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抽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医院诊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4)。观察组采取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开展康复锻炼的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术后康复锻炼时间为(16.1±2.2)d,治疗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术后康复锻炼时间为(26.6±6.7)d,治疗总有效率为85.3%,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a)-0078-03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因颈椎间盘突出症和后纵韧带骨化症所诱发的严重颈椎退行性病变[1]。该疾病可导致患者脊髓受压迫,出现供血障碍情况,最终形成脊髓功能障碍。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最初由Hirabayashi等提出,当前已被广泛应用在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且其近期、远期疗效均获得公认[2]。本研究对6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旨在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且已经X线片和MRI或CT等影像学检测明确诊断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33例和34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2~81岁,平均(66.7±3.6)岁;对照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42~81岁,平均(66.7±3.6)岁;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以四肢麻木、双下肢行走无力、走路不稳、漂浮感和胸腹部束带感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临床症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参与本组研究前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具体措施如下:麻醉后取俯卧位,将前胸壁和骨盆垫高,在颈部正中取一切口,暴露双侧椎旁肌后,咬断C3~7棘突,应用骨蜡封好骨面,并分别于双侧椎板C2/3水平至C7/T1水平和侧块内缘交界部位使用磨钻磨除骨质,将病变相对严重一侧作为开门侧,应用1 mm枪状咬骨钳纵向咬除开门侧C2/3水平至C7/T1水平椎板和侧块内部边缘交界处骨质和椎板下方黄韧带组织,充分暴露其脊髓组织,将C3~7椎板向对侧开门,测量开门间距,先后应用颈椎后路的微型钛板固定于C3~7侧块和棘突间,使用自攻螺钉予以固定。术中患者脊椎复膨,将活动性出血清除后清洗切口,将咬下的脊椎被椎板骨质制成颗粒状,并植入C3~7门轴测的小关节周围。应用明胶海绵与生物膜补片妥善覆盖到椎板后方,缝合切口。

对照组采取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治疗,其麻醉、切口、以及暴露等步骤同观察组。于棘突基部钻孔,在椎板外部边缘开骨槽,在病变严重一侧作为开门侧,完全切开后,在棘突打孔引线,并缝合到关节囊肌腱的附着点,将椎板掀起10 mm左右,保持椎板角度为30°,给予创面止血。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脊椎压迫症状完全消失,颈椎曲率恢复正常,活动自如;②有效:患者脊椎压迫症状明显改善,颈椎曲率有所降低,颈椎活动范围受限;③患者脊椎压迫症状毫无改变,脊椎曲率明显降低,颈椎活动范围严重受限。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康复锻炼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高于对照组的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康复锻炼时间为(16.1±2.2)d,对照组术后康复锻炼时间为(26.6±6.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显效2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0%(32/3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3%(29/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属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伴随社会发展和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其患病率呈逐年攀升的趋势[3]。目前,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因前路手术无法直接去除脊髓致压物,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远期疗效不佳,因此临床上主要采取后路治疗[4]。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但能扩大椎管的容积,实现减压目的,还不会过度破坏患者颈椎稳定性[5],目前已成为后纵带韧带骨化症及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治疗方法。而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要求术者使用传统缝线缝合固定椎板于门轴测椎旁肌或小关节囊上,若门轴测骨性愈合不完全,施加于椎板上应力和椎板弹性回缩力则可引发关节囊松弛[6]。同时,颈部缝线对于四周软组织形成切割,易引发再关门、颈椎轴性症状[7]。

与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专门使用微型钢板作为内固定材料,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且强度及韧度均较高,外形独特,符合人体椎板结构的要求[8]。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是在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基础上发展而来,其通过增加患者椎管前后径,并扩大其容积,通过“弓弦原理”将脊髓往后避让,从而间接解除脊髓的前方压迫,最终改善患者脊髓微循环灌注,实现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目的。同时,该手术还可切除患者患侧的关节突,并扩大其神经根管和椎间孔,解除其患侧的神经根压迫。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的适应证较广泛,目前主要适用于:①脊髓压迫阶段>3个者;②颈椎后的纵韧带骨化发生脊髓受压症状,而通过前路手术难以减压者;③颈椎脊髓受压来自后方的黄韧带钙化或肥厚者;④前路手术后仍然存在脊髓压迫症状者;⑤颈椎脊髓前后受压,且椎管的前后径绝对值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时间较短,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观察组手术方案有促使患者早日进行康复训练的积极作用。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印证了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的安全性。观察组患者未发生螺钉松动、钢板移位等内固定松动情况,进一步证明了该术式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黄春辉,吴益奇,卢海川.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8):12-14,18.

[2] 李玉伟,王海蛟,严晓云,等.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11):973-978.

[3] 严晓云,李玉伟.颈后路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4,29(2):83-84.

[4] 韩向荣.微型钛板固定与传统悬吊固定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3):47.

[5] 韦敏克,尹东,梁斌,等.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比较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 22(19):1751-1755.

[6] 汤志兵,杨惠林,王根林.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6例[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8(5):34-37.

[7] 彭秀儒.骨科护士对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康复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 9(16):302-303.

[8] 朱江军,张冬生,沈泉,等.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间隔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5):690-691,694.

[9] 占蓓蕾,叶舟.经肌间隙入路椎板下扩大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中国骨伤,2015,28(9):815-819.

[10] 江帅,卜海富,隋聪,等.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5,18(1):18-22.

[11] 高琦珂,元占玺,董丽军.锚定钉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7):3784-3785.

[12] 孔鹏,徐展望,郝延科.门联合LA椎板夹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5):506-507.

[13] 李文峰,韩德韬.颈前路与后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1):39-42.

[14] 唐超,黄金承,程旭光.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不同椎板开门角度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11):2608-2610.

[15] 苏小桃,何俊.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分段减压手术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5):69-71.

(收稿日期:2016-01-18 本文编辑:王红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