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未名·锁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未名·锁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两天,与一位初次见面的人聊天,提到我的母校北大,他就问我是哪个系的,得到回答后,他继续问我们系当年是在逸夫二楼还是东门外。我愣了一下,反问他也是北大毕业的吧,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只有校友才能问出这么“专业”的问题。

北大最常用的门有西门、西南门、南门和东门:西门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门口有两只石狮子,上挂“北京大学”牌匾的门,一进门就是石桥、荷塘和银杏掩映下古色古香的办公楼;西南门离宿舍区最近,门不大,进出的人可不少;南门毗邻中关村,见证了中关村从冷清、到热闹、再到平稳的历程;东门外有一个地铁站,站名就叫“北大东门”。不要以为出了这几个门,就出了北大的“地界”,就拿东门为例,学校的东界可以一直延伸到蓝旗营的丁字路口,最显著的建筑就是物理大楼,这座历经沧桑的五层大楼曾经可是北大最气派的建筑。

提到东门外的地铁站,我毕业的时候还是一片工地,现在都开通三年多了,见证时光流逝的除了我们自己,还有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事物。一时兴起,我登录了一下很久没上过的校园论坛——“未名BBS”,幸好ID还未被注销,邮箱里还躺着好几封系统发来的邮件,就好像我依然每天登录,和当年一样。未名,是北大里的一汪湖,是北大学生最爱上的一个论坛,也是大家共同的记忆,这记忆包裹了太多,我也用“未名”为题来偷个懒吧。

北大的主校曲名叫“燕园”,一说到燕园,就不能不提到“一塔湖图”。塔和湖即是博雅塔与未名湖,从西门往东走过了办公楼就是未名湖,博雅塔则位于未名湖畔东南角。博雅塔看上去貌不惊人,却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建造的,原是校园供水水塔。未名湖更是大名鼎鼎,四季风光各有不同,冬季时水面结冰,大胆的同学们就踏上去滑冰,非常热闹,春季更不用说了,游人都是络绎不绝的。

入学之前,我曾经幻想过躺在未名湖边草坪上读书的情景,不过事实证明,真正想读书的话,北大里最好的去处,绝对是“一塔湖图”中的图——北大图书馆。图书馆位于未名湖南边,正对东门,也是北大的一大标志性建筑。设施先进,环境舒适,恰是读书学习的好去处。期末前备考的日子,我最喜欢的就是早上到图书馆自习室占个位子,复习得累了,就把资料一扔,起身跑到随便一间阅览室,光是在书架前挑书,就大把时间了。图书馆的馆藏之丰富不用多言,南配殿还有音响设备,有些需要音响设备的课会在这里上,还可以放电影,举办歌唱比赛什么的。我记得很清楚,经常是3块钱看两场电影,我乐此不疲。

说到看电影,那还是要去百年讲堂。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顾名思义,是为庆祝百年校庆而建,位于图书馆南边。大讲堂每周都会放映2-3部电影,票价一般在10元以下,可谓物美价廉,每当大片上映期间,就可以在大讲堂享受比其他影院便宜很多的票价。大讲堂经常会有国内的话剧、电影首映式以及国外的乐团、舞蹈团、音乐家的表演,这些票价格稍高,但还是比市面上便宜,而且会有廉价的学生票出售,所以要经常留意讲堂外的海报,如果有自己想看的表演,一定要提前买票,以免错过机会。我曾经见过晚上支帐篷排队,准备第二天抢票的情景,其实,这个买票的过程本身就是同学们给自己找的乐趣吧。

大讲堂旁边,就是著名的“三角地”。第一眼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有点失望,不足10平米,两旁的信息栏上贴着乱七八糟的广告和告示。其实,三角地一直是北大学生发出声音的地方,尤其在网络普及之前,所有的信息都在这里汇总。过去的三角地,也是“百团大战”的场地。想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吗?想接触社会、锻炼才干吗?参加社团吧。数量繁多而特色各异的社团如璀璨群星般点缀着燕园,形成了北大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个学期这些团体都会在开学一个月之内在三角地开展招新活动,向大家宣传组织理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加入。各个社团涉及理论研究、社会实践、文艺体育等多个方面,更有品牌社团如爱心社、山鹰社、元火漫画协会、自行车协会等。

现在,三角地已经被拆除了,但曾经的那份热闹不会因为挪了地方而消失吧,而传递信交流的功能也有一部分被BBS代替。BBS是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现象之一,在BBS的体验是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挖坑、灌水……都是大家表达意愿的好方法。这些是BBS软功能,还有一些硬功能,比如三角地的失物招领,北大课程里讨论功课复习事宜……无需多说,关键时刻,找BBS帮忙。

唠叨到这里,怕只给大家留下一个印象,大学生活真是轻松惬意啊。这话也没错,大学时光实在是美好,但如果过得太随意,就有点枉度了。接下来就向大家介绍些北大的资源,还有前辈们的经验之谈。其实,无论你未来进入哪所大学,都可以从中得到些启发。

我们在大学里要学些什么?知识,这是必然的,当我们离开大学的时候,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大学里提供的资源和机会非常多,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不断选择和做出决定。

北京大学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学科非常齐全,文、理、医、工,选择多多。进入北大,双学位、通选课程体系、跨院系选课制度,只要你愿意,专业不会成为限制你的理由。比如“通识教育选修课”。该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使所有的本科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广泛学习其他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了解其他学科领域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特点。通选课分为6个领域:A、数学与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哲学与心理学,D、历史学,E、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F、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项我在校的时候还没有呢)。本科生毕业时应修满至少12学分,要覆盖所有这6个领域。全校有300门左右课程,广受学生欢迎的比比皆是,有些课堂上的过道都站满了人。北大除了某些专业课外,是欢迎所有人旁听的。如果只是上一两门课还不过瘾,你还可以申请双学位,数学、物理、信息技术、外语、心理、哲学……影响最大的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设的经济学双学位。

北大资源之多,还在于校内的讲座让人眼花缭乱,且质量之高让我这个已经离开校园的人艳羡不已。讲座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有纯学术性质的讲座,如一些学术研究类社团组织的名师讲座,主讲人主要包括北京大学和其他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也包括一些社会成功人士分享人生经历、成功经验的讲座,对于大学生如何规划人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般而言,讲座举办前数天,主办的学生社团等组织就会通过散发传单、悬挂横幅等方式吸引广大同学的注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选择性地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讲座,会大有收获的。

优质的学术资源,更是北大的无价之宝。与高中不同,大学是完全开放地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在大学里的学习和生活也会与高中有很大的差异,这需要我们在心理和习惯上做必要的调整。在高中,许多事情是由老师代学生们完成的,但是在大学老师的作用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至于各种事务性工作则完全要由大家自己来做。比如,你想选修一门课程,你可以问老师任何关于课程的问题,但是不能要求老师帮你选课,如果你的课程时间和其他课程冲突了,也必须你自己来解决。如果你想获得导师的帮助,那么就需要你自己去向老师寻求帮助。你可以发个电子邮件给老师,预约一个时间,北大的老师一般都不会拒绝和你聊聊天、讨论一些问题的。

有人说,北大永远都是个工地,也正因如此,北大每天都在变化中。现在的北大,和我记忆中的北大又不一样了。大学不是封闭的,就像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你会经历很多,会学习到很多,然后收获属于自己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