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学校教育中激发儿童青少年的创造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学校教育中激发儿童青少年的创造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创造力的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象征,是人的本质。本文着手于青少年创造力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教师的创造力素质;教学方法;

关键词:学校教育;儿童青少年;创造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11-01

一些持发展观点的心理学家,如吉尔福特(Guilford)、托兰斯(Torrance)、杰克森( Jackson)等,对儿童创造力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创造力在儿童早期就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井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因此,我们应树立创造力的发展观,从小就注意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创造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创造力培养应从儿童抓起。这是因为,儿童期,尤其是儿童低幼期是人的大脑和认知功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人脑细胞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是在三岁前形成的。儿童期的想象和思维发展极为迅速。虽说早期儿童的创造力更多地表现为创造性想象,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是创造力的两大支柱。”对儿童进行早期的创造力培养,会对其整个人生的创造力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获得更多的创造性人才资源,将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完全消灭也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学校环境对创造力培养的独特作用

在影响儿童青少年创造力发展及潜能开发的因素中,学校比家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一个轻松、民主、安全的学校环境,才易激发儿童创造力的表现。学校是儿童接触整个社会迈出的第一步,对儿童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小学阶段的学校环境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儿童青少年创造力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创设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学校环境,需要有效利用积极的因素,同时,更要注重改进一些不利于、甚至束缚创造力发展的因素。

二、影响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学校环境因素

1、提高教师自身的创造力素质

教师作为创造力教学的主导者,其自身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若教师自己的思维因循守旧,就无法理解学生的创造行为,且无法正确区分他们的调皮捣乱与真正的创造力。当前教师的创造力都不是很高。为了学生的成绩二固化自己的思维,按部就班,轻视学生的智慧;不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缺乏真正的灵活性、启发性。因此,教师要经常参加并定期举办培训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去学习并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总结问题并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将每一个儿童青少年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有效地进行教学,充分的培养并发掘出他们的创造力。

2、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实质是一种教学气氛,其民主化程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并间接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托兰斯认为,自由安全的班集体气氛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所以,教师应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开放式课堂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关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师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的期望和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师态度是:给学生选择的自由,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尊重学生,不强制学生,给学生发觉自己创造力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有重要影响.

3、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也是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核心因素。师生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的潜能。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起主导性的,是首要的。教师不仅是儿童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儿童能力的培养者和淤巨会性发展的行为引导者。师生间的关系大多是以教师教育和儿童服从为主要特征。儿童更多的是被要求去接受、理解和模仿。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关注学生,解放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创新。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成功在于创造出值得自己去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创造了自己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这句话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细细品味,仔细琢磨的。

4、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普遍认为,课外活动的参与与创造能力的高低有正相关。国外的大型调查如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大型研究“健康促进学校”等项目中,均对该指标有所考察。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仅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意识的深化,而且更能营造创造性校园文化氛围。因此,学校应组织一系列合理的、建构型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创造的潜力和热情。Fleith对学生的访谈研究发现,学生也认为在自由轻松环境下参与更多形式的校园活动,例如音乐绘画、写作、数学计算类活动和网上游戏等,能够使他们自身的创造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Beghetto.(2006).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M]. In B.M

[2] 阿瑟.S.雷伯.(1996).心理学词典[M].李伯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765 .

[3] 李燕芳,王 莹.影响儿童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学校环境因素研究述评[Z].《中国特殊教育》,2009,104(2):80-84.

[4] 杜艳芳.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3):36―38.

[5] 刘键超.解放儿童的创造力[D].南京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