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竹黑痣病发生情况调查及病原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对江苏省南京市区及城郊紫金山、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南理工竹种园、浙江省林科院竹种园等地栽培竹种的竹黑痣病发生程度、危害竹种、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调查,并采集感病的竹叶作为样品分离病原菌。调查结果发现:竹黑痣病主要危害2个属11种竹子,即刚竹属10种、矢竹属1种。在刚竹属中,乌哺鸡竹和县红竹发病较重,尤其是黎子竹和刚竹发病最为严重;竹黑痣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竹林较密、环境阴湿、人工经营管理差的竹林竹黑痣病发病率明显较高。病原菌的研究方法包括病组织分离、病原保湿培养、室内接种试验,得到4种菌。
关键词 竹黑痣病;危害竹种;环境条件;病原菌
中图分类号 S7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087-03
竹黑痣病普遍存在于竹林之中,影响竹林生长。调查研究影响竹黑痣病的环境因素及在不同竹种上的病原多样性,是研究竹黑痣病的基础工作,是进行黑痣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多样性研究以及防治措施研究的必须工作,对竹林叶部病害的预测、防治有着重要意义。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对江苏省南京市区及城郊紫金山、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南理工竹种园、浙江省林科院竹种园等地栽培竹种的竹黑痣病发生程度、危害竹种、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调查,并采集感病的竹叶作为样品分离病原菌。
1 调查区概况及方法
1.1 自然状况
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北接江淮平原,东连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1°14″~32°37″,东经188°22″~119°14″。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 ℃,年平均最低气温11.6 ℃,全年积温(10 ℃以上)为4 897 ℃,极端最高温43 ℃,极端最低温-14 ℃。日最高气温≥35 ℃的高温天气,集中于6月至9月中旬,以7月中旬至8月下旬出现较多。日最大降水量198.5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6%,最大月均相对湿度为81%,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3%,年内变化6月、7月大,4月、5月、8月、9月小。年均风速3.6 m/s,最大风速27.8 m/s,主导风向为东北西南向,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全年无霜期达200~300 d。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09 m,属于下蜀系黄壤。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时间与地点。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对江苏南京城郊紫金山、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南京理工大学竹种园以及浙江省杭州林科院竹种园等地栽培竹种的竹黑痣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以南理工竹种园为主要调查地点。
1.2.2 调查方法。路线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在路线调查的基础上,对发生比较严重的病害种类,则设立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选择3块标准地,对角线5点采样,每月定期调查观测,并分别从上、中、下、东、西、南、北各方位采叶,每株采叶10~12片。记录病害的寄主、发生情况(感病率、病情指数)及其与生态环境(气候及气象条件、竹种、林分、立地以及营林措施等)的关系等,现场拍照并采集病害标本用于分离鉴定(方中达,1998;吴云,2007)。
感病率和病情指数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感病率(%)=×100
病情指数=×100
竹黑痣病分级标准如表1所示。
1.2.3 病害发生程度评估。将标准地内所调查的植株的发病状况,按以下标准进行评估:轻(+):有病害发生,但并不严重;中(++):病害发生较严重;重(+++):病害发生十分严重或竹林衰败。
1.3.1 病斑的组织分离。从病枝上采集具典型症状的竹黑痣病叶片,切去病斑边缘的小块病组织(约0.2 cm),用0.1%升汞进行表面消毒15 s,然后用无菌水洗涤3次,接入PDA培养基平板,平均每个培养皿内接入3块病块组织置于25 ℃恒温箱培养,待菌落长满培养皿的3/4后用灭菌打孔器(直径6 mm)打取菌落边缘进行纯化。
计算所得菌株的分离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分离率(%)=×100
1.3.2 竹黑痣病的保湿培养。选取从病枝上采集的竹黑痣病叶片,用酒精擦拭表面后,将其置于无菌的培养皿内保湿在25 ℃培养箱中培养,3 d后观察。
1.3.3 室内接种试验。采集新鲜健康竹叶,用酒精擦拭表面,置于无菌的培养皿内,喷洒孢子悬浮液于叶片上,将其置于25 ℃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发病情况。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竹黑痣病症状观察
病害发生的特点是发病初期观察竹叶表面出现圆形或者纺锤形的黄红色斑点(图1A)。第2年4―5月在病斑上看到有些小黑点产生,为病菌子座。病斑外缘一圈仍为黄红色(图1B)。随着病害的发展,竹叶表面小斑点连串在一起成为椭圆形较大的病斑(图1C)。被害竹类植株病情严重时,病叶变为褐色,然后枯死(图1D)。在调查中发现,当竹林处于林分郁闭度大、阴湿的环境条件下时,再加以对竹林的管理粗放,病害会进一步加重;受害竹林会出现生长衰退、病叶早落、笋量减少等不良情况。
2.2 竹黑痣病危害的竹类种类
通过对江苏和浙江部分地区竹林中不同竹种的竹黑痣病发生情况调查发现:该病主要危害2个属11种竹子(图2),即刚竹属10种、矢竹属1种。在刚竹属中,黎子竹和刚竹发病最为严重,乌哺鸡竹和县红竹发病不是很严重。黎子竹发病率达90%,感病指数达62.7;刚竹发病率是87%,感病指数61.3(图3)。
2.3 竹黑痣病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根据对竹黑痣病发病竹林的调查,发现竹黑痣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竹林较密、环境阴湿、人工经营管理差的竹林竹黑痣病发病率明显较高(表2)。如发病比较严重的刚竹、黎子竹和淡竹的竹林密度都很大,经营抚育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导致黑痣病发病较严重[1-2]。
通过对南京理工大学不相邻的3块地块设置标准地,发现受害最为严重的C地块发病率达到82.9%,感病指数为62.1。调查中的地块已积年危害很多年,竹林已明显衰败,大量的枯死竹未统计在内。由于C地块土壤相对比较潮湿,竹林密度较大,再加上长期经营抚育较差,导致发病最严重(表3)。在调查中还发现竹黑痣病于阳面比阴面发病轻,可能因为阳面阳光充足,相对干燥,不利于病害的侵染和扩散,由此可以说明竹黑痣菌喜高湿。
除了环境状况对竹黑痣病的发生有影响,2011年10月调查发现竹黑痣病于植株的不同部位发生程度不同。从表4可以看出,下部叶片病叶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高于上部叶片。这可能是林下湿度较大,枝叶较为密集,子囊孢子易萌发并传播[3-4]。
2.4 竹黑痣病分离结果
经过反复多次分离,从病叶上分离得到的菌种基本有4种(图4),计算分离率,结果如表5所示。
3 结论与讨论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江苏、浙江对竹黑痣病发生状况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竹黑痣病在江浙地区普遍发生,发病严重程度因地而异,因种而异,环境条件对竹黑痣病的发生程度影响较大。竹黑痣菌喜高湿,在林分郁闭度大、环境阴湿、抚育措施好的条件下易于萌发扩散,竹黑痣病发生严重,因此竹林的阴面较阳面、下层较上层病害发生严重。
竹黑痣病危害多种竹子,危害程度与竹种关系密切,江浙地区主要危害刚竹属和矢竹属,其中在黎子竹上最严重,乌哺鸡竹和县红竹上较轻。通过采回的病叶培组织养、纯化,分离出4种菌,总得率为88.67%,其中A种菌分离率最高,D种菌分离率最低。这4种菌是否为竹黑痣病的病原菌,正在进行接种试验,因时间关系,尚未鉴定。
据以往研究我国竹黑痣病分布于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各省,通常在夏季开始发生[5-6],翌年4―5月开始产生病菌子座,直观的可以看到一些小黑点,小斑点串在一起成为片状的椭圆形。这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竹黑痣病是由子囊菌门、粪壳菌纲、黑痣菌目中的多种黑痣菌引起,周旭在研究毛竹黑痣病时分离出的病原菌鉴定为圆黑痣菌,对其描述道:“菌层均匀,致密,厚度较小,菌丝灰白色,慢慢变黑色,菌落下面的培养基随菌丝的生长也慢慢变为黑色。”这与本试验的A种菌培养特征相符,但A种菌是否为竹圆黑痣菌还需进一步鉴定。
本次试验包括田间调查和病原研究2个部分。在调查部分采用路线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定南理工竹种园和浙江林科院竹园为主要的调查研究地点。采集多个竹种的黑痣病病叶和健康叶作为病原研究的样品,用于保湿培养、病组织培养和接种试验[7-11],在病原菌分离时一直得不到所要的菌,需要多次尝试改培养条件,直到培养出目标菌种。因时间紧凑,病原的鉴定工作和病原菌生物特性的研究尚未进行。
4 参考文献
[1]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52-154.
[2] 李晓玲,张陶,杨化七,等.我国黑痣菌属三个新记录种[J].菌物学报,2011,30(5):785-787.
[3] 刘世东,许传德.中国竹业发展历程与21世纪发展战略[J].竹子研究汇刊,1998(1):1-7.
[4] 邵柏君.福建省毛竹主要病害及其治理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2001(1):40-43.
[5] 吴云,叶华智,严吉明,等.黄柏鞘锈菌重寄生菌研究初报[J].植物保护,2007,33(5):118-119.
[6] 徐梅卿,戴玉成,范少辉,等.中国竹类病害记述及其病原物分类地位(上)[J].林业科学研究,2006,19(6):692-699.
[7] 杨兴伟,张宪元,沈来波,等.白夹竹秆锈病发生规律的初步观察[J].四川林业科技,2002,22(3):20-23.
[8] 中国植病学会,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9] 周旭.毛竹主要病害综合治理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6.
[10] 朱石麟,马乃训,傅懋毅.中国竹类植物图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11] 朱熙樵.南京的竹叶锈病及其病原菌[J].江苏林业科技,1992,16(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