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快乐阅读 快乐习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快乐阅读 快乐习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被诗圣杜甫称为“千古事”,亦被曹丕视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就普通高中学生而言,他们未必将文章的意义看得如此重大,但作为高考的重要内容,写作始终是许多学生最感困惑也最渴望有所突破的部分,作文教学也是诸多语文教师投入颇多却又常感效果不佳的教学内容。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我们不妨尝试将写作与阅读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阅读中有所发现,丰富积累

如果说写作是一种创造,那么,它必须以丰富的积累为基础。那些启人思考、感人至深的文章,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学生畏惧写作或写作不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是素材不足,或是感受体悟不深,或是语言贫乏,或是写作样式单调,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阅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习表达技巧,获得新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进行积累。

1.通过阅读积累素材

生活是丰富的,是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但学生的时间紧张,生活空间相对狭窄,经历也尚浅,所以写作时苦于素材的缺乏。而流传的佳作、优秀的文章不啻于生活的浓缩,穿越上下几千年,跨越纵横数万里,记录着太多令人刻骨铭心、感慨良多的人与事,这正是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内容。辛亥百年之际,与学生共读《与妻书》,我们认识了一个有着真情挚意的青年林觉民,纵然对妻儿有着千般不舍,却可以不为任何“主义”,只因一份“不忍”,便舍弃了儿女情长,成就了一份家国大爱;钱钟书老人诞辰纪念日,阅读《寂静钱钟书》,我们结识了一个为书而生、为学问而活、淡泊一生的真学者;读《千年一叹》,我们同余秋雨先生一起领略了人类世界悠久的文明;读《林海音》,我们在先生引领下,拾取了关于这个城市的温馨记忆。这些人,那些事,绝大部分学生们无缘得见,尚未经历,但是通过阅读,学生们可以跨越时空,去接触,去感受,去体验,虽然“纸上得来终觉浅”,却也可为学生们积累了一些写作的素材。

2.通过阅读积蓄思想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有些学生的文章总是情感不足,感悟不深。欣赏佳作时,总有学生在赞叹时也倍感困惑,相同的事情自己经历过,却不曾在心湖激起涟漪,不能从中感悟到深刻的生活哲理。情感、思考发自内心才动人,才深刻,但同样也需要激发和引导,而阅读正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从呱呱坠地的一刻起,母爱就时刻萦绕身边,熟悉到视而不见。读罢《我与地坛》,学生们恍然发现,原来如作者史铁生很长时间不知母亲每天凝视自己的背影一样,有那么多浸满母爱的细节我们不曾发现,而一旦错过报答母爱的机会,我们将如作者一样深深地痛苦和自责。满清王朝和康熙大帝是学生们熟悉的历史时期和人物,但对其理解难说深刻,阅读过余秋雨先生的《一个王朝的背影》,学生们发现:接纳和包容远比拒绝和镇压更充满力量;年年都有“学雷锋日”,关于当今时代是否还有必要学雷锋的讨论不曾停止,有些学生关注这一社会热点,也希望以此为文,却苦于自己的理解尚浅。读过《北京晚报》的一篇关于“学雷锋”讨论文章,学生们感慨于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一席话:“在所有人都获得自由之前,没有人真正的自由……在所有人获得幸福之前,没有人真正的幸福。所有的一切都是靠我们的共同努力。”他让学生对于“学雷锋”从一种感情的体验上升为一种理性思考,认识到学雷锋不仅是一种善意的表达,更是改变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世态炎凉的途径。在阅读中,他人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作者深邃的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学生有所得后再举一反三,作文也许就将不做作和浮浅。

3.通过阅读,丰富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写作技巧,也包括文章构思谋篇的特点。没有任何技巧的名篇佳作是不会有的,写作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让文章更具美感,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审美愉悦。学生的文章往往缺乏文趣,难免令人感到乏味。而写作手法的学习如果只停留于概念,远不如通过阅读、欣赏与学习并行效果更佳。

《耕作的诗人》是一篇阅读选文,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画面,充满感染力,让读者仿佛和托尔斯泰一起深深沉醉于美丽的田野,感受着他的幸福,并如作者一般心生敬仰。在完成阅读练习后,我引导学生重点欣赏这一文段。学生体会到这样的结尾可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给读者以无尽回味,一些文笔比较好的学生也尝试运用,以此丰富了文章的样式,增加了文章的韵味。

4.通过阅读完善语言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精彩的语言犹如一件华丽的羽衣,可以为文章增色。提高语言能力的途径很多,通过阅读品味语言妙处的同时,学以致用是一种传统而又有效的方法。《书内的灵魂,书外的信仰》是一篇学生佳作,其中一段文字非常精彩:“它是文字,它只是文字。它的目的就只是像文字一样的存在。既不是为得润笔之资所做,亦不是图扬名立万而为。即使文字可以换来这两样东西,但这只该是一种顺理成章的结果,而绝不是目的。我认为这种文字才是纯粹的。”文字虽不华丽,却缜密畅达。我请学生关注关联词语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关联词语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让语言更加流畅,在议论文写作中,更可以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让论述更加严谨,充满逻辑力量。

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时,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阅读材料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是阅读练习的文本,还可以是课外书籍、报章杂志;阅读可在课内,也可以安排在课下;练笔的形式可以是三言两语的眉批旁注,也可以是文段或完整的文章。无论什么文章,怎样的练笔方式,教师都要依据阅读材料和学情精心选择,巧妙安排,坚持读写结合。

1.精心选择,“组合”阅读

所谓“组合式”阅读是围绕一个重点或话题,将有关联的文章一起推荐给学生,帮助他们丰富认识、加深理解。

针对同一重点,加深理解。阅读《耕作的诗人》时,我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在学生初步体会后,又先后推荐学生阅读了有相同笔法的《光荣的荆棘路》《诗人的夜晚和佞人的白天》《杨绛家的阳台》等文章,并重温《项脊轩志》,加深了学生对这种写作方法的理解。

围绕同一话题,横向拓展。还是《耕作的诗人》,学生阅读后从中了解了托尔斯泰的创作观,但这只是伟人的一个侧面,于是我又推荐学生集中阅读了《托尔斯泰的忧郁》《像刺猬一样专注》《世界上最美的坟墓》,学生们通过阅读不同文章,读懂了伟人的悲天悯人、专注投入、朴素宁静。于学生而言,托尔斯泰不再只是一个文学名词,而是一个立体的、丰富的人。写作时,学生可以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所选择。

2.合理安排,读写结合

在“组合”阅读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必要的练笔,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积累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再次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更有效地提高和突破。如“徐渭系列”,我先带领学生品读徐渭的《题葡萄图》,让学生心中留下一个半生潦倒、满腔无奈又狂放不羁的诗人的形象。再推荐学生读袁宏道的《徐文长传》,因为是传记,文章对人物的记录更加全面,学生们可以看到他的旷世奇才、桀骜孤高,也可以感受命运对他无情的折磨。此时,我请学生以徐渭为例,自选角度,完成一个文段。练笔的结果显现,学生的理解尚不够深刻。这时,我再让学生阅读《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作者对徐渭的剖析,对当下的思考,象征手法的运用,让学生们在比较之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一些解决的方法。最后,我又推荐学生课下阅读《九死九生,旷世奇才徐渭》,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徐渭,更深入地理解徐渭,从而在写作时可以从“一桶水”中择取“一杯”。

不必过于担忧读得太多、学得太多会使学生落入陈窠,失了自我,忘了创新,因为创新本就始自学习和模仿。当学生在阅读中丰厚了积累,品味到语言技巧的妙处,假以时日,才可能推陈出新。阅读是美好的,写作作为自我表达的过程,也应该是愉悦的,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