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棉花感官检验方法及思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棉花感官检验方法及思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近两年皮棉公证检验中棉花等级降级现象,探究原因是由于种子管理不严格、种子不纯;采摘时“四分”工作不扎实;棉花种植品种多;加工管理不善,机械不配套;检验人员的人为误差等因素造成。依据GB 1103—2007《棉花 细绒棉》感官检验时,对早期或前期、中后期棉花以及几种特殊棉花的检验提出建议。

关键词:棉花等级;检验方法;加工质量;颜色;成熟度

从近两年皮棉公证检验的情况看,棉花等级降级现象屡有发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降级”就等于降价,那么,棉花到底因何降级呢?

1 棉花降级的原因分析

(1)种子管理不严格、种子不纯。种子的优劣和棉花的品质密不可分,所以应重视棉花种子培育和管理。?

(2)采摘时“四分”工作不扎实。籽棉采摘与收购是棉花加工、生产、销售过程中主要的基础工作,混采、混级,造成了棉花等级下降。

(3)棉花种植品种多,实物标准与棉花色泽对不上。现在种植新品种棉花一般都比老品种的衣分高。主管机构和农业部门提倡种植新品种,以此增加产量,但是忽视了有的新品种棉花衣分高,因为棉籽上的短绒附着力极弱,试轧后成为半籽,从而增加了衣分的重量。由于棉短绒剥得较光,出现了皮棉“靠籽黄”,于是品级下降。

新疆棉花实物标准色泽洁白,但国家标准的文字解释特征:洁白或乳白,仿制的实物标准为洁白。仅以色泽为由降级是否合理?棉花等级应以成熟度、轧工质量及色泽特征三项指标综合考虑。而现在往往是过分强调色泽,忽视其他两项指标,导致仅因色泽对不上而降级。

(4)加工管理不善,机械不配套。棉花降级,首先从棉花加工设备看,更新不断加快,轧花速度也快速提升,而企业棉花质量检验人员的数量却增长缓慢,尤其是加工过程中跟班质量检验员的配备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测,导致产品不合格率增加,造成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下。从轧花工艺看,不因花调整轧花档位及工作点距,致使轧出的皮棉质量差,因而降低了棉花等级。

(5)检验人员的人为误差。

(6)异性纤维等混入棉花。

综上所述,棉花等级的升降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GB 1103—2007《棉花 细绒棉》规定:现行棉花品级由感官依靠手感目测来评定,即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对照实物标准,结合文字条件,检验棉花品级。从近几年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结果来看,棉花品级指标主体以三级为主,一、二级棉较少,四级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作为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第三方公证检验部门,在棉花感官检验中遇到以下几种情况的棉花,我们如何把握和运用品级三条件,客观公正地定等定级,笔者就棉花品级检验,谈几点体会。

2 对各种棉花品级检验的思路

2.1 对早期或前期棉花的检验[1]

棉花品级的高低、质量好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是在棉纤维生长发育过程中,过早时因气候条件不利,棉纤维生长期没有充足的加厚期,即胞壁淀积加厚期不足,日轮系数过低。这种条件下,由于早期棉花生长在棉株根部,光照不足,生长的棉花一般成熟度较差,手扯接力弱,断头整齐,棉纤维色泽也差,呈现呆白无光泽。且新疆地理位置特殊,戈壁滩地,新开垦的盐碱地,土质差、养分低、缺水,干旱的早期或前期的棉花,或早期受病虫害的棉花,长度偏短,僵片多,成熟度差,色呆白等。我们在感官检验过程中,评定品级要往低等级考虑,较好的可定为三级,差的定为四级较妥。

2.2 对中后期棉花的检验

在棉花采摘后期,成熟期晚的品种,温度骤然下降,打霜了,造成了霜棉。霜棉可分轻霜棉、重霜棉。轻霜棉色泽呆白,灰暗或染污较重,但大部分纤维成熟尚好,夹有少量的黄色;重霜棉,色泽较淡,底色普遍阴黄、阴红。有的霜棉成熟度、强力、细度、外观形态可达三级,但颜色比四、五级标准棉还黄,对霜棉在标准中早有规定,应定四级及四级以下。对轻霜棉或稍重的霜棉,内在质量可达三级,但颜色深至上级或接近五级的可定为四级棉;重、特别重的霜棉可定为五级;晚成熟品种的霜棉,成熟度、强力差,有糟绒,受霜较重、特别重的可定为六级。

2.3 对几种特殊棉花的检验

1)对雨锈棉的检验。在棉花采摘过程中,由于天气原因,雨量过大,时间过长,产生雨锈棉,因雨水的渗染将棉桃壳上的颜色染到棉纤表面上了,呈黄褐色,轻、较轻的雨锈棉,经过籽清、皮清机轧花后,将雨锈打散了,在皮棉检验过程中也不容易发现。轻雨锈棉可定为三级,应适当重视内在质量,轻颜色,但较重的雨锈棉应考虑定低一个级,定四级较好。

2)对水分较大或偏大的棉花的检验。雨后、阴天、早上有露水采摘的棉花,冬天、雪天零下一二十摄氏度生产加工的棉花,因吸湿水分偏高的棉花,在检验时,由于水分大,弹力感觉小,纤维的弹性和刚性降低,纤维柔软,在强力钩拉、打击和摩擦中造成索丝,棉结和带纤维的籽屑明显,光泽较差,表面形态也难看。我们往往定低一个等级,如定四级。但经过平衡,放置、蓬松后,水分小了,弹力恢复,索丝,棉结松散,有可能提升一个级,为三级,从而产生差异。因此,对水分较大或偏高的棉花,一定要进行烘干处理后或多放置两天后,再进行仪器化感官检验。

3)品种为乳白类型棉花的检验。我们在仪器化检验中期,有些批次的棉花成熟度、强力、弹性、马克隆值、细度、加工质量、外观形态均较好,但光泽较差,棉花颜色偏黄,细看又不是霜棉,也不存在雨锈棉,棉花较干,是品种原因。伊犁辖区棉花乳白类型棉花多,三级乳白类型的棉花标准对不上颜色,应定为四级,但从棉纺织使用价值上来看,纺织企业看重的是内在质量,理化性能指标,棉花颜色次要些,对印染影响不大。因此,对乳白类型品种的棉花应重内在质量、轻颜色,定三级为宜。

4)对霜棉的检验。成熟期晚的品种,温度下降,造成霜棉。分轻霜、重霜。对轻霜棉或稍重的霜棉,内在质量可达到三级,但颜色深至四级或接近五级的可定为四级棉;重、特别重的霜棉可定为五级;晚成熟品种的霜棉,成熟度、强力差,有糟绒,受霜较重、特别重的定为六级。

5)大垛被焐变黄棉花的检验。由于企业收购的籽棉水分过高,又来不及及时加工,棉垛内的棉花发热,颜色变黄、霉变、起斑点、变质,俗称棉花焐掉了,这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常遇到。还有许多企业在加工棉花时习惯性地先加工低等级棉花,后加工高等级棉花,把早中期收购的棉花放到11月中旬后再加工。检验人员在检验棉花过程中发现放在后期加工的早中期棉花由于存放时间过久,再加上回潮率偏高,导致棉花发热变质,颜色发生变异。遇到此类棉花,三级籽棉焐后加工的皮棉达三级,无霉变、斑点少,颜色不是特别黄或颜色接近五级的棉花可考虑定为四级;若三级内容的棉花颜色达五级或稍比五级深,并且棉花霉变、斑点严重、变质较差,可考虑定五级为宜。

6)未经籽清机、皮清机清理过的棉花检验。皮清棉就是经锯齿轧花机加工后,又经过皮棉清理机清理过的皮棉。皮清棉与未经过皮棉清理机的皮棉相比,杂质、索丝、重点染污明显减少,纤维平顺,色泽也好。但皮清棉的细小杂质、疵点、棉结多,纤维一部分被钩拉断,短纤维含量增加,部分纤维被撞伤。皮清机棉只是在外观形态色泽上优于没有经过皮清处理过的皮棉,并没有提高棉纤维内在质量,在使用价值上也不如后者。因此,笔者认为在检验未经皮清机加工的棉花时,应从纺织使用价值考虑,重内在质量,不要过多强调外观形态和色泽以及加工质量,应综合定级,如三级籽棉加工后内在质量够三级,加工质量稍差、较差棉花可定为三级;差、特别差的定四级为宜。

3 结论

为从根本上解决棉花等级问题,切实提高棉花质量,利用优势资源,加工出优质产品,创造更多财富,使企业和棉农受益,笔者归纳建议如下:

1)重视棉花品种培育。棉花品种是影响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提高棉花质量的根本。在棉花品种培育上要同时兼顾产量和质量,加强棉花品种区域化种植管理,引进适应本地区气候特点的早熟、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确保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的原、良种基地建设,力争做到品种区域化,解决棉花品质下降的问题。

2)积极推广优质棉种植模式。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种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达到统一成熟,既适应“一遍过”采摘现状,又保证棉花品质的一致性。逐步推行机采棉,选育适宜机采棉的种植品种,加快机采棉技术研究,不断提高机采棉质量和效益。

3)从棉花摘售源头抓起。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要配合当地政府向棉农做好优棉优价的宣传工作,拉大棉花等级级差价格,促使棉农做好“四分”即分摘、分晒、分存、分售工作。向棉农讲清混售减少收益和混入异性纤维的危害性,这个环节是提高棉花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棉花等级的关键所在。

4) 加强籽棉收购市场管理。宣贯国家标准和相关政策,制定交易规则并规范交易行为,真正做到优棉优价。

5)加强对收购企业的监督管理。首先在收购质量上,严格按照“一试五定”的质量操作规程,严肃查处压级压重、抬级抬重、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棉花质量违法行为,杜绝异性纤维,依质论价,确保市场公平交易和棉花质量。其次在棉花加工质量上,严把入口关,组织专人挑拣“三丝”,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做到依质配车,合理调整工艺,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提高棉花加工质量。

6)加工企业应合理调配棉花加工时间。对早中期收购的棉花进行适时加工,有效提高棉花等级,树立品牌意识,以质量求生存,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念,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7)大力加强企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必须转变思想,创新理念,选拔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或接受过业务培训的技术人员,担当棉花收购、加工、生产重任,树立其正确的职业道德,并为其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把好棉花收购、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关。吸收有棉花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进入企业,参与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升产品质量。同时选送有一定文化水平、热爱棉花检验加工技术的职工进行定向培训,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知识。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作用,充分调动棉农和棉花加工企业的积极性,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在收购加工中加强巡回指导,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从棉花采摘、收购、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棉花质量,提高棉花等级,推动棉花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光全.仪器化公检中棉花感官检验方法[J].中国纤检,2011(4):46.

(作者单位:伊犁州纤维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