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议论文“三要素”说的再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议论文“三要素”说的再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议论文三要素”说风靡中学语文议论文教学,但多数语文教师并不了解该说法的源流,只是人云亦云地照搬照抄,这不利于议论文教学。“三要素”说起源于形式逻辑中的证明理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被引入中国作文教学,其本身理论并不完备,也因此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质疑,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然而中学议论文教学中,“三要素”说却很难被取代,因其便捷的可操作性,对于中学议论文教学而言,尚无更为科学简便的理论可以代替。因此如何切实深入理解“三要素”的内涵才是一线教师需要关注的课题,“论点、论据、论证”并不是简单的“观点、事例和结论”。厘清“三要素”理论源流,理解其内涵,中学语文的议论文教学才会有的放矢。

议论文及其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长久以来,关于议论文的解读和写作研究必绕不开“三要素”说。不只一线教师颇为关心该课题,很多大学教授也热烈地参与其中,提出了很多颇具建设性的看法,甚至一度有百家争鸣之势。厘清议论文“三要素”的前世今生,对中学语文教师而言应是基本知识储备,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学生时代稀里糊涂地接受“三要素”说教育,又稀里糊涂地传授给下一代,对议论文“三要素”的认识仅限于“论点、论据、论证”。现行高中课程标准虽未明确给出“三要素”的定义,但近年来,高考作文中明确提出“写议论文”要求的省份不在少数,议论文体教学依然颇受重视,教师也一直用“三要素”说来进行教学。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三要素”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此过程中,笔者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三要素”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故不揣谫陋,妄提拙见,与广大师友探讨一二。

一、议论文“三要素”说研究现状

以往关于“三要素”说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追本溯源类、质疑批判类、新说要素类、支持维护类及建构议论文写作新体系类,下面简要介绍。

(一)追本溯源类

广东教育学院邓辉麟老师在其《议论文“三要素”理论的来源及其局限性》一文中详细介绍了“三要素”理论的来源是西方形式逻辑中的证明理论――证明是用其他真实的判断来证实某一判断的真实性,每一个证明都由三个部分组成:论题、论据、论证――该理论后经由陈望道、叶圣陶、夏D尊等先生引入作文教学,由“论题、判断、证据、依据、推论、证明法式”等概念一步步演化至如今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1]

(二)质疑批判类

早在1981年,《对“三要素”“中心论点”说的异议》一文就认为只有在论证性议论文中三要素可能是齐备的,而在如《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类的论述性议论文中,三要素并不是必须的。[2]可见“三要素”说并未获得全部的认同。

2012年中语界对议论文“三要素”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由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的《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一文开始。[3]该文认为“三要素”f浑身是病:要素提炼不当――比如“论据”只是“论证方法”中“例证法、引证法”中的内容,不能和“论点”相提并论;“三要素”说忽视了“论点”的重要性,导致论点经常失真――比如“有志者事竞成”的真伪就值得探讨;论证只是说理方法的一种,而三要素说却将其作为唯一的说理方式……该文对“三要素”进行了全面的抨击,并提出了新三要素――价值性、发现性、说服性。

潘老师一石激起千层浪,既引发了像《对“议论文三要素”弊害的反思与探讨》一文的支持论,也引来了不少质疑声。[4]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议论文“新三要素”:是方向,但不是目标》一文认为潘文的“新三要素”应适用于大学写作教学,中学议论文写作实应立足于“浅显”,“旧三要素”的可操作性更强;[5]《“议论文三要素”与平民作文教学的建构》一文也认为潘说适用于专业的、高端的学术性议论文,中学的教学议论文只需要观点正确、材料充分、文通理顺即可。[6]现行的“三要素”说虽有缺陷,但易于操作,学生也较容易获得成就感。

《让思想回到正确的起点――议论文“三要素”质疑》一文则认为“三要素”虽便于操作,但也容易简化学生思维。[7]该文认为人的思想源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进而通过收集材料分析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正确的思维路径是由论题开始,搜集论据,进行归纳,最后得出论点,而现有的学说却是从论点开始,本末倒置,扼杀了学生的思考。

(三)新说要素类

由于三要素说“缺憾”不少,很多学者便在旧说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主张:

1.新三要素说

《“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是说理文的三要素吗?》一文认为说理文的三要素应该是“思想内容、逻辑形式和语言形式”。[8]而“旧三要素”只是逻辑形式中的论证结构。《议论文三要素新说评议》[9]和《论议论文的结构三要素》[10]则都将“论证”排除在外,增加了“结论”,与“论点、论据”并立,理由是“论证”是一种具体的证明方法,已经包含在了“论据”之中。

2.四要素说

鉴于“结论”的重要性,很多学者认为既然三要素无法涵盖,那就将“结论”引入要素之中,形成“四要素”。如《议论文要素新说》[11]、《结论――一个不可忽视的议论文要素》[12]等文。更有学者认为应将“论题(文章引言)、论点、论据、主张”作为四要素。

3.五要素说

《议论性文章构成要素的再认识――“二元五要素”解析》一文认为,议论文的构成有浅表要素,包括“论题、论点、论据、结论”及深层要素“论证”。[13]

(四)建构议论文写作新体系类

《议论文三要素与中国化的议论文写作体系的建构》一文认为,源于西方形式逻辑理论的三要素说只是一种概括的、习惯性的说法,并不是一种严谨的概念。[14]中国自古以来有自己的一套论文说写作传统:文以载道和文章合为时而作。写作更应关注的是灵魂和思想的深度,是自由和有创意的表达而不是形式。

(五)支持维护类

大部分学者和写作教学专家都认同“三要素”说,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如人教版初三上册第四单元中《议论文阅读》一文就是典型教材。

关于议论文“三要素”说的研究大致如上。笔者认为,高中议论文写作的确更应关注思想的深度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孩子们囿于学校的圈子,加之十几岁的孩子心智并未完全成熟,他们并没有能力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全面的认识和剖析。现阶段的学习,倘若能够做到针对某种现象进行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理解并将之有条理地阐述成文,便已达成了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目标。诚然“三要素”的提法并非无可挑剔,然而在新的科学的学说出台之前,它依然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最佳选择。

二、对议论文“三要素”的再认识

正如记叙文的终极目的是叙事,议论文的终极目的则在于说理。客观、理性地表达自己的主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呈现看法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但事实上议论文假大空F象泛滥,很多“议论文”其实是伪议论文,或者说是没有议论的议论文。经过多年议论文写作训练,学生只会摆事实,不会讲道理,似乎只相信事实胜于雄辩,而不屑于以理服人。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在实践中却演变成了“观点+事例+结论”。由此可见,理清楚三要素的内涵对于学生理解和写作议论文而言,是当务之急。

(一)论点不等于观点,论点是能够指导他人生活实践的可操作方法论

观点是一种看法,比如说“自信很重要”是一种观点。在学生习作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类似“自信很重要”、“爱国很好”这样的看似“论点”的观点。在议论文中,论点不是一种观点,在给论点提出要“鲜明、正确、新颖”等要求之前,我们应该重视起论点最基本的要求:它是能够指导他人生活实践的可操作方法论。比如“自信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更有自信”就能够围绕“自信”话题,给读者提供具体的实践指导。它是沉入我们生活的,而不是漂浮在半空中的一种想法或信念。

用“因果互推法”可以帮助我们围绕一个话题,提出论点。比如“诚信”话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诚信很重要”,这是观点,而非论点。若把诚信当成“因”去寻找“果”,思考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诚信这种优良品质,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那么就能顺势推导出“诚信的人更能获得他人的信赖”、“更容易交到朋友”、“诚信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等有操作性的“论点”。上文“自信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更有自信”便是分别以自信为“因”、“果”推导出来的论点。

(二)论据不等于事例,论据不是简单的事例堆砌

论据对学生而言,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很多人错将论据简单理解为事例。事例和观点一样,在议论文中是一个低水平的表现,能运用于议论文中的事例,必须符合论据的基本要求,即有“高”度或有“广”度。

“高”度论据指的是“高人”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高人”即在某一领域(几乎涵盖所有阳光领域)有突出贡献或成就的人。如雷锋、李素丽、马云、拳王阿里等。而在学生习作中,我们也常看到学生例举自己或身边的人。这种现象在学生初写议论文时尤为常见。

“广”度论据指的是在一更广大范围内,为更多人所认同的事件。如今互联网发达,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速,范围也越来越广。如2011年新课标语文高考作文题就引用了《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的调查结果来阐述材料。我们身处一个大数据时代,数据越来越被重视,如果能够用好广度材料,将会使我们的论点更有说服力。对于议论文而言,如果它的论据都是高度的,会很容易存在巨大的逻辑错误,比如因为比尔盖茨、乔布斯、韩寒都曾从大学辍学甚至没上过大学,就得出结论――读书无用,便是极度荒谬的。只有高度而没有广度的材料,往往导致以偏概全。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论据,应该既有高度材料,又有广度材料。比如说“95%以上的物理诺贝尔奖得主相信,黑洞是存在而尚未被探知的天体”这样的论据就极有说服力。在此基础上,论据若能充分、真实、典型,那么议论文的论据部分就会非常漂亮,而不只是简单的事例的堆积。

(三)论证不等于结论,论证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桥梁

在一篇议论文中,论证是“三要素”中最能体现思维品质的要素,也是最能体现作文质量的要素。论证是一种说道理的方法,是用论据去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桥梁。就如记叙文需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件发展顺序等逻辑顺序一样,论证也需要自己的逻辑。

议论文的逻辑说到底是因果逻辑,简单议论文的因果关系简单,复杂议论文则有多套因果关系。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貌似非常规范的议论文,尤其是“总分总”结构议论文或“并列式”议论文,结构很漂亮,但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并没有紧密的因果关系,有的只是列举。但这样的文章不仅学生喜欢写,老师也喜欢教。比如题为《美好,无处不在》的文章,很多同学会罗列“在文学中我读出了美好”、“在自然中我读出了美好”、“在艺术中我读出了美好”……这样的文章并不属于议论文,它更像是说明文的结构。其中“文学、自然、艺术”并不是“美”的唯一子集,如果往后罗列,还可以无穷尽,只用其中的三个明显有以偏概全之嫌;再者,这样的并列很难确保分论点之间没有交集,“文学”和“艺术”本身就是相交的,并不能单独分开来讲;此外,议论文要讲清楚的不是某个事物,而是一种道理,针对一点进行深挖有利于表达思考,体现思维的深度。正所谓挖好三口井,不如挖深一口井,议论文的论证部分应该是我们的思维过程在语言上的呈现,它讲究脉络清晰,讲求深刻,而不是简单地横向叠加。

通过对议论文“三要素”理论源流的梳理,我们可以避免人云亦云,在面对新的理论和提法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利用“三要素”可以帮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但只有深入理解了三要素的内涵,才能写出真正有思想的议论文,而不是一篇披着议论文外衣的伪议论文。

参考文献:

[1]邓辉麟.议论文“三要素”理论的来源及其局限性[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1).

[2]老甘.对“三要素”“中心论点”说的异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4).

[3]潘新和.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J].语文建设,2012,(1).

[4]尹继东.对“议论文三要素”弊害的反思与探讨[J].语文建设,2012,(11).

[5]谢贵荣.议论文“新三要素”:是方向,但不是目标[J].语文建设,2012,(17).

[6]王家伦,张长霖.“议论文三要素”与平民作文教学的建构[J].语文教学通讯,2015,(4).

[7]何二元,冯亦山.让思想回到正确的起点――议论文“三要素”质疑[J].上海教育科研,2003,(5).

[8]汤翠芳.“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是说理文的“三要素”吗?[J].宁夏大学学报,1984,(1).

[9]陈华.议论文三要素新说评议[A].山东省写作学会《写作年刊》[C].1985年月版.

[10]冯振广.论议论文的结构三要素[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6).

[11]石凌云.议论文要素新说[J].绥化师专学报,1994,(2).

[12]李智敏.结论――一个不可忽视的议论文要素[J].中学语文,2002,(7).

[13]谢志礼,王黎静.议论性文章构成要素的再认识――“二元五要素”解析[J].山西师大学报,1999,(3).

[14]刘华.议论文三要素与中国化的议论文写作体系的建构[J].语文建设,2012,(7).

(王瑾瑜 上海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20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