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供水水量损失管理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控制性环境要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量损失管理既关系到水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也关系到供水企业的经济运行效益,是衡量供水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国城市用水量和用水需求大幅增长,供水普及率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城市整体水量损失比较严重、漏损控制水平偏低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城市供水管网漏失是城市水量损失的关键,根据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对城市供水管网中的明漏、暗漏进行分析,提出减少漏失的办法。
关键词:城市, 供水, 水量, 损失, 管理
Abstract: the resources are basic natural resources, strategic economic resources and public social resources, is the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rreplaceable controlling the environmental elements, is the bas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Water loss is related to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saving and effective use, but also related to water supply enterprise economic operation efficiency, it is to measure water supply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of an important symbol.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process to promote the gradual of, our country of urban water consumption and water demand increased, water supply penetration rate and continual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ervic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whole city of water loss is severe, the leakage control level is low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exposed city water supply network loss is the key to the city water los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work experience, to the city water supply network of Ming leakage, dark leakage is analyzed, and the measures to reduce loss.
Key words: the city, water supply, water, los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V6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许多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2007年全国地表水总量为24242万亿立方米,与常年储量相比下降了9%。由于水源分布不平衡,北方大部分地区缺水严重。同时,随着气候变化和水体污染问题的复杂化,水资源质量问题凸现,根据2007年中国水资源质量年报披露,全国共评价包括水库型、河流型和湖泊型饮用水源区800个,仅有347个饮用水源区达标,达标率为43.4%,原水水质的恶化不仅加大了城市供水资源的紧张,而且加大了水处理的成本。 因此,城市供水水量损失的管理既关系到水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也关系到供水企业的运行效益,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城镇供水事业的发展迅速,加强水量损失管理已经成为促进城市供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一、水量损失管理现状分析
城市供水系统水量损失管理既关系到水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也关系到供水企业的经济运行效益,是衡量供水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城市供水系统整体水量损失比较严重,资源浪费、运营效率偏低已经成为困扰水务行业进步和水务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漏失控制方面一直是政府和供水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2000年前后政府安排专项国债资金用于更新老旧管道,2002年原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许多自来水公司也在漏失控制方面做出了积极不懈的工作,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量损失管理工作。但是由于评定指标、监督机制、技术水平、管理理念等方面的限制,各城市间供水水量损失管理水平并不平衡。就全国而言,水量损失仍然严重,资源浪费、运营效率偏低仍然是困扰行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评定指标多年来对于水量损失的评定在企业内部普遍采用产销差率或管道漏失率,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产销差作为衡量供配水系统总体水量损失的指标包括了表象漏失和物理漏失,管道漏失率反映所统计的管道其真实的物理漏失水量,管道漏失是产销差的组成部分之一,产销差率计算基于流量计的测定值,而管道损失率还需要依靠现场试验与经验分析相结合来测定水量。在实际应用中产销差率直接受到计量器具精度的影响,而漏失率在现有的管理水平下有时难于客观地定量,因此有些企业当以管道漏失率作为企业管理的指标进行比较时,很容易产生人为因素所致的误差。同时注重于“管道漏失率”的比较可能会形成管理者凭借主管意愿断定管道中的物理漏失水量,这会掩盖或淡化管理性水量损失的影响,进而模糊了水量损失的构成,导致企业忽视对水量损失的管理,并形成在评价企业管理水平上的误区。
二、降低水量损失的管理办法
水量损失管理直接关系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将对提高供水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水量损失管理也是一项需要政策引导、技术支持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需要政府、企业、专业技术公司共同承担的责任,是一项不容迟缓的战略性任务。我国的供水管道指标普遍采用百分比漏失率,即月出厂水总量与月用户水表用水总量的差与月出厂水总量的百分比,可通过减小管网漏失率的办法,控制供水管网的漏失,为实现减小管网漏失率,可对管道漏失进行控制和对供水管网加强管理。
(一)、老管网是查漏的“重点”,管网漏失水量的原因主要包括管道接口不严、管道腐蚀穿孔、水管爆裂、闸门封水圈不严以及消火栓等水设备的漏水,供水管时间一长,会出现“沙眼”等腐蚀现象,原本牢固的承口也会因时间长而可能出现松动,发展下去便会成为“漏点”。
(二)、管道漏水的表现形式分为明漏和暗漏。其中明漏主要包括不可避免的管线损失、管线及设备正常漏失,维修破损管线时的漏水等;对明漏而言,因其表现形式明显易于发现,若对管线巡查与管道维修都及时到位的话。一般不会造成很大的漏失量;暗漏因不易被发现,漏水时间长,因而漏失量较大,进行暗漏检测是控制暗漏的有效手段,对于供水管道附近的下水道发现流有清水和水压突然异常又没有明显的地面积水的地区应进行暗漏检查。检漏工作对于降低管网漏失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过去一直沿用听漏棒检漏,随着城市供水规模的不断扩展,新仪器的使用,为漏水控制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手段,提高了定位漏点的准确率及检漏工作的效率。相关仪检漏法与传统棒听漏法相结合是目前较好的检漏方法。
(三)、开展了水量平衡分析,明确了供水管网系统与水量损失控制中的相关问题并在水量平衡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降低水量损失的具体方法。在开展供水管网普查的基础上结合水量平衡分析系统,使示范城市的管理性损失水量和物理性损失水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针对一些老旧管道提出了相关修复技术。此外,还可以通过管网普查理清了管网资产,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并综合运用GIS技术、CAD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实现对地下供水管网信息的采集、录入、处理、存储、查询、分析、显示 输出并提供其他专题系统应用。
(四)、对供水管网加强管理:①采用新技术,强化管网管理和检漏监测。对全市供水管网进行普查,完善各种资料的归档备案。通过管网普查,绘制全市供水管线管理网络图,做到资料齐全,有据可查;②完善供水管网资料的管理,建立合理的资料数据和图纸库,如管网用水总量,各地区的管道位置、高程、管径、水压和竣工图等,以便于测漏和维修,并减小停水面积;③建立专职的管网巡查、检漏队伍,学习熟练使用测漏仪器,加强管网的日常查漏工作;④加强稽查,杜绝供水管道的非法似接;⑤加强维修,提高维修人员的数量、素质、加强维修设备管理。
结论:
总之,城市供水系统水量损失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运行效益 更影响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作为水资源总体存量并不充裕的国家,政府已经把水资源管理和有效利用提高到保障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然而,我国城市供水系统长期存在着水量损失严重、资源浪费突出、运营效率偏低的问题, 因此,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水量损失管理的科学方法是水务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倪勇.城市水资源刻不容缓[J].浙江经济.2011(13)
[2]韩伟.潘文堂.探讨中国行业水量损失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08(5)
[3]黄海东.何丽.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2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