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背景:“空巢”家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背景:“空巢”家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住北京市甘家口增光路的许奶奶今年78岁,她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两人都不在身边。儿子在一家航空公司工作,五年前被派往澳大利亚,去年又被调到美国;女儿早年嫁到了江苏,成家后事务繁多,很少能回北京看她。与老伴相依为命时,许奶奶倒也不觉得孤独,可老伴两年前去世后,就只剩下她一人独守一套三居室,她开始觉得有点孤单了。她理解孩子们都很忙,各有各的生活。而孩子们也与老人约好,每周日晚上给她打电话。这也是她一周里最感到安慰和幸福的时候。

去年春节前夕的一个晚上,电话突然响了,她记得当天不是星期天,不应该是孩子打来的。她拿起电话,电话里传出一个陌生女子的声音,问她春节期间是否准备出去旅游,她可为旅游提供服务。之后,还询问她家庭成员的情况。许奶奶当时心就有点慌了,她想这个人怎么知道自己家里的电话呢,会不会是坏人?想到这里赶紧放下了电话。那天她一夜没睡好,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她到现在都还觉得有些后怕,毕竟“坏人来了,家里连个报案的人都没有”。

像许奶奶这样的情形,眼下在北京市的许多家庭中并不鲜见。这种老人独自居住、子女不在身边的家庭,被冠以了一个颇为温馨――但现实情况迥异的名字――“空巢家庭

如今,随着中国人的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空巢”家庭正在北京大量出现,尤其是在知识分子集中的中关村地区,空巢家庭的比例甚至已超过了30%。而据全国老龄委去年公布的数据,中国“空巢”老人的比率经达到了老年人人口总数的25%以上。

一般说来,“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都有几怕:一怕生了病怎么办?二怕日常生活无法自我料理怎么办?三怕精神上孤独寂寞时怎么办?而“空巢”家庭的老人子女,也有几怕:一怕老人突然发病怎么办?二怕老人万一摔倒致伤或出现其他问题时怎么办?三怕老人吃错药或者用错药量怎么办?

对于老龄人应该以何种方式养老的问题,专家学者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资源和照料资源相对匮乏,传统的子女赡养老人的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发展机构养老,建设大量敬老院或老年公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盲目发展机构养老不符合中国国情,子女的亲情无论如何不可替代,因此仍主张家庭养老。

据北京市老龄委介绍,从目前情况来看,家庭养老仍是养老的主要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的。该中心曾在北京和上海就关于养老方式的意愿进行抽样调查,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有90%的老年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

但不能回避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养老功能正不断受到冲击和削弱。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9年中国每个家庭平均人口为3.58人,而随着家庭规模的进一步缩小,家庭养老功能还将弱化,将来“四二一”型家庭结构的出现,将使家庭赡养系数大大上升,子女的经济负担和照料压力加大。

43岁的李女士是家中的老大,已在京工作多年。她的老家就在距离京城不远的河北,却很少有时间回家。她还有一个弟弟,也在外地打工,不能常年在家照顾父母。去年,李女士的父亲突然患上重病,不得不来京治疗。李女士本想好好尽尽孝道,但繁重的工作负担,加上自己的家庭琐事,让她感到心力交瘁。而看着自己生病的父亲,想像自己年老后的情形,她更感到心寒:“我只有一个孩子,我老了以后,他会有时间来陪我吗?”

据北京市政策研究室等单位1999年6月完成的“北京市新型社区问题研究”的调查,48%的北京中年人反映在照顾老年人方面面临困难,其中首要困难就是“没有时间”,其次是“精力不够”和“经济压力大”。高达70%的中年人表示,因为照顾老人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也有专家认为,在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形势下,年轻人没有精力照顾老人,而老人也不愿拖累子女,愿意进入社区养老或独居,在这种情况下,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应该在社区。“如果说家庭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生活领地,那么家庭所在的社区就是他们晚年生活的第二空间。”北京市老龄委调研处的李先生说。

北京市老龄委调研处认为,北京市老龄人口中,“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方式,自我养老也有悠久的历史,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社区助老服务是新型的养老补充方式”;如果从发展方向看,养老保障应从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发展到“家庭、个人和社会相结合”的养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