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学术型社团的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学术型社团的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中创新教育欠缺这一问题,分析学术型社团运作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全方位探究学术型社团运作新模式,调动和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动手能力,在高校中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以此为基础,结合群体动力及激励理论,探讨建立基于学术社团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长效策略与运行机制并加以推广。

关键词:学术型社团;创新能力;群体动力;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120-02

学术型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对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起着重要作用,探索出了一条新型学术型社团发展路径,提供学生实践创新的平台,突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这一教学瓶颈,实现高校教学重心下移,是我们剖析的重点。

一、当前高校创新教育欠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目前,高校教育培养模式中创新教育存在较大缺失这一问题逐渐显露。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为例,我们有如下发现。

当前在高校“第一课堂”占据绝对优势的培养模式下,大多数高校学生具备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理论知识丰富,应试能力强,但习惯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思考与创新意识缺乏,科研实践参与不足;崇拜教授和权威,缺乏质疑与挑战精神,团队协作不够。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师生沟通较少,难以拓展学术上高层次、高水平的有效交流,缺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启发;学术竞赛参与度低,选拔途径不健全,参赛培训不系统;相应的创新能力提升培养平台建设不够完善,“第二课堂”不够成熟等问题。

综上所述,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学生社团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较为直接和深刻的影响。通过提供学生自主创新与实践平台,学术型社团可以激发其参与学术研究的潜在动力,化被动为主动。同时,高校学术型社团作为学生拓展专业学习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高校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学术型社团的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探索

(一)理论构建

学术型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本意旨在以专业为方向建立学术型社团,根据群体动力理论,从群体凝聚力和驱动力两方面入手,通过目标管理机制实现导向激励,结合导师培养制和课题研究制构建驱动激励,真正建立起一套可复制化的基于学术型社团的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为高校的实践育人和学术育人提供新平台,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拓新途径。在学术型社团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做好“一个原则,两个目标,三个要求”,充分发挥学术型社团对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一个原则”,即以培养和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该培养机制中每个环节都应以此为准则,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紧紧围绕创新能力提高进行建设。“两个目标”,即以建设“知识型、科研型”社团为首要目标,以构建高校实践育人和学术育人新平台为长期目标。“三个要求”,即系统性要求、可行性要求、兼容性要求。要建立健全的培养机制,“站得高,看得远”,统筹兼顾影响创新性社团运营的各个环节及与之配套的各项制度;要做到充分考察和合理评估,确保培养机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能真正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实现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合理的系统的基本范式,具有足够的兼容性,能够基本适应未来高校培养趋势及各高校不同的现状和形势,同时在范式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二)模式构建

要在学术型社团日常运用中切实做好机构、管理与开放三位一体建设,紧扣培养和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这一原则,建立起科学、合理、实用的基本范式。

1.机构建设:基于学院教学特色、专业设置等实情,以系或专业作为大的社团,社团中根据专业方向设立若干兴趣小组,从而形成系统化的多层分级的发展模式。如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为例,可设立木质纳米创新研究团队、高分子材料设计创新团队等。在木质纳米创新研究团队中,根据学科研究方向,设立生物质纳米阻燃材料小组、绿色纳米储能材料研究小组、纳米无机胶黏剂小组等。每个同学可以在相应的小组中学习专业基础、前沿信息、应用前景等多方面知识。加强“三个联系”,即将学术型社团的良性发展与本院相关实践机构紧密联合,在联合中谋求共同进步,更好落实“一个原则”。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为例,加强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中心的联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术讲座、研讨会及假期夏令营等活动,在促进社团招新的同时,让低年级的学生系统化、持续化地接触专业知识,培养高年级学生学术思维、科研技能和实践能力;加强与创新开放实验室的联系,在进行实验室储备人才选拔工作的同时,社团成员可借助实验室优质资源在专业教师队伍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加强与大学生成长辅导室的联系,对社团成员进行“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给学术型社团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2.管理建设:在内化学术型社团管理改革上,构造导师培养制、课题研究制、团队合作制与目标考核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保证育人机制落到实处,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益。实施导师培养制,即将社团活动与第一课堂相结合,由任课老师布置与课堂内容及学科相关的课题,学生在相应社团内进行课外实践,并由教师全程参与指导、讨论,使“两个课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导师培养制是密切师生活动的重要培养方式,f导师的深入参与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当前高校师生缺乏交流的现状。同时,导师能够引领好集体舆论导向,树立典型,鼓励每个成员增强课题参与度,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建立与课堂相辅的课题研究制。课题研究制即通过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改善高校学生申报学术课题高要求、高门槛的现状,更好地提升学术课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参与度,由学生自发成立课题组,就某一命题经历完整的资料收集、思路形成、设计初稿、成果展示、竞标模拟、市场检验的实践过程,教师进行深入指导、监督。课题研究制是导师培养制的进一步发展,能提升社团活动的专业性,使学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术科技人才。在学术型社团活动与课题研究中,始终坚持“1+1>2”的思想,充分发挥群体动力效应,加强社团内部合作,促进社团从单一的活动性组织转型成为全方位学习型组织。同时,社团成员都朝着相同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时,每位成员能在群体中受到鼓舞,从而增强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动力与信心,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在个人行为与既定目标间出现偏差时,群体的认同一致性将在无形中对个体进行纠正或促使个体自我修正。将目标考核体系植入学术型社团的建设中,即通过设置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及等作为表彰评定指标,对个体与团体进行同时、分步的目标考核与量化评定。目标考核制度是以上三种制度的保障和补充,能通过激励驱动和群体规范来保障个体的目标执行力,促进学生个人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进而又增强了自我实现的驱动力;同时,团体目标的实现形成了更强的群体动力效应,对个体行为产生更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3.开放建设:在对社团进行有效管理和引导的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大社团培养人才的社会价值,让社团完成从封闭式学习到开放式学习的过渡,一方面,把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请进来,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带给同学们创新的思维和理念;另一方面,社团成员带着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走出去,带着自己的科研项目深人企业进行研发,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社会化。开放建设作为制度建设和管理建设的延续,能对这一实践育人平台进行进一步扩充,成为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发展的桥梁,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模式修正

本文建立起的基于学术型社团的可复制化的创新能力提升的运行机制是依据当前实际情况,从普适性角度出发的,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可行性,以求为其他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及实践育人平台建设提供参考。但由于各高校学术氛围有所差异,创新能力培养渠道及建设程度不一,各高校各院系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发展趋势,在范式内进行实时、科学、合理修正。

当前,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创新能力提升的新途径,学术型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以其学习探究形式的多样性、普及性和对大学生在专业教育深化等方面的强大优势能够吸引大学生就所关心的专业前沿、学术热点等问题开展探究,是当前高校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对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重视实践、锐意创新的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显著效果。本文旨在基于群体动力理论与激励理论,始终以培养和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这一原则,落实机构、管理与开放三位一体建设,建立起可复制化的系统、科学、兼容的学术型社团发展基本范式,有效促进高校学术型社团稳步、健康发展,从而为高校的实践育人和学术育人创造新平台,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升华开拓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