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话:在同一片文化天空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话:在同一片文化天空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影响着周边国家,在对外传播自身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汲取外来文化的丰富营养,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的文化体系。由于文化的相似、地缘的临近,同属“汉字文化圈”(或称“儒学文化圈”)的中、韩两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交流便十分频繁,其音乐文化亦随着官方外交、民间互通等方式不断渗透与融汇,形成绵延千年的文化交流传统。为促进中、韩音乐文化交流,共贺两国建交20周年,2012年5月22日至25日,由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办,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泉州师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协办的“纪念中韩建交二十周年音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隆重举行。

参加此次会议的正式代表共近三十名,其中包括14名韩方代表。与会代表提交会议论文22篇,所涉及论题围绕中、韩音乐之交流研究;中、韩音乐之比较研究;中、韩音乐之个案研究三方面展开。

一、中、韩音乐之交流研究

正式建交20年来,中、韩两国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交流频繁,在文化、艺术领域亦成绩斐然。但是,将两个属同一文化圈且在亚洲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中、韩学者聚集在一起,就两国学者共同关心的音乐话题进行学术讨论,机会还是难得。本次会议的发起人王耀华教授在《交流创新,共促中韩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的发言中从历史角度回顾了中、韩两国在乐器、器乐演奏、音乐理论等方面的交往历程,并对中韩音乐学术交流的前景做以展望。

在与周边国家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华夏文化”深深影响了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崔昍教授的《乡乐和唐乐》、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在读博士杨旋、钟芳芳的《华夏上古至隋唐时期中原音乐在韩半岛的传播及演变》和《中国传统音乐在韩半岛的传播和交流——1897年至今》以历史为序,采用历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各个时期中国传统音乐在韩半岛的传播、交流及演变情况加以整理和分析,并对交流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以介绍。

韩国社会善于吸收中国文化的精华,而相似的文化审美心理使中国音乐在漫长的交流岁月中总能在一衣带水的他乡觅到知音。韩国申大澈教授的《高丽、朝鲜时期中国音乐在韩国的传播和传承》一文从历史角度审视韩半岛从高丽王朝(Goryeo Dynasty,918—1392)至朝鲜王朝(Joseon Dynasty,1392—1910)时期对中国音乐、乐器的接受,及其对韩半岛宫廷音乐的影响。中国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张翼善的《华夏音乐文化在朝鲜半岛的影响——以〈乐学轨范〉为例》一文以朝鲜半岛早期的音乐文献《乐学轨范》为例,探讨华夏音乐文化如儒家思想、音乐理论、乐器使用等对朝鲜半岛音乐文化的影响。

在音乐文化的横向交流中,受传播途径、受众喜好、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主体音乐往往都会受到当地文化、习俗的影响而产生诸多变化。韩国东北亚音乐研究所所长权五圣先生的《传到韩国后变化的中国音乐——以步虚子、洛阳春、风入松为中心》一文以历史史料为基础,对《步虚子》、《洛阳春》、《风入松》这三首宋代曲子传入韩国后在旋律、节奏以及风格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进行探讨,关注中国音乐传入韩国后的变化。全北大学林美善教授的《笙簧在韩国的受容》利用古文献和古画对笙簧的形制、品相及其在韩国的历史和用途等做以详细梳理。发言指出,从历史文献上看,笙簧从三国时代已传入韩半岛(演奏方式不详),宋代输入的笙簧在高丽时期应用至雅乐,在宫廷音乐尤其是祭祀乐中使用,后来,笙簧渐渐扩大至乡乐和民俗音乐表演,甚至被不少乐工和使用,并流传至今,林教授还对中国产笙簧的乐谱和调律等问题做了论述。

二、中、韩音乐之比较研究

中、韩虽属同一文化圈,交流频繁,但在历史、语言等长期独立发展的过程中,其文化也呈现出本民族独特的一面,因此,对中、韩音乐的比较研究便成为一个颇具学术意味的话题。韩国古音盘研究会会长辅亨先生在其发言《韩国腔调、中国腔调和越南腔调比较研究》中通过音与音之间的差别,装饰音的差异等对韩国的Tori、中国的腔调和越南的Hoi这三个音乐术语进行介绍,分析三个国家腔调的区别及其蕴含的意义。上海音乐学院陈应时教授的《读朝鲜时代〈诗乐和声〉中的“旋宫本原图”》一文将朝鲜时代乐律著作《诗乐和声》中的“旋宫本原图”与中国唐代《乐书要录》中的“十二律相生图”、“一律有七声图”,以及明代朱载堉《律学新说》中的“左旋右旋相生之图”相对比,探讨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西安音乐学院罗艺峰教授在《从柷敔的器用及思想内涵看雅乐在东亚的文化可公度性》一文探讨雅乐中最为常见、历史颇为悠久的乐器柷、敔的使用和思想内涵,以及雅乐文化被东亚国家所接受并成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原因,即文化可公度性(某些文化具有普适性,能够被其他文化接受)的问题;济州大学洪周希教授《从文化表演的角度看中国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与韩国传统音乐》的发言通过对中国维吾尔木卡姆和韩国传统音乐的比较研究,从文化表演的视角分析了维吾尔木卡姆与韩国传统音乐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韩国全南大学庸植先生在《中韩民间仪式音乐比较研究——以韩国巫仪礼、中国傩戏为中心》一文中以自己两次对中国傩戏的田野考察为基础,探讨两国民间仪式(巫仪礼和傩戏)的一般特点和独特之处,尤其是在表演艺术如歌曲、乐器使用、舞蹈表演和戏曲演唱等方面的特点。

佛教仪式的宗旨是为宣扬历代祖师的佛学经典和佛教精神,是将宗教、道德情感、哲学和道德规范的仪式化。佛教仪式主要使用磬、钟、木鱼等法器,由僧侣或引导大众吟诵梵呗、诵读诗经。东亚各国的佛教仪式虽有地域差异,但也相互影响,共同发展至今。韩国釜山大学尹昭喜的《中国藏族和韩国的佛教仪礼乐歌舞比较研究》一文通过作者近年来对北印度的Hemis Gompa、中国夏河的拉卜楞寺、台湾的佛光山寺、韩国的奉元寺四个寺庙的佛教仪式及其乐、舞等的实地考察,对比它们在仪式进行的地点、仪式的主要内容和顺序、法器使用和乐、歌、舞等方面的异同。

三、中、韩音乐之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