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歌剧《巫山神女》10年磨一剑断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歌剧《巫山神女》10年磨一剑断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作杂谈

由重庆市歌剧院、重庆交响乐团创作排演的中国浪漫主义歌剧《巫山神女》(新版),在2007年12月的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上一举获得“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奖・优秀表演奖”。

一年前,排练场鼓点声声、丝弦阵阵、歌咏袅袅,久未听闻的音乐回荡其间,《巫山神女》蛰伏十年后,在总导演陈薪伊,编剧张昌达、柯愈劢、曹宪成,作曲刘振球,导演李伦基,舞美设计刘杏林,灯光设计伊天夫,服装设计孙晓红,形体设计姚晓明,主演张礼慧、米东风,指挥许知俊以及160余名演职员又一次努力下艰难前行,终于以涅之新大小21次修改后的艺术面貌呈现于世。

虽然,作品在1997年首演之际获得过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及多个单项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作为代表重庆市原创作品发展中较高艺术水平和较大影响力的作品,应该说它已有了较高的品格。但“艺术无限”,院长刘光宇思索和选择的是苛求自我的超越,他坚持:“我们身处西部,如果硬着头皮抱残守缺,偏于一隅,那就必将失落观众、失落我们自己的事业。”

十年来,作品紧紧围绕“人”这一目的,将“兴亡之叹、生死之歌”的时代性悲怆作为最大抒情主题,感应和捕捉社会脉搏,着力表现阻挡峡江航行的礁石“朝我来”,被爱感化、因爱毁灭、为爱牺牲的感人故事。从中折射人与自然、爱情与生命的和谐,颂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于抗争、敢于奉献的崇高,与当今所主张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三峡移民精神一脉相承,与直辖十年“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体系非常吻合。

次次修改打磨的十年,也是自身队伍千锤百炼、凝聚熔铸的十年,不论从技术技巧、人格艺品,还是协作整合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细部完善和整体上升。

160人为了抢时间当面对60吨的设备物资,全员上阵,人不分男女,年龄不分老少,时间不分昼夜,哪个不是“杀红了眼”、“豁出了命”地去完成这次赴苏州戏剧节的大迁徙,扛架子的姑娘没做过一件家务却扛起了千斤重架,架子太沉了以致使她皮开肉绽、献血直流而她依然战斗;搬箱子的男人全然不顾医院待产的妻子,带着不能见上儿子第一面的毕生遗憾誓要与集体同在;铺设备的舞美人员折断了脚趾,十指连心的疼痛使得这个平日的硬汉躲在暗处嚎啕哭泣却在人前默不作声;大家流血流汗于不顾,院领导也爬上舞台的天桥撒玫瑰花;那感天撼地的呐喊汇成了悲欣交集的生命吟唱:“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

虽然地缘中国西部、条件艰苦落后、发展荆棘无数,重庆市歌剧院、重庆交响乐团仍一如既往地追寻“艺术无限”的理想,义无反顾地为了《巫山神女》而赴汤蹈火,一直扎根致力于用外来的艺术样式,舒张民族也是地域的人文主题,打造本土优秀艺术精品。

演出现场,领导、专家、同行和1000余观众报以热烈掌声达30次,几番泪洒剧场,演出结束,人们又堵在舞台周围欢呼,许久都不愿离去,这是艺术的成功,精神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