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说说《风筝》的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说说《风筝》的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风筝》,既然可以有多个角度的理解,也就可以有多个角度和多种形式的“概括”。如:

《风筝》叙写了作者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自己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作者小时候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且不准自己的小兄弟放,有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时隔20年,在作者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的道理之后,这件事突然出现在作者的记忆中,以至渴望得到补救,却已经无济于事,只是平添了心头的沉重,而且此后每忆及此,就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这是对《风筝》的故事内容的比较全面细致的概括,表现出的是一种最普遍最实用的概括格式与角度。

概括,还可以变换语言表达的方式,如多引用一些课文内容:

幼时的鲁迅不喜欢放风筝,并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他管束着弟弟,不但不准他放,而且将他偷偷做的风筝给当面踏毁了。多年以后,当鲁迅从一本外国书上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之后,先前那“精神的虐杀”的一幕,便在眼前展开,心像铅块一样,“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然而弟弟对此事的“忘却”,更让他的心“只得沉重着”。

下面这样的概括,还可以让故事的味道更浓一些:

有一次,放学回家后他不知道弟弟到哪里去了,后来看见他在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里糊风筝,他觉得这是件没出息的事,就把弟弟的风筝撕毁了。很多年后他觉得这样做对不起弟弟,曾对弟弟提起这件事。他弟弟说有这件事吗?我都记不得了。后来鲁迅先生就说,他不记得这件事使我更不好受。

概括可以更加简洁,更加简单一些:

小时候鲁迅不许弟弟放风筝,不准他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于是他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还可以注意突出作品的情感因素:

《风筝》笼罩着深沉的悲哀,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后来懂了新道理,觉悟到这是精神的虐杀而心情沉重,想求补过,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无可补过,因而心情依然沉重,悲哀之至。

如果追求角度,还可以变化对“作者”二字的表述:

《风筝》叙述了20年前向来不爱放风筝的“我”不仅不让小兄弟放风筝,有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可是,当人到中年的“我”忽然醒悟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之后,心头便无法卸下自己曾经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那一幕。“我”的一颗铅块似的沉重的心,总想找到一种补过的办法,却都无济于事,于是愈加内疚而悲哀。

这里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全面概括。但概括时不说“作者”不说“鲁迅”,特地用“我”来表示《风筝》中叙说故事的人物,这就带有一点概括小说的味道,就赋予了《风筝》更宽广更普遍的意义。

再看下面的概括。

《风筝》的故事情节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幼小时候不许弟弟放风筝,并当面毁坏弟弟偷做的风筝。这时的弟弟是“绝望”的,我“得到完全的胜利”。二是“我”中年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试图通过“补过”的方式去讨得弟弟的“宽恕”。这时的弟弟是“全然忘却”的,而“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这里的概括突出了“故事情节”,于是就带有更加鲜明的语文性、文学性。

《风筝》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全都围绕于一个中心:以封建陈腐思想扼杀儿童自由、活泼的精神是错误的。作品深情地揭示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科学道理。主题明确,思想深刻,情意真切,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里则是用中规中矩的语言对《风筝》的主题进行了概括。

作者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的艺术功力,使《风筝》这篇作品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里是对《风筝》的极简洁的整体评价。

《风筝》是一篇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贵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的优美散文,它吹奏出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融的诗情画意里。

《风筝》的艺术魅力是无法抗拒的,它把任何一名读者,不管年龄大小,都能带入童年童心之中,令你同作品中的小兄弟一同难过,一同希望。作品也使你同那位兄长一同感到惭愧、悲伤,令你的心也那样“很重很重地堕下去”。

以上的两则,则是对《风筝》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评价概说。

用这样一篇小小的短文专门谈《风筝》的概括,内涵有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对课文的研读,做细一点,做深一点,做的角度丰富一点,于教学一定是有利的。

二是,这样的事情,其实也是可以让学生来做的。如果让学生来做而又避免难度,避免枯燥,那就是教学艺术的提升了。

下面说说风筝》的教学设想。

对于《风筝》的教学,刘真福老师告诫过我们:专家们提示的几种文本解读,是源于专家对鲁迅的全面了解,并有恃于自己较高的鉴赏力,这是其他人尤其是中学生不可企及的。

陈钟梁先生在谈到这篇课文的教学时也提到:教学这一课时,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把文本读通读懂了,我们的任务就已经是非常艰难了。

所以,面对七年级的学生进行的此课的教学,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适度”二字。

就日常教学而言。此课的教学为两个课时。

我的教学设想就按两个课时来做。

课时一,主要安排三次学习活动,以完成文意把握和知识积累的任务。

进行背景文字材料的铺垫。

朗读:同学们听读课文,跟读课文,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片段第4段以及第8、9、10、11段进行体味式的朗读。

认识:多角度认识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就自己的阅读初感对《风筝》一文进行自由评价,教师则在教学对话中既小结同学们的看法又加深同学们的认识。如,这是一篇内容的时间跨度达二十多年的文章,这是一件由三个小故事构成的文章,这是一篇以“风筝”为线索的文章,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文章,这是一篇反复使用了“惊异”“悲哀”“沉重”“肃杀”等词语的文章,这是一篇运用了多种方法写沉重的心情的文章,这是一篇表现无尽的悔意的文章……

梳理:理清课文的脉络,落实课文中的生字和难词。如下面的若干难词是一定要落实的:伶仃(孤独没有依靠),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诀别(分别),嫌恶(厌恶),笑柄(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瑟缩(身体因寒冷,受惊而蜷缩或兼抖动),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虐杀(虐待人而致死),宽恕(宽容饶恕)。

课时二,大致上也安排三次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

活动一:以“一只小小的风筝”为话题说话,再次深入地理懈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情感倾向。同学们可以这样说:一只小小的风筝,几十年来牵扯着“我”的心;一只小小的风筝,串起了课文中深沉的故事,一只小小的风筝,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精神的虐杀”,一只小小的风筝,让我得到了“不幸的惩罚”……在此项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保持与学生的流畅而准确的对话。

活动二:以“描写的表现力,语言的表现力”为品读要求,组织学生品析研读课文的第3段和第4段,品析作者描写、表现人物的高妙手法,欣赏课文中语言的表现力。这是本节课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人们对这篇课文进行赏析时涉及内容最多的地方。教师要精致地做好活动的小结,告诉同学们,作者写“弟弟”,主要突现了动作描写和外貌神情描写,作者写“我”,主要突现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不论是写“弟弟”还是“我”,寥寥几笔,往往就能让人物神情毕肖。

活动三:以“几十年后的弟弟真的是在说谎吗”为话题,讨论课文的第8、9、10、11段,从而基本上解决课文教学的难点问题。这里一定会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弟弟”“全然忘记”是假,“无怨的恕”才是真,一是“弟弟”真的早已忘却,早已对“哥哥”毫无怨恨了。学生的讨论在此不可能达到认识完全统一的程度,而教师则应该指出,假若“弟弟”没有忘却且现在真的宽恕了“哥哥”的话,这个故事也就没有什么深长的意味了。可以说,不管真假,“说谎罢了”是故事的最完美的结局;只有“我的心只得沉重着”才是最美的,最动人的,最发人深思和让人回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