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外汇管理制度变化及原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外汇管理制度变化及原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1978年以来,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经过了多次演变,每次演变都对中国贸易和投资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国内的环境变化,外汇交易费用、博弈者博弈、意识形态是影响外汇管理制度演变的主要原因。现行外汇管理制度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探索,提出一些改善现状的办法。

[关键词]汇率;外汇管理;制度演变;汇率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5-0080-02

1 引 言

外汇管理是指政府授权货币金融当局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控制和管制行为。外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资金集外流或流入,使用该国的外汇,防止外汇投机,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改善和平衡国际收支。中国外汇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机制、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外汇风险管理制度、外汇交易管理制度。

2 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

外汇管理制度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行适当的演变、改进和完善。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经历了汇率双轨期、银行结售汇制期、汇率并轨期、汇率市场改革期四个阶段。

2.1 汇率双轨期(1978—1993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以及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起实行两种汇价制度,采取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形成机制、实行外汇留成办法,引进更多竞争机制、增加外汇储备。

2.2 银行结售汇制(1994—1997年)

1994年1月1日起,国家取消各类外汇留成、上缴和额度管理制度,对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支实行银行结汇和售汇制度。在银行结售汇制度下,结汇是指外汇收入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根据交易行为发生之日的人民币汇率付给等值人民币的行为;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并根据交易行为发生之日的人民币汇率收取等值人民币的行为。

2.3 汇率并轨期(1998—2000年)

1998年,为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将汇率体制从此前的单一汇率制转变为双重汇率制,开设外汇调剂中心,出现外汇调剂价,实际上形成双重汇率。

2.4 银行间外汇市场改革(2001—2004年)

银行间外汇市场是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外汇资源配置效率、增强金融宏观调控效果的重要基础。该阶段是外汇体制改革前瞻性加强阶段。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我国外汇制度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进一步注重外汇资金流入、流出的平衡管理。

2.5 汇率市场改革(2005年至今)

2.5.1 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只是盯住美元,形成更富弹性和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坚持人民币汇改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调整汇率水平,2005年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一次性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间交易的中间价。

2.5.2 调整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制度

调整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制度。截至2008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18088.28亿美元,由于过多地用美元衡量外汇储备,加之美元兑人民币正在贬值,中国开始运用合理的手段,充分利用超额外汇储备使外汇储备保持适度规模。

2.5.3 不断完善外汇交易制度

增加交易主体,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即期银行间外汇市场;引进美元做市商制度,在银行间市场引进询价交易机制;引进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业务;调整银行汇价管理办法,扩大银行间市场非美元货币波动幅度,取消银行对客户非美元货币挂牌汇率浮动区间限制,扩大美元现汇与现钞买卖差价。

3 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背景及影响因素

3.1 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背景

3.1.1 国际环境变化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上整个汇率体系都随之做出调整,由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各国先后调整政策以应对危机。2002年年末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和外汇储备激增。2003年进一步升级为要求人民币升值,2005年前后日本、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又要求中国改变汇率制度或逼迫人民币升值。

3.1.2 国内环境变化

中国逐步放宽外汇管理,不断加强外汇市场建设,推广外汇市场工具,各项金融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调控成效显著,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仅由国家制定固定的汇率已不适合经济发展需求,1994年开始,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更加明显,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已不能体现市场的主动性,改变中国外汇管理制度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2 影响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的因素

3.2.1 外汇交易费用

汇率双轨期,官方汇率干扰市场汇率有效发挥,带来经济活动扭曲和配置失当,产生管理费用。银行结售汇制阻碍外汇流动性和可得性,影响个人和企业用汇,并且容易引发外汇黑市猖獗。

3.2.2 意识形态变化

知识发展方式会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意识到中国的汇率制度应该由固定汇率制改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现阶段过多的外汇储备导致外汇占款过多,易压迫人民币升值,引发通货膨胀;对外汇市场的管理应由原来只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外汇业务,改为现在多种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可进行外汇业务;随着市场的开放,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外汇风险,相应的规避风险制度也应制定。

4 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4.1 国家对汇率的干预

虽然改革后的制度在对汇率的管理上有所放松,汇率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浮动,政府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管理,政府对外汇干预发挥着主导作用。

4.2 中国外汇管理法规“位卑权重”

中国外汇管理法规从一开始就以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国家立法机关通过法律的形式出现。导致中国在外汇管理只有一部行政法规《外汇管理条例》。

5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中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与汇率政策的调整,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总体目标,能够支持内外部长期均衡的实现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5.1 促进对外贸易投资便利化

外需、投资、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外需大幅下挫,从而对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冲击。经常项下,我们该放开的已经基本放开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进一步简化程序、便利操作的问题。在投资项下,需要研究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提高利用外商的质量,继续运用外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中国的企业、居民到海外投资创造良好环境的问题。

5.2 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维护经济金融安全

为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要完善对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的监测和预警,进一步提升跨境资金流动监管能力,防范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可能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构建防范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冲击的体制机制;要保持适当的流动性水平,并以此促进市场利率的合理;要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实现“稳增长”目标,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由此促进资本流动的稳定性,并切实增强我国经济应对冲击的能力。

5.3 提高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水平

外汇储备经营不仅要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管理原则,更要重视收益性,要通过完善内部管理、改善管理方法等方法提高效率。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银行业要建立全面审慎的风险监管体系。证券业要完善市场制度,强化行为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险业要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完善分类监管制度。

5.4 调整强制结售汇制,改为自由结售汇制度

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账户有序开放, 为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条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中资参与国际市场,适当扩大境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规模。不仅要加强对外汇资本流入的管理,重点监督投机性资本流入,也要逐步减少对资本流出的限制,合理地限制资本流入、鼓励资本流出,减缓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60.

[2]吕进中.1994—2004年我国外汇制度的变迁、影响及展望[J].南方金融,2005(5):32-35.

[3]曾,余盈颖.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若干改革趋势[J].Economic& Trade Update,2007(5).

[4]刘立枫.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影响及对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177.

[5]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