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梓叶的怪脾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梓叶的怪脾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主题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在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所以现在的独生子女教育心理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现在的子女们虽然有温和、正直、宽容等诸多优点,但是也表现出自私、撒娇、不善交往、固执、情绪不稳定、易激怒等缺点。美国心理学家博霍农做了一项研究表明:发现独生子女占了特殊儿童很大比例。其实孩子的心理与家庭生活环境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案例中的梓叶在午饭时间,由于老师一时不能满足她心理要求时固执、情绪不稳定,不管老师说什么就是不听,而且又不愿表达自己的意愿,直到满足她的要求才继续吃饭。

二、案例背景

1、生活背景:梓叶从小就由外公外婆带大,由于外公外婆在农村,黎梓叶也就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种菜、拔菜的自由生活。全家的生活只围绕她一个人,每当有什么需求,不用表达就可以得到满足。

2、案例背景:小班午饭时间,孩子们都非常新鲜的开始大口吃着幼儿园的饭、菜。

这时,我走到梓叶身边,她正在大口吃饭,看我走过便马上放下手上的勺子

说:“老师,老师,我有两个名字,一个叫黎梓叶、一个叫小老虎。”

“哦,是吧!我们吃饭不说话的,等你吃完了在告诉我。”

“我还有个名字叫小老虎。”

“哦!那小老虎吃饭很大一口的,我看看你的嘴巴大不大?”

于是,她马上吃了一口给我看。

“真棒!真的很大。”

看着她吃一口,于是我走到另一组,去看看别的小朋友了。

“老师,梓叶在玩玩具。”一个小朋友跑来向我告状。

这时,我就看见梓叶的桌子上放着一碗吃了一半的饭,人却跑去玩玩具去了。

“这是哪个小老虎的饭啊!小老虎呢?怎么不见了?”我故意说的很大声。

可是,梓叶理也不理我,于是,我走向前,拍拍她,她是不理我,一个人在那玩玩具。

没办法我只有悄悄的在她耳边说:“你的饭还没吃完呢!要不你把饭吃完了,我在请你来玩玩具,好不好?”

只见她,看都没看我一眼,回到位置上开始吃饭。

然后,我就去喂其他小朋友吃饭了,过了一会儿,我想看看梓叶吃完没有,只见碗还在桌上,人又不见了,我一眼望去不在娃娃家,也不在玩具堆,在哪呢?

突然看见桌子下面有两条腿,我走过去一看,她把椅子当枕头,睡在桌子底下,我正想把她拉起来,她就是不起来,不管我说什么她就是不起来,我看看她碗里的饭,把菜全吃了只剩下饭了。

于是,我对她说:“你还想不想吃菜啊?”

“我还要吃肉。”

“好,我打给你,你快起来。”

她还是一动不动。

我只好端着菜,把肉打到她的碗里。

只见她马上,从桌子下面钻出来,坐在了位置上,趁她坐到位置上我马上跟她说:“下次你要吃什么?要干什么?就跟老师说,你不说老师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就不能帮助你了,对不对?”

“我在家里妈妈会喂我吃。”说完她又开始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三、案例分析

从案例上看,梓叶的怪脾气有几个主要原因:

1、产生怪脾气的直接原因:幼儿自身没有得到关注。刚开始,梓叶就非常希望老师能关注她一个人,于是,她跟老师说自己是“小老虎”说明自己能大口的吃饭,但由于班里的孩子较多,不能及时的给予关注,所以就出现了第一次的离开饭桌,玩玩具。接着第二次,原因是还想吃菜,但又不愿表达,所以就出现了睡在地板上。

2、产生怪脾气的间接原因:家庭的教育。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由于认识不到诸多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而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显得有些束手无策,甚至走入某些误区,从而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梓叶的情况作为家长和老师都有必要得到重视,那么家长和老师所需要做的是:

1、作为家长:首先在平时多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梓叶的特点,这样在上述情况发生时,就会想到在家庭教育中自己所疏忽的一些重要细节,如生活习惯等等,那么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比较理性,很好地解决问题。

2、作为教师:通过这一事件,对家长工作更为重视,通过各种渠道,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传输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四、反思

1、自觉接纳孩子,认同孩子 面对处于情绪不稳定的幼儿,作为教师,应及时把握情绪转换的契机,化被动为主动,使变化为稳定。心理学上的“认同”对幼儿情绪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建立在对幼儿心理发展、情绪变化规律的科学认知与把握的基础上。“认同”首先要求教师从心底里承认孩子不稳定情绪产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这样才会在有效处理幼儿情绪、稳定情绪中提供重要的信度保证。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孩子接纳你以后,教师应该拿出办法来。如案例中,老师采取了先抓住梓叶的特点,知道她心理的需求,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说道理、肌体安抚、角色对等阶段,而无解决具体问题的良策,那么幼儿的情绪虽稳定但难以持久。

2、只有合理疏导幼儿心理,才能促进健康 . 《纲要》中也提到“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由于幼儿的心理情绪带有明显的易变性、易感性、一致性,所以作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仔细观察幼儿,及时察觉幼儿的心理变化,特别在幼儿的心理处于消极状态时,更应及时给予抚慰和调整,使之尽快摆脱不良心理的影响,以求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建立起安全感和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从而培养良好的心态,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3、家长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成员,应通过不同渠道提高家教水平。我们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家庭教育知识的掌握和丰富,直接关系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和提高,所以我们应该通过社区辐射等渠道提高家教水平,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