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融服务自由化条件下我国金融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服务自由化条件下我国金融业竞争力提升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展现了金融服务自由化条件下提高金融业竞争力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对不同国家在金融开放条件下金融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和机制进行了经验研究,提出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条件下我国建立兼顾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的制度框架的基本思路,即稳定的宏观经济条件和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是必要条件,保持适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巩固和提高金融开放条件下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稳步提高金融机构开展全球竞争的能力和提升监管水平是主要内容。

[关键词]金融服务自由化;金融稳定;金融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8-0081-06

王立文(1966—),男,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与流通。(陕西西安710061)

一、文献回顾和研究进展

金融业竞争力涵盖两层含义:第一,在微观上体现为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资金清算速度以及金融机构盈利率和资本盈利率水平的增长率。在宏观上是指金融体系中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以及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第二,一国金融体系防范金融风险乃至抵御国民经济风险的能力。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金融体系,才表明金融业竞争力较强。

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已经表明,金融服务自由化具有促进市场竞争和提高市场效率的积极效应。外国银行进入对东道国而言,直接地增加了参与市场竞争的金融服务提供者的数量,增加了能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的金融服务产品规模,从而使市场结构向较为充分地完全竞争的方向变化,最大程度地实现市场竞争带来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益处。

lensink & hermes[1]认为,对发达国家的银行业来说,外国银行进入的竞争效应要大于技术溢出效应,因此直接导致了国内银行业市场较低的利差、不断降低的利润和成本,这是市场竞争程度增强的直接体现。claessens[2]等对亚洲地区的8个新兴市场国家(地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与各自金融业效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差和经营成本与外资银行份额呈负相关关系,而获利水平却与外国银行的进入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虽然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效应迫使国内银行降低经营成本,但在利差减少的同时国内银行通过其他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拓展了业务空间,因而,在净利差缩小的条件下仍能提高盈利水平。金融服务自由化对提高东道国金融业效率的积极影响是明显的,虽然这种影响可能是缓慢和长期的。在阿根廷,银行业的经营成本与资产的比率从1990年的1.3%降低到1997年的0.5%,同时外国银行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从15%提高到22%[3][4]。国内学者彭润中等认为外资银行改善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途径主要为:竞争效应;技术转移效应;人力资本培育效应;金融制度完善效应。[5]

金融服务自由化对提高宏观金融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金融服务自由化过程中,由于金融机构进入的限制逐渐减少,尤其是针对外国金融服务提供者的壁垒日益减少,进而金融服务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剧,与此同时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受到影响,迫使监管当局加强审慎监管和规制,防范自由化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和金融不稳定。自由化可能会导致金融不稳定,但如果因此而放弃金融服务自由化或阻碍自由化进程,实行保护主义将会带来损害金融效率的严重后果。实践证明,在金融服务自由化过程中,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加大开放程度是完全可以同时实现的。如欧盟和美国在推进地区金融服务一体化进程中,同时实现了金融服务自由化和构筑稳健的金融体系这两个目标。但一些东南亚国家在金融服务自由化中没有构筑稳健的金融体系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因而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二、金融服务自由化条件下的金融业竞争力:国际对比和经验研究

(一)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与一国经济总量及其增长率的相关性

金融服务部门的开放和国际化是一国经济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与国内金融部门的结构改革紧密相关,因此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看到的事实是,目前发达国家比发展

我们以银行业为例考察不同地区金融业效率和稳健性的基本情况,全部数据来自国际清算银行。资产盈利率是反映金融业效率的经济指标,非清偿贷款比例和加权风险资本比例反映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健性。表1反映出以下特点和趋势。

第一,在欧洲等地区,银行业资产盈利率较高,同时非清偿贷款比例较低,加权风险资本比例也较高。这些地区是金融服务贸易较为发达的地区,金融服务开放程度高。例如在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欧盟,成员国之间在金融服务的提供和跨境金融机构的投资等领域面临的政策壁垒基本已经消除,因而在这些地区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规模大而且密集。 收集。

第二,东欧国家金融服务开放程度较高,尤其是在匈牙利、捷克等国,外国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份额已经达到70%以上,这些国家的银行服务开放程度在转轨国家中是最高的。因此,这些国家银行业的经营效率在迅速改善,资产盈利率由2002年的0.9%提高到2004年的1.5%,同时非清偿贷款比例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加权风险资本比例也很高。

第三,金融自由化程度较高的拉美国家,银行业收益率已经走出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低谷,盈利状况有了明显改善,非清偿贷款比例有了明显降低,加权风险资本比例也较高。外国金融机构对国内金融机构的改造和重组提升了该地区银行业的整体经营效益。根据thomson financial的统计,在1998-2003年期间,拉美地区金融部门跨国并购规模达到了410亿美元,远远高于亚洲国家,年均增长率达到40倍以上①。

第四,对东亚国家来说,采取不同程度有限制的金融服务开放政策是这些国家既定的金融市场开放战略。1997年以前,外资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的控制程度较低,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东亚金融危机以后,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更大程度上对外国银行开放了本国市场,伴随资本项目管制的适度放松,以外国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fdi在东亚以及东南亚国家迅速增长,金融部门fdi大幅度增长。虽然没有关于外国金融机构fdi的准确统计数据,但根据thomson fi-nancial对金融部门跨国并购的统计,在1998-2003年,亚洲金融部门跨国并购规模达到230亿美元。同时国际银行贷款出现本地化倾向,如果用当地货币债权占国际银行外国债权的比重来衡量资本流入国的国际银行贷款的本地化程度,东亚多数国家国际银行贷款本地化程度已经超过60%。因此,亚洲国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规模和程度都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三、金融服务自由化条件下的金融效率、金融稳健性与金融规制

(一)金融效率、金融稳健性与金融规制的关系

1.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既统一又矛盾

一个具有竞争性但不具备稳健性的金融市场是不可持续的,稳健性的缺失不但造成金融体系迟早解体而且会导致经济动荡。而一个具有稳健性但非竞争的金融市场会导致金融体系和经济领域的效率损失。因为金融体系是将社会资源导向高效率的经济部门的中枢,一个低效率的金融体系将降低其资本分配功能并且减少对储蓄的动员,从而降低经济增长潜力,减少社会福利。从理论上讲,从长期看,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是不矛盾的。一个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提高金融效率的基础保证,因为稳定的金融环境使微观主体的成本和收益可以准确分析和预测,各个交易主体,可以准确评估交易风险和收益。同时长期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就是金融效率较高的一种体现,没有较高的金融效率,就无法保证金融业的长期稳定[7]。在金融开放条件下,如何将金融体系的效率性与稳定性二者协调起来是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

2.审慎监管和规制对保持金融体系的高效和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金融部门保持竞争性和健全性的特殊性

金融部门不同于其他生产性行业和竞争性部门,要实现提高金融部门的微观效率和提高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就必须保持金融部门一定程度的竞争性;要保持稳健性,就要在提高金融效率的同时,规制金融机构微观行为和经营活动,规范竞争秩序,化解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2)保持金融体系竞争性和稳健性的内在协调必须要求审慎的金融规制和监管

现代金融体系内在风险主要包括:金融体系具有内在脆弱的特征、金融机构的脆弱性、金融主体行为的有限理性、金融资产价格的内在波动性。基于金融体系内在的不稳定和金融风险的存在,加强金融规制和监管就显得非常必要。监管机构对现代金融体系的监管不但要实现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的目标,还要以最终促进金融体系的效率为宗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原则基本上开始由强调安全性向强调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并重的原则转变,各国改变了过去单纯以安全为主的监管目标,而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活力和金融市场的公正与效率作为首要任务。例如,英国在《金融服务与市场法》中提出了“好监管”的六条原则,美国1999年11月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清晰地表明“美国开始将国际竞争,赢得全球市场作为目标”。为此,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也应充分体现全新的效率和竞争力理念,把坚持风险防范与促进金融发展结合起来,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②。

(二)金融服务自由化趋势下的金融规制框架

1.外国金融机构进入造成竞争加剧,同时金融健全性可能遭到威胁

外国金融机构进入后可能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损害竞争秩序,同时自由化导致的资本流动需要监控其规模和结构,保持与经济总量发展相适应的状态,因此,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尤为重要。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具有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效率、促进金融稳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必要条件是宏观经济稳定与健全的金融监管和规制制度。金融服务贸易作为金融自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造成金融动荡。按照金融自由化与特许权价值变化的理论分析,在金融自由化条件下,无论银行最初是否进行谨慎性投资,当银行竞争程度提高并引起存款利率快速上升,从而使银行部门的特许权价值变小,一旦利率上升超过临界值时,银行预期投机成功所获得的风险溢价将超过在投机失败情况下的特许权价值,从而刺激从事谨慎投资的银行投机;而原本就进行投机的银行将会尽量降低自由资本金的持有量以增加预期利润。同时,银行部门不足的自有资金将会产生其从事高风险投资的激励,因为对企业来讲,即使投资失败了,对所有者而言只承担自有资本损失,而大部分损失是由债权人来承担的,若成功了则恰恰相反。

2.限制外国机构进入的严格市场准入将会被审慎规制替代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审慎监管的关系成为wto多边贸易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国在其推进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可能出现自由化政策与国内政策不一致或矛盾,可适用“审慎例外”原则,这在世界贸易组织的金融附件中有明确体现。即:无论本协定的任何其他条款如何规定,不应阻止一成员方为审慎原因而采取措施,包括为保护投资者、存款人、投保人或金融服务提供者对其负有诚信义务的人而采取的措施或为确保金融体系的统一和稳定而采取的措施。但是,审慎例外要求成员方在其采取的审慎措施与其承担的义务或金融承诺不一致时,该审慎措施不得成为其逃避义务和承诺的接口。而且,wto通过争端解决机制来适用此规则。

金融业的政策主要分为四类:宏观经济政策、审慎规制、追求市场准入或国民待遇的贸易限制目标以外的非审慎规制和对市场准入或国民待遇的贸易限制。

宏观经济政策中对金融服务贸易具有较大影响的是货币政策和国际收支政策等。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会对金融市场整体产生影响,影响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它是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和统一的审慎措施。

国际支付政策对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一国为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而采取的限制短期资本流动的措施,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在gats的调整范围内。东道国对国际支付进行限制的理由是:第一,当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或出现支付危机时,东道国根据gats的规定可以对其已经承担的具体承诺进行限制;第二,若对国际支付的限制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这些措施构成审慎措施。

市场准入或国民待遇的贸易限制措施对审慎规制具有重要意义,它主要包括对商业存在的市场准入的贸易限制(例如对其法律实体形式的限制和对外国金融机构参股东道国金融机构的股权比重限制)、对许可数量的限制(包括指标和经济需要测试)、对金融机构营业机构数目的限制和对金融机构交易额或资产额的限制等。就商业存在的市场准入限制而言,虽然可能出于保护国内金融业的需要,但是也可能出于监管的考虑,从而它也可以转化为审慎措施,因为对商业存在的监管需要与母国监管当局共享监管信息,对其监管比较困难。许可数量限制、营业机构数目限制以及资产额的限制在很大意义上不构成审慎措施。

国民待遇可能会构成审慎措施,特别是在东道国陷入危机和对金融机构进行救助时对国民待遇有影响。

3.保持东道国有效竞争的金融市场与稳健的金融体系间协调发展的制度框架

建立与金融服务市场开放条件下同时兼顾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的原则相适应的制度框架是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金融服务业和金融产业组织体系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按照wto的基本规则和发展整理

注释:

①数据引自:international settle bank ,financial sector fdi in asia: brief overview:a note for the meeting of the cgfs working group on fdi in the financial sec-tor.2010年7月6日访问。

②具体参见李世昌、吴光伟,《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面临的若干金融监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