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妙设置 合理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妙设置 合理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阐述了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并根据情境创设的目标和依托点的不同,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论述了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相关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应用,并对如何创设更有内涵的教学情境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 教学情境 模型构建 假说演绎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特别注重合理教学情景的设置与运用。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更好地吸收,知识也要融入于情境,才能更容易被理解、掌握,课堂才能显示其活力和美感。“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境”可以通过一种直观的方式,再现教材知识所表征的生物学现象或者现象的相关背景。教师通过巧妙设置合理运用情景,教学过程就容易实现形象与抽象、实践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间的过渡和转化,从而使得学习和理解变得容易、有趣。下面,结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于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与处理教学情境的粗浅认识。

1 依据教学内容。巧妙创设、运用教学情境

1.1创设图文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一些生物学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作为课堂引入、佐证解读相关原理和生理过程。这种形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直观形象。例如,在本节课课堂引入时,展示课前的实验成果:呈现数码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液中的红细胞在三种不同溶液中(蒸馏水、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9%的NaCl溶液)的三种形态照片;烟草植物细胞在去除细胞壁之后形成的原生质体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形态照片。利用动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吸水、失水的真实、清晰图片,瞬间达到震撼效果,所有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到课堂上,同时产生了探究的强烈冲动和浓厚兴趣,通过该情境顺利导入课题。

1.2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思维冲突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实验现象与学生已有认识之间的认知冲突,据此激发他们不断探究的兴趣,并在观察思考、动手实践、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规律形成直观认识。例如,在解读欧文顿实验中通过“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这一现象推测出膜中含有脂质,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小实验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向两支装有等量花生油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食醋和2滴乙酸乙酯,观察哪一组能够溶解在一起。解读分析:花生油中含有油酸、亚油酸等脂肪酸,属于酯类物质,乙酸乙酯也属于一种酯类,它们属于同一类物质,结构相似,根据实验现象,它们可以互溶;而食醋中主要成分是水和醋酸,结构与酯类物质相差很大,根据实验现象,它们不能互溶。这样从而说明:结构相似的物质可以相互溶解。

1.3创设活动情境,优化模型构建

模型构建主要是指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来呈现、解读、反映生物结构、生理过程及规律,具有简化性和直观性。如在分析生物膜中磷脂、蛋白质分子结构分布时,可请学生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细胞内外的环境,用模型摆放出磷脂双分子层;通过罗伯特森电镜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自主构建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静态结构模型,后通过冰冻蚀刻电镜技术对膜结构的成像照片,对三层静态结构模型进行修正、重建。通过必要的模型构建、分析和重建,既可将本节中零散的实验、发现按内在逻辑联系串联成一个有机的研究整体,又能让学生掌握通过模型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探究方法。

1.4创设问题情境,优化问题解决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种通过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应善于依据知识原理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因果关系,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去分析、判断和推理,及时回收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并及时予以点拨、启发,让学生在思维的跨越中体会学习、研究的快乐。如在探究生物膜中磷脂分子的分布时,可通过这样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请你分析判断它在空气——水界面上是如何排布的?此时,如果充分搅动液面形成乳浊液,磷脂分子在乳浊液中是呈现球形,还是一个平面呢?有可能会呈现怎样的姿态呢?(学生一般只能呈现出单层脂质分子团,可在其排布好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内部若有水,又该如何排布?再要求一组学生上台排布双层球形脂质体模型。)那细胞膜中磷脂的排布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呢?通过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实验现象的佐证,最终确认生物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结构。

1.5设置科学事实情境,提升科学方法

生物科学中的很多学说和发现的提出,假说演绎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假说往往需要大胆的质疑和丰富的想象。有时,不同的假说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某一科学事实,哪一个假说能够成为公认的理论,取决于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借助于假说——演绎创设的教学情境来还原这种研究发现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相关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掌握研究的一般方法。如在探讨罗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的静态模型构建是否合理时,通过变形虫的变形活动现象,学生很容易质疑:生物膜是静态的吗?然后再通过进一步实验——绿色荧光蛋白的淬灭和修复实验予以研究,发现膜中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其他实验的研究成果,发现膜中的磷脂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最终修正罗伯特森的理论:生物膜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 立足学科特点,合理挖掘、优化教学情境

2.1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

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创设教学情境的前提。

2.2利用真实生活中的科学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需要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作为切入点,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相关的知识原理。

2.3注重情境创设的形象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为此,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2.4注重问题设计的逻辑性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生动性。目的性是指问题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是指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宜,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可回答、能回答的问题才有价值。生动性是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生动性,真正吸引学生。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需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重新认识。教师需要主动思考、探索新的途径、方式、媒介来创设更有内涵、更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克服纯粹认知活动的缺陷,提高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