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吐鲁番维吾尔民居空间构造特色解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吐鲁番维吾尔民居空间构造特色解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民居的建筑手法延袭了1500 多年前交河、高昌故城的生土构建方式。在时代的变迁中人们对居所的要求不断完善,包括日常生活空间、生活空间组合关系及使用条件等,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民居在百余年的建造与使用过程中,根据家庭生活的需要,民居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构造特色。在空间的分配与使用上探索出了简洁实用的空间模式,满足了当地居民的居住和使用需求。本文旨意在结合当地民俗因素对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民居空间构造特色进行论述并展开研究,让人们能够更加了解吐鲁番地区维吾尔居民的相关民俗及民居空间构造的特色之处。

吐鲁番维吾尔民居概括

因吐鲁番地区气候炎热、常年少雨、风沙大,吐鲁番镇维吾尔民居大多沿袭古老的土木构造法。在沙石或者粗木打好的地基上,使用土坯作为民居构筑的主要材料。人们在修建民居时也充分利用空间,例如:在屋顶修葺镂空花墙晾房,用以晾制葡萄干或者堆放杂物;院内搭建高棚架,在炎热的夏天给家人活动提供一处阴凉;房屋四面只留门不开窗,屋内采光靠房顶的天窗;院落内带有拱式平顶地下室,供夏天避暑及储存食物之用;院落内还种植葡萄、桑树等新疆常见的果树及花卉作为装饰点缀。

院落空间的构造特色

1. 混合式院落空间

混合院落是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民居较为常见的院落形制。在混合院落中,将主房放置在院落主要方位的一侧或后部(住宅主入口忌朝西),其他附属房屋在次要位置摆开,通常主要生活活动区域与日常杂务区域分布明确,互不干扰。所建造的房屋与围墙连接组成一个完整院落。

2. 前庭后院式院落空间

主房建在院落的中部,将院落分成前、后两院,形成了前庭后院的民居院落形制。前院,是居民主要的生活活动的区域,无论是烹饪、家庭聚会还是夏日乘凉都在这片区域进行。后院,则是放置杂物的附属房屋,也有后院直接与自家果园、菜园相连,方便照看自家的种植区域。

3. 庭院植物配置

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民居院落内协同高棚架起到夏日遮阳作用的当属葡萄的种植,此外,桑葚、石榴、无花果也是人们喜爱在院落内种植的植物。这些植物不仅为成为了庭园的装饰元素之一,在夏日供给人们阴凉,同时也满足了饮食的要求。

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民居的构筑,外部建筑形态普通无奇,内部空间确可以丰富多变。但无论是前述的哪种类型的院落,它们的院落主要空间处都留有一块空地,用来放置一张大“木床”(维语称之为“卡塔儿”),这是一种宽大的木塌上铺地毯,供炎热的夏日夜宿之用。

民居中的“灰空间”

1.“灰空间”的衍生

在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民居中出现的“灰空间”建筑形式主要表现在院落空间中,由于这种“灰空间”的存在,增加了院落内的封闭空间与户外空间的互动,同时也增加了院落空间的层次,起到协调不同功能区域的作用,使不同功能的区域得以统一。

2. 厨廊

因为吐鲁番地区常年干旱高温,所以保持室内凉爽清洁对当地居民来说非常地重要。因此,厨廊在民居院落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形制。这里的维吾尔族民居通常在主客厅与院落衔接处设置炉灶或架一开放式的独立棚架(一般在夏季使用),形成厨廊。厨廊不需要将所有的操作工具都连续在一起,也不必在墙上做固定家具,而是把可以灵活活动的桌子或橱柜的面板当做台案使用。

3. 晾房

吐鲁番盛产葡萄,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族居民以种植葡萄为生,夏季、秋季葡萄成熟期,为便于晾制葡萄干,居民往往借助自家房顶,以土坯砌筑镂空墙体做晾房(维吾尔语称晾房为“群结”),上架棚顶,既保证四面通风又不让阳光直射入晾房内,以便充分利用高热天气下的干热风使葡萄迅速脱水而不变色。一般可通过木梯、土台或土坯砌楼梯从院落内通行至晾房。

4. 高棚架

高棚架是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关于空间使用的一种创举,高棚架遮盖院子上方,使屋前有一个高大宽敞的空间,不但可以减少夏日阳光的射入,还包揽了居民生活起居、亲友社交、儿童嬉戏等一切活动。

民居内部空间的构造特色

1. 壁龛

车师人在发明减地造屋法时就出现了最原始的壁龛形式。在这种墙面凹槽内放置衣物、食具或者其它零星物品,这就是壁龛的祖型(佛教及伊斯兰教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壁龛也随着人们使用的需求发展成为装饰性壁龛和实用性壁龛。

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民居中的壁龛是把硬装潢与室内软装饰相结合。在墙身上留出可供贮物的空间。壁龛的深度因墙体建筑构造厚度决定,尺寸随室内墙面面积而有所不同。但主要的功能是存放被褥、餐具、书籍、装饰品等物。

2. 火炕

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民居室内的火炕一般建造在主要房间内。冬季可一火两用,即可为房屋取暖也可用来做饭。在火炕外端的边沿处设置灶台,可架火做饭,为防止灶火引起事故,也为防止水、油污等沾染在火炕的地毯或者被褥上,炕沿和灶之间都设有一堵小矮墙,用来分隔火炕与灶台。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张琪(1988—),女,新疆喀什市人,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工艺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