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许晓毅
(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是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的主要交汇点,是师生间互动的主要纽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01-02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质量的练习与之相匹配作基础。因此,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的设计和讲评,是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教师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1.关于有效教学的正确理念
1.1 对“有效”的正确认识。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1.2 对“长效性”与“短效性”的认识。长效教学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与学习的兴趣,以先进的育人观念作指导,树立学生发展是全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生命的体验,通过改变教学方式;通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指导学习方法;通过富有思考性、探索性、挑战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时空。而密集型、训练性、速率性的学习或教学一般是短效的。
2.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现状
在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但在我们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的引入和新授时,却忽视了课堂的练习设计,认为练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往往缺少精心的设计,在日常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①盲目多练。大量、单调、重复性的练习,没有结合学生情况、教学内容,缺少目的性、针对性。②过分侧重于书面练习。课堂练习的设计基本以书面形式的练习为主,而忽略了动手操作、口头练习、实践运用等其它的练习形式。③练习的封闭性。课堂上的练习开放性不足,缺少些条件隐蔽,思路开放,灵活多变的练习。④练习的普遍性。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不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⑤重解题技能,轻思维能力。同类型题重复练习,缺乏变化。⑥注重个人练习。每到课堂练习环节,都是学生个人独立练习,而没有了学生间的练习的合作交流。以上的这些问题很多是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只注意到了课堂练习的“短效性”而忽视了“长效性”。
3.课堂练习有效性的思考
在我们不断提出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中,我们又应当如何来提高课堂练习这个环节的有效性呢?根据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所看所做所想,我认为目前课堂练习设计及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 课堂练习要提高变通性。课堂练习的变通性,就是课堂练习内容和形式要做到灵活化、多样化、新颖化、趣味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的40分钟中,往往到最后的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的学习情绪都开始进入低潮,因而我们有必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继续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在《百分数的认识》中,设计了这样一道谜语题,请根据所出示的成语猜百分数:百里挑一,七上八下,百发百中,一心两用,十全十美。这道练习题将语文知识与数学知识相融合,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从其它学科的角度领略数学的精彩,改变了数学在学生心目中单调、枯燥、乏味的印象,能体现出练习新颖化和趣味化,从而调动起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圆柱的体积》课堂练习中,我拿出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罐,然后让学生帮我算一算茶叶罐的体积有多大?有些学生马上就提出问题:“老师,没有条件怎么算?”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到:“你们说呢?”。这时有个别学生说:“测量啊!”“对,测量了再算。”这时我拿出另一些相同的茶叶罐发给每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如何通过测量算出体积的大小。这个练习让学生得到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又要求学生学会去分析,寻找并亲自动手测量解决问题所需的数据,让学生不再是单一的做书面练习。另外,也要求学生在练习中学习合作。
3.2 课堂练习要提高针对性和层次性。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而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认知、发展规律和思维的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递进式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经过自己的一定努力之后都能获得成功和快乐的体验,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好”,从而保持着一种学习的主动性。
如教学《比的应用》的课堂练习题:一杯蜂蜜水,蜂蜜与水的比是73。(1)必做题:①通过读题,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②240毫升的蜂蜜水中,蜂蜜和水各有多少好毫升?(2)选做题:①现有蜂蜜45毫升,要再配制一杯相同浓度的蜂蜜水需水多少毫升?②现有蜂蜜45毫升,可再配制一杯相同浓度的蜂蜜水多少毫升?(3)发展题:现已有蜂蜜和水各210毫升,如果要配制成相同浓度的蜂蜜水,应如何配制?这道题根据教学内容,重难点的要求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设计。首先通过必做题。让学生学会分析“比的应用”类型题目的条件,并掌握最基本的解题方法,都能达到教学内容的基本目标。在选做题中,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就可以直接自己独立解决第②题,而部分中等的学生可能没有做或一开始不会做第②题,但是通过解答完第①题,思维上稍微“跳一跳”就能理解第②题,从而得到一定的提高。而对于发展题,就是要让那些优生能够在这节课的学习上“吃得饱”,同时这道题也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当堂解答出来,可让学生课后进行学习的延伸,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探讨、互相帮助。教师的教学应灵活随着课堂上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决定是否当堂讲解。
3.3 课堂练习要有生活性和开放性。数学从生活中提炼,又要为生活服务。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性和应用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们应把生活实践当做学生认识发展的活水,把课堂练习与生活实践紧密“链接”起来,把学生熟悉的校园、超市、生活小区、公园、手机、电脑、食品、游戏等融入到数学课堂练习的中去,让学生在这些鲜活的生活数学事例中,感受到所学的数学是有用的,是快乐的。
如《平均数》的课堂练习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先让学生进行一些信息、数据的收集。①学生生活中熟知的城市去年来6月份至9月份气温状况,②自己家近3个月来的用水状况。然后在实际课堂练习环节,练习题是⑴请你选择一个城市算出去年6月到9月的平均气温,对比一下这些城市平均气温状况。⑵请算一算近3个月来,每个月我们班所有同学家的家庭平均用水是多少吨?平均用水量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与什么有关?⑶随着气温的升高,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都喜欢去游泳,我市海峡游泳馆有三个不同的泳池,一个是平均水深1.8米,一个平均水深1.3米,一个水深1.35米,这三个泳池的水深对身高1.45米的小明来说有危险吗?这样的练习题,不仅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而且学生不知不觉中也参与到了出题当中。在完成练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获得必需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应用技能,而且还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是如此密切,所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热情和兴趣,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有效练习。
开放性是相对封闭性练习来讲的,一般是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整、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找最佳解题策略。
例如:小明过生日,妈妈带小明去商店买一套新衣服,其中有几种小明比较喜欢的,请你们以自己审美角度,向小明推荐一个你满意又不超支(总价不超过100元)的搭配方案。可以怎么买?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
这样的题目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还能促使学生想各种办法进行搭配以满足题目的要求,如此一来,练习就能很好的达到开放学生思维的预期目的。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想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将课堂练习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更加精心地去设计练习,真正保证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问题》,刘莉,《小学数学教育》2007年第5期
[2]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浅谈》,胡建军,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创新小学数学练习研究》
[3]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