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拓展茶产业的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拓展茶产业的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经调查研究,提出我国拓展产业的途径,以期为茶叶界同行在确定工作思路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产业;拓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288-01

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茶叶生产是山区和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及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饮茶上仍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溶解脂肪、帮助消化、利尿解毒、杀菌消炎、防止辐射、降低“三高”、防止动脉硬化、防龋固齿、清洁口腔、防癌抗突变、延缓衰老等多种药用和保健价值。茶叶中含有多种其他物质不可替代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矿物质、维生素等。饮茶不仅具有以上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而且与我国传统礼仪、精神文明密切相关,“客来敬茶”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在人际交往中,提倡“清茶一杯”迎宾待客的观念,对于建树良好的社会风气,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内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人们生活的节奏的加快及生活习惯变化,饮茶人群有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茶的观念更是显得十分淡薄。

笔者曾于多种不同场合有意识地招集人员,谈论茶产业与饮茶等相关问题,绝大多数年轻人表现出对茶不怎么了解,或不感兴趣;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电视画面中的会议场面、聚会场面都用一瓶矿泉水或者其他饮料,代替了以前 每人面前摆放的一只精制的瓷器茶杯,这似乎透露出茶叶被冷落的感觉;现在农村平常百姓家也用牛奶、矿泉水或其他饮品招待客人,以前清茶一杯,品茗叙情的场面是越来越少见了。茶产业要保持传统优势,并长足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 扩大宣传,增加饮茶人群和单位个人的饮茶量

我国虽然是一个产茶大国,但人均消费量并不高,年人均消费茶叶只有300 g左右,而爱尔兰、英国、科威特、土耳其、卡塔尔、伊朗、斯里兰卡、叙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埃及、日本、韩国等茶叶消费大国年人均茶叶消费量在800~2 960 g之间,相当于我国年人均消费量的2~5倍。在当前经济结构下,第二、三产业占绝对经济优势[1],1个中等制造企业1年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就可以抵得上我国整个茶产业1年所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茶产业的直接经济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几千年以来,茶叶的社会作用除了增加收入、促进社会交往和社会文明以外[2-3],它的药用价值、保健价值是十分突出的,茶叶最初就是以药的形式出现的。今天全球“三高”问题、肥胖问题、辐射问题、癌变问题等普遍上升的情况下 ,饮茶应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它的预防和前治作用是其他物品无法替代的[4-6],从这个意义上说,茶产业产生间接经济效果是无法估量的。

各级党政部门应高度重视,利用多种宣传途径、宣传工具、宣传手段,使饮茶的好处真正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家都养成科学饮茶的良好习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茶文化发扬光大。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假如我国人均饮茶量提高1~2倍,即人均年饮茶量达到600~900 g,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就能增加内销茶3.9亿~7.8亿kg,按300元/kg的价格计算,能增加内销值1 170亿~2 340亿元。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国人的健康水平及社会的和谐与文明程度。

2 主动适应世界茶叶市场需求,扩大出口

我国每年茶叶出口量占全年总产量的30%~40%,占世界茶叶贸易的20%。世界茶叶贸易一般以红茶为主,而中国则是绿茶生产大国,最近几年我国的红茶生产量和世界交易量都呈上升趋势。但是我国的红茶,无论是量还是质,在世界茶叶市场上都未形成优势。要扩大出口就必须进行茶类结构的调整,提升红茶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主动研究和应对世界茶叶贸易的“绿色壁垒”,从基地、加工、包装、营销等不同环节抓好农残、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以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对茶叶的质量要求,打造中国产业品牌,使中国的茶叶品牌真正走向世界。

3 加大投入,大力研发茶叶深加工产品

喜爱品茗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当下的人们,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一方面可能是对茶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和生活都处于快节奏之中,他们不可能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坐下来慢慢地去品茗喝茶聊天。然而这个群体人数众多,对茶叶营销市场来说,是一块还未开发的处女地,前景广阔。假如能加大科技与资金投入,研究和开发出适合于快节奏生活和工作群体饮用的、简单方便的茶叶深加工产品,一定能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这样不但可以促进茶叶的销售,而且能够延长产业链,扩大就业面。虽然国内已有人在从事这方面工作,但是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质好、面广、简单、方便、普及的程度,市场今后的发展潜力还相当大。

4 参考文献

[1] 鲁成银.WTO对中国茶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茶叶,2002(5):19-21.

[2] 韩文炎.《科学》杂志关注气候变化对茶叶生产影响的研究[J].中国茶叶,2015(6):1.

[3] 周利.全球茶叶市场现状[J].中国茶叶,2016(2):4-5.

[4] 2015年我国茶叶出口金额创历史新高[J].中国茶叶,2016(2):24-26.

[5] 全国茶叶生产稳定 结构优化 量质双升[J].中国茶叶,2016(2):1.

[6] 2015年我国茶叶进口海关统计数据[J].中国茶叶,201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