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残角子宫妊娠五例诊治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残角子宫妊娠五例诊治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残角子宫妊娠;胎死宫内;假临产征象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3-0378-01中图分类号:R 714.22 文献标识码:Bお

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残角内着床并生长发育,多发生于初产妇。临床上较为少见,而且由于误漏诊率很高,术前确诊率很低,往往延误治疗,导致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严重者休克,甚至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现将我院1997年至2006年间的残角子宫妊娠5例诊治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能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提供借鉴。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5例孕妇为本院住院病人,年龄21~30岁,孕周16~39周,均为初产妇。术前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仅1例,4例发生残角子宫破裂,其中3例考虑为宫外孕破裂,1例中孕诊断为双子宫左侧子宫妊娠并子宫破裂,入院后行手术治疗证实为残角子宫妊娠。5例中均没有1例胎儿存活。临床表现在孕早期均有“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随妊娠月份而增大,孕4月余始有自觉胎动;发生破裂者腹部剧痛为撕裂状疼痛,伴头昏眼花、坠胀感。实验室检测血常规WBC 7.7×109~14.7×109/L,RBC 1.67×1012~2.94×1012/L,HGB 54~87 g/L,B超仅示胎死宫内,母体腹水。心电图示心动过速2例,余正常。1例晚孕39周临产入院,入院后检查发现胎心音消失,给予常规催产素静滴催产,虽能发动有效宫缩,但2天后宫颈管仍未消失,宫口无开大,胎儿未能娩出,方考虑残角子宫妊娠,遂给予行剖腹探查术,并取出死胎,术中见妊娠的左侧残角子宫与阴道及右侧子宫均不相通,故胎儿无法经过阴道娩出。

2.治疗方法及结果 1例剖宫取出胎儿后切除残角子宫,4例残角子宫破裂,手术取出死胎后切除残角子宫,贫血者予纠正贫血,住院7~8天伤口愈合出院,无孕产妇死亡,而胎儿均为死胎。

讨论

残角子宫为先天性发育畸形,是由于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1]。残角子宫可分为三型[2]:Ⅰ型残角子宫与子宫相通;Ⅱ型残角子宫与单角子宫不相通;

Ⅲ型残角子宫无宫腔及内膜。因残角子宫往往不与另一侧发育较好的子宫相通,仅有纤维束与之相连。残角子宫妊娠率为0.001%~0.008%,约占总妊娠的1/10万,术前诊断率低于5%,误诊率甚高[3]。发育畸形的子宫可能以两种方式受精,一是经对侧输卵管外游走至患侧输卵管内与卵子结合进入残角子宫并受孕;二是受精卵经过对侧输卵管而进入残角子宫着床发育。残角子宫肌壁多发育不良,不能承受胎儿生长发育,多数于妊娠14~20周发生肌层完全破裂或不完全破裂,引起严重内出血,其症状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相似。偶有妊娠达足月者,分娩期亦可出现宫缩,因不可能经阴道分娩,胎儿往往在临产后死亡。因为临床上少见和经验不足,所以往往没有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而误诊误治,造成难产、滞产,常致胎死宫内、子宫破裂等产科并发症的发生。本组5例残角子宫妊娠术前诊断仅1例,占1/5,全为死胎后手术取胎治疗。可见加强对残角子宫妊娠的认识并及时诊断、及时做出相应治疗对产科医务人员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残角子宫妊娠容易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等宫外孕破裂相混淆,因此注意综合检查,鉴别诊断尤为重要。前者如能孕至晚期,会出现微弱的宫缩和假临产征象,子宫破裂多在14~20周后发生;而后者少有宫缩和假临产征象,若发生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者宫外孕破裂较早,多在10~14周以前出现[4]。B超可见残角子宫妊娠包块位于子宫外,外形规则,呈球形,若至4~5个月,则包块大于单角子宫,并见胎儿、羊水、胎盘、子宫壁弱与单角子宫肌层不连续,分界明确[2]。本资料由于对残角子宫认识缺乏经验,其他辅助检查也未能提供客观依据,因此术前诊断不明确,导致死胎、子宫破裂等产科并发症后方考虑该病理妊娠而得予手术治疗,所幸产妇均抢救成功。对于残角子宫妊娠若能在破裂前诊断并及时正确的处理,则可避免因大出血而造成的母婴生命危险。

参考文献

[1]吕珍梅,邱再玲.残角子宫足月妊娠破裂误诊1例[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6):38.

[2]吴乃森.腹部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4:322.

[3]张 超,高玉华.残角子宫双胎妊娠子宫破裂1例[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18(1):16.

[4]郭芝平,姜春杰,孙建丽.残角子宫妊娠误诊6例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2,(1):63.

(收稿日期:2008-04-08 修回日期:200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