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直击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直击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6年全国9套高考语文试题中,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三套试题在选考部分考查了实用文本中的传记、北京卷考查了新闻。从总量上来说,实用类文本的考查势头稍弱。但由于今年全国有25个省份使用全国卷,对这些地区的考生来说,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又成为一项必须重视的内容,其中传记是重中之重。就高考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文本反映主流价值观

纵观2016年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选材,作家实、数学大师吴文俊、爱国学者顾炎武,莫不是某一时期、某一领域对民族、国家、社会价值观有突出贡献的人,弘扬积极人生观,思想导向十分鲜明。这些文本在阅读中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挖掘,对提升考生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有所裨益。

二、内容不脱离考查范围

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传记阅读的要求是:“知道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及功用。阅读人物传记,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分析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认识传主的历史作用,正确评价其功过得失;能体验传主的内心感情世界,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这其实涵盖了高考传记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考生只要能够在阅读中将这几方面的内容把握住,答题时基本上不会有问题。

三、题型基本稳定

全国卷近年来实用类文本选取的都是传记,2016年全国卷3套试题也全都选用传记,题型也基本保持稳定。第1小题是多项选择题,第2题和第3题为分析、鉴赏题,这3道题考查比较多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如全国卷Ⅰ的第12题的第(1)小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就“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做出选择。其中得3分的选项内容为:“D.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这项内容是对文本整体内容的准确概括。得2分的选项内容为:“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这项内容是对文章局部内容的正确概括。得1分的选项内容为:“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选项内容的后半句“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错。C项理解错误、E项判断错误,所以不得分。题目中三个正确选项的概括难度和准确度依次递减。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不能像以往那样仅判断选项是否错误,而要分析清楚每一个选项中的正确与错误内容,权衡每个选项概括与分析的难度,比较每个选项正误的比重分量。第(2)小题“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樯秆⌒畔⒑驼合信息题。第(3)小题“文中认为‘属于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为鉴赏评价题,要求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第(4)小题“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为探究题,分值8分。该题要求考生在综合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判断和探究。一是探究“实的‘剥离’和‘寻找’”的关系,二是探究这种关系在文本中的表现。探究题题型开放,但观点必须紧扣文本。既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又要结合文本进行论证。其他两套试题的考查内容及方向与全国卷I基本保持一致,是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的。而北京卷关于新闻的考查也偏向于分析概括这一考点。

备考指导

一、把握不同文体的阅读规律

传记类文本阅读题均围绕传主设题,传主的主要经历、事业成就、观点态度等内容是考查的主要内容,所以考生在备考传记阅读时应着眼于文本,借助文体知识梳理文本脉络,把握传主的事迹志向、观点态度、意义影响等,为准确地答题奠定坚实的基础。访谈、新闻、调查报告以及科普文章的考查目前虽然式微,但是考生仍要对这些文体有所了解,尤其是科普文章,虽然2016年高考对此没有考查,但是这类文章由于具有较大的社会实用性,往年高考试题对其在考查上有所倾斜,考生要给予一定重视。

二、熟悉答题的规范

一般而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题答题的大致步骤为:提取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确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转化信息――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连缀要点――根据答案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答题原则――独立思考,不迷信参考答案;做到文本要点无一遗漏,作答无一词无根据。另外,对探究题,考生要在坚持结合文本的情况下,注意向外延伸和拓展。

三、提高文学和文化素养

实用类文本阅读常常选取文化界或者科学界的人物传记、访谈、新闻,强调选材对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意义,将经典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指向性很强。因而考生在平时应多阅读此类文章,多从历史、现实的角度去感悟思考,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与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