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90例临床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90例临床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之后根据药物治疗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即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B组即使用孕三烯酮治疗的患者相比,p>0.05,没有显著差异;A组患者的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患者,p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治疗;米非司酮;孕三烯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育龄妇女,发病率达到了5%~15%[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迄今仍不是很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以及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异常等,是造成患者盆腔疼痛、不能怀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2]。近年来,我院为研究手术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在患者手术之后分别给予患者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45例。A组患者年龄为23~43岁,平均年龄为(31.1±2.1)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6.2±3.1)年;B组患者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为(32.2±4.2)岁,病程为2~9年,平均病程为(6.8±4.5)年;所有患者均行保守手术或者半保守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排除患有子宫肌瘤、严重心脑血管病以及过敏史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进行临床常规处理,包括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查等,术前不服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在各项检查完成之后,对患者行保守手术治疗或者半保守手术治疗,然后再给予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两组患者开始服药的时间相同,行保留子宫术治疗的患者在月经来潮后的第一天开始服药,而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在手术后的1星期开始服药。A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剂量为12.5mg,每天1次,疗程为6个月;B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其剂量为2.5mg,每个星期两次,疗程也为6个月,同时在给予患者维生素C剂等对患者进行保肝治疗。所有患者在服药期间每一个月到医院复诊一次,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有缓解,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等。患者在治疗结束之后,需要3个月到医院复诊一次,并对患者进行随访。

1.3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在治疗之后其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或者消失,盆腔包块等局部特征基本消失,则症状完全缓解;患者在治疗之后其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或者基本消失,患者的疼痛情况有所减轻,则表明为部分缓解;患者在治疗之后其疼痛情况复发,对其进行超声检查时提示有囊性肿块,并继续进行治疗,则为复发[3]。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详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χ±s)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详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n;%;χ±s)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

3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从组织学来说是一种良性的病变,但是它的生长行为和恶性肿瘤的生长行为比较相似。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非常的复杂,对其的治疗十分困难,目前临床上多以药物和手术对其进行治疗。有学者[4]主张以手术和药物联合进行治疗,原因是如果单纯以手术进行治疗,对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的病灶难以清除干净,导致手术后病灶复发的机率比较高,而手术之后给予患者药物进行治疗,可以使术后残留的病灶在药物的作用下发生萎缩、退化等,使其复发的机率不高,达到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依赖于雌激素生长的疾病。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抗孕激素药物,可以使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下降,包块发生萎缩,进而加快患者体内异位膜的凋亡,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治疗效果[5]。米非司酮还可以抑制患者排卵,从而使黄体发生溶解,影响患者体内子宫内膜的完整性,抑制腺激素,通过各个环节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的生长。孕三烯酮具有比较强的抗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作用,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药物,能够抑制排卵,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异位的子宫内膜发生凋亡,阻止其生长,其疗效在临床上受到肯定[6]。在本次研究当中,在患者手术之后分别给予患者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进行辅助治疗,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虽然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比使用孕三烯酮治疗的患者其临床症状缓解率要高,但是两者治疗效果相比,并没有比明显的差异,说明采用手术治疗把异位的病灶去除之后,再联合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应用孕三烯酮或米非司酮进行辅助治疗,其治疗效果都比较好,安全性比较高,但是米非司酮使用后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雪英,闫燕,张英等.术后药物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1):60-62.

[2]罗胜田,尹艳英,李娜等.腹腔镜联合药物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前后IFN-r/IL-4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1):53-54,59.

[3]刘瑞君,于珊,贾玉敏等.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与联合药物治疗体会[J].河北医学,2011,17(12):1663-1664.

[4]李丽,马树强,周晓梅等.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GnRH-a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医刊,2010,44(4):59-60.

[5]孙克佳,刘待霞,刘展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药物综合治疗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66-4468.

[6]付秀芹,刘琳.手术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0):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