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国外,职业生涯设计的研究已得到重视,国内的相关研究正在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大学生自身的视角,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对策

职业生涯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合素质,实现其人生价值,也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因此得到了各国研究者、教育部门以及政府的重视。管理学家Rothwell认为,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体在对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1] 职业心理学家Super从人的终身发展角度出发,把职业生涯发展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护以及衰退五个阶段。[2]其中,探索阶段是决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做出相应的规划和决策,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课程在这个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设计的探索阶段。在国外,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已成为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学校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除高校应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服务体系外,大学生是职业生涯设计的主体,应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本文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与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发展。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

在校大学生需要将长远规划和现实环境结合起来,清晰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无疑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环节。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不少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理念模糊,在职业生涯设计设计之中还存在如下的问题。

1.规划设计意识淡薄

有关网络调结果显示,33%的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3]由此可以看出,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接受过规范的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与指导,对职业生涯设计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设计的观念和意识,只是知道概念而缺少切实可行的的操作步骤。有些学生把职业设计等同于学习计划和职业目标,有的则把职业生涯设计等同于职业选择。实际上,职业选择只是职业生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因为职业生涯设计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

2.职业自我认识不足

很多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不足是什么?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不是理想化就是很偏激,心理年龄往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对自己的优劣势不能正确客观的评价,容易自责、自怨、自卑或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自我膨胀,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不能正确对待,现实与理想相差很大时更是承受不起。更别说在找工作时将自己的理想、兴趣、特长、优势、潜力等结合在一起了。

3.职业发展目标模糊

很多大学生职业发展期望过高,希望毕业马上就能找到铁饭碗。没有职业目标,盲目从众,急于求成。很多大学生选择发展的途径是通过考取职业资质证书和学位证书来实现的,将考取研究生作为自己规划设计的重要目标。还有很多大学生同时准备了四条以上的职业发展道路,比如先考研,再考公务员,不行再出国,同时也找着工作等一系列途径。然而这些路径没有内在的联系性,结果悬殊性较大,发展的方向不够具体,因而他们在实际职业选择的工程中往往犹豫不决,并不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

4.职业实践能力缺乏

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薄弱主要表现在社会实践量不足和社会实践的质量不高两个方面上,不少大学生大学期间所从事的工作不是相对较少就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大学生与外部职业环境的隔离,对职业环境不熟悉,对未来从事的职业不了解,因而在就业中缺乏竞争力。

二、大学生自身的改进对策

1.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指的是个体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来了解、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兴趣、价值观、个性和行为倾向的过程,也就是要认清楚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想要做什么。自我评估是大学生获得可行性规划方案的前提,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自我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兴趣、个性、特长、性格、能力、学识水平、思维方式、情商、价值观以及潜能等一切与个人相关的因素。

确定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是职业生涯设计的核心。首先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通过把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而逐步实现。短期目标一般包括学习目标、职业目标、收入目标、成就感、名望期望,主要是指个体素质能力的提高和具体目标的实现。长期目标一般是职业生涯设计的较高层次。只有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实现短期目标才能最终实现长期目标。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实现职业目标存在的困难和优势,为将来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职业目标是职业生涯设计的起点,也职业是生涯设计的归宿。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自己的职业行为才会有方向,才能持之以恒的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同时,生活目标不是一层不变的,职业生涯设计应随着职业目标的改变而作相应的调整。

明确价值观。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是工作稳定性和忠诚感的来源。职业价值观指导着人们进行各种职业的选择。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个人价值观,然后将其融入到职业选择的过程中。

找寻职业兴趣。大学生要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如借助心理测验量表及根据家长、同学和老师的评价及建议)逐步发觉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和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将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和自己的未来职业联系起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圈,从而更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规划设计和职业选择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要对自己的职业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不仅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还包括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各种能力。

2.环境分析

就业环境分析是个体对客观环境的分析,包括对职业环境、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专业的就业圈、行业的环境、企业的环境等

等。[4]大学生在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时,必须以当前的就业形势为依据,并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大学生只有认真地分析当前的就业环境,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就业形势,明确就业市场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才能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大学生必须密切关注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社会中各种人才的供给状况和政府出台的政策,更应该密切关注的是自己所感兴趣的职业圈的发展动向,然后对以后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着重培养,为以后就业做好准备。

3.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将职业发展目标与自己的潜能及主客观条件寻求最佳匹配,在职业圈内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选择的这些职业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需要、价值观以及能力,同时也需要符合客观的就业环境。职业定位应注意以下问题:根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特点、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更适合、更符合自己特点、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景的职业;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分完美的职业;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5]总之,职业定位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再做出决定。

4.职业实践

职业实践是指在确定了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后,努力地寻找相关的具体工作,在具体实践中体验职业,培养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积累相应工作经验的过程。大学生只有不断地通过职业实践,才能检验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设计是否合理、客观。因为个体在制定规划设计时大多凭借的是思考和想象,主观的东西难免有偏差。因此,职业生涯设计需要通过客观的职业实践来检验合理性和正确性。在职业实践中如果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规划不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外界的就业形势,那就要依据客观现实再次调整规划设计,然后重新进行职业实践。大学生在校期间及寒暑假可以先根据自己所选定的职业做份兼职,通过实际工作,去亲身体验该职业,从而缩短进入社会的时间,更快捷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

5.职业修整

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理论把人生看作职业不断发展的连续过程。美国学者Supper提出了职业生涯发展的五阶段论,他将职业生涯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时期。[6]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心理学家Schein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职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分为九个阶段。[7]个体职业生涯的过程也是个体自身职业心理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参加职业实践,职业心理得到不断发展,个体的职业价值观、兴趣、需要、能力都会随之发展。职业环境、社会环境更是日新月异,所以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要根据实际变化来适时地调整。在此情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设计行之有效,就须根据变化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设计进行评估与修订。重新修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以及计划和行动的变更等。在这个意义上说,职业的反馈调整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根据自身发展的变化进行重新审定自我的职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庆琳.走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认识误区[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79-81.

[2]蓝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27-28.

[3]刘万永.高校就业指导还是季节性快餐[N].中国青年报,2001-11-12.

[4]万四平,贺志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今日科苑,2009 (10):295-296.

[5]冯媛媛,廖晓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述论[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1):36-38.

[6]仵林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9-11.

[7]李建设,沈阅.职业生涯理论的演进与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6(3):204-205.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