜变成泛黑的乌铜,采取的方法是用手捂,有时要一天,有时要几天才成,要看天气而定。夏天最好,天热,手汗大,冬天,就费时费力得多。再经过打磨,一个墨盒就算做成了。
四、镍白铜。白铜是指铜镍合金,称镍白铜。当把镍熔入红铜里,含量超过16%以上时,色泽变得洁白如银,镍含量越高,颜色越白。白铜中镍的含量一般为25%。我国云南一带是镍白铜的故乡。那里所产白铜也最有名,人们就像称呼湖笔、端砚、徽墨一样,而称白铜为“云白铜”。
至迟在公元4世纪时,云南就生产白铜了。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南中志》:“堂狼出银、铅、白铜。”(古堂狼即今云南会泽县)唐代时规定,只有为一品朝臣拉车的小牛身上,才能用白铜作为装饰品,可见当时是很珍贵的。
直到16世纪以后,欧洲的一些化学家、冶金学家才开始研究和仿造中国白铜。法国的耶稣会教士杜霍尔德在其1735年出版的《全志》中写道:“最特出的铜是白铜,其色泽和银一样,只有中国才有,也只见于云南省。”
在云南白铜的用途很广,面盆、水烟袋、墨盒、佛像等应有尽有(图6)。
综上所述,在云南,铜的生产历史悠久,是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资料。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云南产生了许多有特色的铜器,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责编: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