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发展的体现,是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好奇心强,比较喜欢听故事,年级越小的学生越容易进入故事营造的生动情境中。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设计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不仅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学习“0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讲一个“小白兔拔萝卜”的故事:小白兔一家去拔萝卜,兔爸爸和兔妈妈都拔了好多萝卜,可是小白兔由于贪玩,一个萝卜也没拔到,空手而归,一个也没有就可以用“0”来表示。通过故事的讲解,学生很快就认识了“0”。再比如,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在草原运动会上,喜羊羊和灰太狼进行长跑比赛,灰太狼觉得自己肯定能赢。但是大会组委会规定,喜羊羊要沿着圆形路线跑,灰太狼要沿着方形路线跑。同学们觉得谁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赛后灰太狼大喊比赛不公平,为什么?先用故事将学生引入情境中,再用一系列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也对圆的周长有了深入的了解。

二、借助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好动,喜欢做游戏,选取合适的游戏来创设问题情境会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样不仅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丰富,而且能使学生在玩乐中认识事物,易于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比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很多学生对于分数这个概念很难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这样一个小游戏:分苹果。要求两个学生参与这个游戏,用手指表示自己分得苹果的个数。教师说:“有2个苹果,每人分到一个。请用手指表示自己分得的苹果个数。”两个学生都伸出一个手指,表示自己分到一个苹果。然后教师说:“有1个苹果,每人分到半个。用手指来表示一下。”学生都被难住了,这该怎么表示呢?一个学生弯着手指,另一个学生把手指挡上一半,以此来表示“半个”。但是能不能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半个”呢?教师的提问让大家都陷入了深思,由此很自然地引入了分数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的求知欲高涨,都情绪饱满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积极探究问题的本质,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创设难度适中的问题,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又能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形成认知冲突,在求知欲望的驱动下遨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比如,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然后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去测量书本、课桌等,然后学生的问题就来了:测量标准太小,测量结果并不准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解决呢?学生在新旧知识认知冲突的基础上苦苦思索,根据自己原有的一些经验,进而创造性地使用“平方分米”“平方米”来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探究中步步深入,不仅掌握了知识,还领悟了学习方法。

四、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我们都知道,知识的发展是连续的,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一般都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新知识的产生多数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教师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以从旧知识引入,让学生展开思维想象,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找到新的规律,进而形成新知识。这样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并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分数和除法有关系吗?”学生回答:“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分子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除法中有个商不变性质,大家还记得吗?”学生复述“商不变”性质。“对照商不变性质,分数中应该有什么?”学生自然而然地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说出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

五、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教师找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契合点”,通过这个切入点导入学习,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那么,既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亲近感和熟悉感,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妈妈叫你去帮她买洗衣粉,标价是12元,你准备怎样付钱?怎样才能简便地把钱付清并不需要找钱?”这样的问题贴合学生的生活,再现了学生的生活场景,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了最简便的付款方法,并从中认识到“个与十”的不同以及初步建立十进制的体会。再如,学习“圆柱的体积”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仔细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器具,圆柱体形状的器具很多,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探索,将所学的知识在思考中消化和巩固,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六、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技术已经走入小学课堂,并为广大师生所欢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好奇心理,借助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喜羊羊把村长的拐杖弄坏了,他要送一根新的给村长,他拿着米尺去量,量完1米后,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表示呢?喜羊羊非常为难。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拓展数的范围,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推测和猜想,进而提出分数的概念。这样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的都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并不断探索,以便创造出更好的问题情境,为教学服务。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新课改农村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课题批号:GS[2013]GHB0040)研究成果。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