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高职学生学习机械制图困难的现状,提出了以下教学改革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备课要充分、教案要完善、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读图和绘图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机械制图》是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综合性较强,主要是培养学生识图、制图及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然而,这门课程内容繁多、知识抽象,学生反映很难学,尤其是立体思维的建立和立体与平面图形相互之间的转换。究其原因,首先是课程抽象,要实现物――图――物之间形象思维的过程;其次是课程的实践性强,而学生又缺少实践知识和感性认识。因此,要使学生尽快适应该课程的学习,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空间思维能力及动手实践的意识,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方法,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习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探索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倾向,是一种内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对制图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其对制图产生一种新奇感。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带一些实物零件和图纸,让他们直观感受营造制图的作用和重要性,了解技术工人应该具备怎么样的读图和绘图的能力,给学生讲清楚本课程的特点、内容、要求及目的等等,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学,有奥秘可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适当地运用幽默的言语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得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在强化直观形象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二、备课充分,丰富教案

课堂授课是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的主要环节。为了丰富内容和活跃课堂,教师应备课充分,全面完善教案。备课就是在领会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的同时,把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问题,并具体形象化。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解,如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点、线、面的投影,机件表达方法等,一定要把抽象理论的内容简化为几个步骤,一个一个分解。如在讲零件图的时候,把零件图的内容分解为:(1)什么是零件图,有什么作用?把基本的概念讲明白;(2)零件图包括什么?视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和标题栏;(3)零件图有那些要求?(4)如何表达零件图?这又可以分解为怎么选择视图、如何进行合理的标注、书写技术要求、如何正确写标题栏等内容,等等。在课后再用练习来达到强化的目的。这样就把内容分解为几个部分,并连贯起来,抓住重点,突出难点,条理清晰。这些都需要在备课和准备教案的时候就要充分地考虑,在课堂上再配合适当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机械制图》是一门抽象难学的课程,虽然教师努力地讲解、引导,学生能建立一定的空间概念,但是非常有限,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零部件,学生很难想象出来。这时候通过一些实物模型或示教板等辅助手段,不仅有较强的表现力,还能调节课堂的气氛。此外,还可以应用电化教学和多媒体课件等,把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突出,对于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来表达,以增强教学效果。如视图的投影规律、视图表达、剖视、尺寸标注等内容若借助多媒体,就能直观明了,使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一些三维画图软件,如UG、Proe等,这些软件的实体造型能力很强,教师通过演示,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可以观察事物的不同形状和结构,得到不同的视图表达特征,这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课堂任务为驱动,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把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若干个任务之中,以完成具体任务为线索,力求以任务为驱动,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任务驱动教学法模式一般为提出任务――分析、探索任务――学习知识――效果评价、检查总结。例如,在学习画组合体视图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设计画轴承座的组合体为一个任务,再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轴承座的类型及组成;(2)组合体各部分的位置关系;(3)怎样选择主视图;(4)画各视图时长、宽、高方向基准如何选择;(5)组合体绘图的过程中应注意那些问题。因此一个大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如底座、筋板、轴承、支撑板等部件,在画图的过程中要注意先分析后选择、先基准后轮廓、三视图一起画等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通过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最后是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是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的评价。通过实施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提升和发展。

3.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处理一个相当独立的项目。项目教学法就是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信息采集、实施及最终结果的评价,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指导与答疑。在《机械制图》课程中,项目教学法是引入机械零部件的实例,对零部件进行测绘与绘制,设置的项目应包含若干子项目,能涵盖学生所学的知识。如,在齿轮轴的测绘项目中,(1)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对零件收集资料;(2)通过教师的指导,仔细研究选定的零件,参照相关零件图,思考应该如何表达,应该包含那些内容,怎样选择视图表达才是最佳最合理的方案;(3)通过对实物的测量,画出零件的草图并进行尺寸的标注;(4)利用课本、参考资料确定绘图的依据,并了解技术要求。以及它的实际意义;(5)经过小组讨论,最终绘制完整的零件图样,再进行相互之间的评比,交流。

通过具体项目的练习,观察身边的实物,能够避免教学的抽象、问题的空洞,使得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促进对制图知识的理解,提高对零件形状、结构、尺寸及技术要求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加强课后练习

《机械制图》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一定的绘图能力,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听老师讲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和强化,如要通过读图、绘图、切制模型或是实践活动等加深对物体结构特征的理解。学生只有经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才能逐步掌握读图和绘图的能力。

高职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加强动手练习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图与绘图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瑞华,楚焱芳.“任务・项目”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0,24(1):55-57.

[2] 林琳.任务驱动教改模式在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实现[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1):48-51.

[3] 刘志宏.《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