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食品贸易竞争力的比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1980~2004年期间,世界出口总额仅增长4.58倍,而中国出口总额却增长了32.74倍,进出口贸易总额由占世界比重的0.9%、居世界第26位,上升到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5%、跃居世界第3位。在中国对外贸易中,食品贸易占很大份额,但是运用国别比较来研究食品贸易竞争力的文章却比较少。本文基于6年的进出口数据运用3个指标来衡量了中国食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其影响因素,探求提高我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1我国食品贸易现状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食品贸易的进出口总量除1999年有小额下滑外呈每年递增的趋势,2002~2003年增长速度更快,这应该是由于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后为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进出口量的变化趋势与进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存在类似特征。净出口除2002年外基本呈下降趋势,可见进口增加速度明显超过出口,特别是2003年净出口减少更为明显。食品贸易顺差的减少可能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入世后进口关税总水平整体下调,二是由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国外高质量的食品需求增加。
2基于进出口数据的食品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对我国食品贸易进行考察,本人选择了1998~2003年全球食品贸易进口额和出口额都位于前15名的11个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西班牙、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并将我国食品贸易与他们进行比较,构造12国经济模型来进行研究。本文利用进出口数据对各国食品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进行分析,这三个指标相互联系和印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世界食品贸易主要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情况。
2.1用市场占有率指标对我国食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的实证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是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一国出口的整体竞争力。一国特定产业的出口总额与世界同类产业的出口总额的比值,可以反映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各国食品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的计算如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1998~2003年的国际食品市场上,美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都是最高,均保持在10%以上,显示了很强的竞争力。这是由于美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也是食品出口大国,且产品质优价廉,竞争力强。但是到2003年各国国际市场占有率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这可能是由于“非典”的影响。德国、法国、荷兰的市场占有率都保持在5%以上,意大利、英国、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也都保持在4%左右。中国、澳大利亚保持在3%左右,丹麦最低也在2%以上。从变动趋势来看,除2003年外,中国食品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缓慢上升趋势,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则呈现“U”型变化,在2000年或2001年达到一个低谷,之后上升,这可能是1999年在比利时发现的“污染鸡事件”,随之发现其中的二恶英含量超过标准140倍所产生的影响。法国、英国、丹麦则基本是缓慢下滑的趋势,美国、澳大利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保持稳定,加拿大前4年保持缓慢上升趋势,但是2002年和2003年有较大幅度下降,这可能是由“非典”的影响。
2.2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对我国食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状况的实证分析
为了更准确反映一个国家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巴拉萨(1976)提出了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ComparativeAdvanrages)指数(RCA指数)这个指标。他认为,一个国家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可以用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来显示。一般而言,RCA指数<1,说明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RCA指数>1,说明该产业处于比较优势,取值越大比较优势越大。用进出口数据计算各国食品贸易的RCA指数,近6年来澳大利亚和丹麦的RCA指数最高,除2003年外都大于2.5,澳大利亚更是从1999年起连续4年超过或接近3,表现出了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很显然,在食品贸易方面,澳大利亚和丹麦是世界食品贸易市场上最具比较优势的国家,这种优势甚至超过了美国等货物贸易最强国。荷兰的RCA指数也一直大于2,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优势。法国的RCA指数也一直保持在1.5左右,比利时的RCA指数也一直大于1,都处于相对优势。德国、中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则RCA指数低于1,处于相对劣势。从6年来各国RCA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2002~2003年各国RCA指数都在下降。除此之外,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美国在前5个年份都处于上升趋势,法国、比利时、英国则是1998~2000年有上升趋势,2001~2003则是下降趋势。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基本保持小幅波动,只有中国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表现出我国食品贸易的竞争力正在逐步下降,这与我国国际市场占有率的逐年上升并不矛盾,因为国际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可能只说明我国食品出口量相对于国际食品出口数量的上升,并不能说明我国食品行业在国内来说与其他产业相比有竞争优势,可能食品的出口在我国总出口量中所占比例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所以虽然我国食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逐年上升的,可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却是下降的,这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技术含量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拉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缓慢的现实是相符的。与其他国家比较起来,我国的食品贸易RCA指数很低,国际竞争力很弱,并有逐年下滑的趋势。一直以来认为食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传统的商品出口项目,然而现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劳动力成本的绝对状况只是决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方面,与此联系的另一方面就是劳动力成本与生产效率高低的相对程度以及劳动力的素质状况。随着中国食品工业工资水平的提高,这种成本优势也会逐渐减弱,比如今年沿海发达城市商务成本急剧提高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不难预测,如果我们在食品加工方面还是一味强调劳动密集,而不是技术密集或资本密集的话,劳动生产率的落后最终会使我国的食品产业面临纺织服装所面临的相似困境。我们必须关注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力在量上的优势发挥出来。
2.3用贸易专门化指数对我国食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的实证分析
贸易专门化指数(TSC)是某一产业净出口与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用来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标作为一个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介于(-1,+1)的区间内,从出口的角度来看,该指数越接近于+1,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强。若该指数为0,即为水平分工,说明该国食品贸易与国际水平相当,进出叉明显,进出口纯属与国际间进行品种互换。如果TSC=-1,意味着该国运输服务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如果TSC=1,则该国运输服务只有出口而没有进口。用进出口数据计算12国的TSC指数,结果如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德国、意大利、英国的TSC指数6年来一直为负,为食品贸易的净进口国,是食品贸易进口专业化国家,他们的食品贸易出口竞争力较差。其他9国6年来的TSC指数都为正,即为出口专业化,表明这9国6年来都是食品贸易的净出口国,因此他们的出口竞争力很强,其中澳大利亚的竞争力最强,前5年的TSC指数都保持在0.6左右,2003年最低也在0.5以上。其次是丹麦、荷兰,他们的TSC指数也保持在0.3左右,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其中中国的TSC指数前5年一直大于0.2,2003年也超过0.1,表现出来较强竞争力,处于第4位。从6年来各国的TSC值变化情况来看,德国、意大利、荷兰的TSC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2003年有小幅下跌。英国、美国的TSC指数呈下降趋势。法国则呈“u”型变化。比利时的TSC指数呈“n”型变化。丹麦的TSC指数则变化不明显,澳大利亚则在2003年大幅下跌。加拿大的TSC指数在波动中有所下降。西班牙的TSC指数则在前2年有所下跌,后4年缓慢上升。中国的TSC指数前3年较大幅度下降,2001年到2002年有所回升,但是2003年大幅下跌,这也体现了“非典”对食品贸易的巨大影响。总体来说我国食品的贸易专门化指数还是有竞争力的,但是并不稳定。
2.4结论
通过上述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澳大利亚、丹麦、荷兰的食品贸易竞争力最强,法国、加拿大等国竞争力较强。而现阶段,我国食品产业在国际食品市场上的处于相对劣势,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进一步发展我国食品贸易的建议
(1)加强内资在食品产业的投资力度,放宽信贷政策,降低税收。食品工业是一个完全竞争性行业,有市场就会有投资。外资的投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但是国家投资仍然是我国食品工业的投资主体,民间资本虽有所启动,但是国家对吸引国内民间投资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因此,食品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政策性贷款很难申请,商业贷款抵押担保手续繁琐,额度小,申请时间长达一年左右。从税收政策看,如在食品加工业,计征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率为10%,销项税粗加工为13%,精加工为17%。因此,食品加工企业要比其它工业企业多负担3%~7%的增值税,一些地方食品加工品出口退税甚至存在“高征低退”的现象。在今后仍然把引进外资作为促进我国食品产业国际化重要手段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深化产业市场化改革,形成市场引导的产业投资机制,并通过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投资效益。
(2)健全技术法规体系和食品安全体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国都对食品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符合国际CAC标准要求的操作规范(GMP)体系和食品安全(HACCP)技术法规体系。认真研究WTO各成员国对不同产品的不同强制性措施和技术法规,找出我国现有法规的不足与差距,制定完善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法规体系。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国内企业素质,使我们的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还可以绕过发达国家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曾经走过的弯路,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政府应为企业建立食品业进出口预警机制和信息服务体系,减少信息壁垒给企业带来的障碍。政府一方面要负责跟踪收集各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建立动态的、完备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另一方面,政府应认真研究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状况,为企业提供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可行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