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比法拉利更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比法拉利更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消费心理一:造型要够酷

兰博基尼Gallardo LP570-4

车主:志先生

超跑及豪车总是不乏金主。而这些车辆的制造商在造车的时候也在不遗余力地研究他们的买主,以便做出更好规划,告诉什么样的买主更适合买他们的车。不过现实似乎不像他们期待的那样,购买这些跑车、豪车的消费者往往不是他们预期的目标群体。而对于真正购买这些车的消费者,超跑及豪车是如何吸引的他们,他们的消费心理又是怎样,且听车主现身说法。

对于一个豪华品牌,其实除去车辆的性能本身,外形更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标榜自我的年代,购买跑车的消费者最希望能通过这些车辆或品牌,表现出自己的身份、地位、个性等,而拥有与其他跑车截然不同的外形,最能吸引那些对自我个性诉求更高的高端消费者。

志先生:我是北京跑车俱乐部 BJ-RT的创始人麦浪,真实姓名叫志爽。我之前开的是保时捷BOXSTER,后来置换了911,最近刚入手了这辆兰博基尼LP570-4 Superlegger,在决定买车之前我只考虑了这款兰博基尼。首先是因为我之前座驾是911,再换车肯定选高于保时捷的跑车品牌,而我只考虑兰博和法拉两种选择。因为其他太小众的品牌认识的人不多,而且更现实的因素就是那些车基本不是很贵,就是很难买,还有就是保养也很麻烦。所以我肯定在这两个品牌里面选择。考虑到我已经开这么久保时捷了,还在路上经常被不懂车的路人喊到法拉利,估计是大家看到车牌上LOGO都是马就觉得是一个品牌,所以还是想换一个至少在外形上就能让人一眼看出来的跑车。而兰博基尼车型的外形塑造比较酷,比其他跑车更有个性,也基本不会有人认错,还有个人感觉这个品牌比法拉利更潮,所以我的选择只锁定在兰博身上。

买之前听过朋友说兰博基尼的车不好开,只有兰博销售反映还行,法拉利销售普遍反映开完兰博都会认为法拉利操控更好,我试驾过法拉利,感觉确实不错,也试驾过兰博,也还不错,但是试驾感觉不出什么大区别,在提车前我也比较担心,因为兰博操控的习惯和普通车完全不一样,提车后当天确实很难受,认为好几百万的车怎么这么难开,音响也不行,但是随着日久的驾驶,我发现兰博真的挺好开的,除了倒车时候比较费劲,每次都有点害怕,因为没有倒车雷达提醒只有影像,而我之前的车都有倒车雷达声音提示,所以这款车只有影像没有声音让我特别烦恼,我最怕的就是开车掉头了,掉头另外那边马路司机几乎全按喇叭,然后加上这车倒车比较费劲,得好几把,一着急肯定容易撞上,目前我还没有撞过,只是怕,担心这种事发生,所以能不掉头的地方我绝对绕个远也不过去。

车我没有买新的,主要是北京就只有金宝街一家店,价格上没得选,感觉有点不划算,于是我托俱乐部里的朋友帮我找了这辆还算新的二手车。这车是原车主480万元从金宝街提的车,到我手上时只跑了7300公里,最后花了275万元再从外地把车买了回来,基本上就是一个电话,直接付了款,大概三四天的时间车就送到了我手里,之后就是过户上牌,踏踏实实上路享受了。

2 消费心理二:物以稀为贵

迈凯伦MP4-12C

车主:杨先生

物以稀为贵是自古至今的消费观念,不管是否在体现在汽车上。稀有除了能抬高一个商品本身的价值,更能够彰显一个高端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同时也会吸引到更多更多人的目光,这也会增加高端消费者的成就感。高端汽车厂商到目前为止一直都在运用这种营销策略,而限量生产和个人定制造成的带有标签的稀有产品确实能打动不少高端客户的心。

杨先生:MP4这个名字如果没有前面的迈凯伦作前缀,也许大家会以为我入手的是一台播放器,这个问题让我也着实头痛过。最初选择这款车,还是有一段比较曲折的情节。之前我有过两台车,一台JEEP牧马人,一台GTR。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稀有车型的,换车时也想买一辆国内不怎么常见的跑车。在卖掉GTR之后,BJ-RT里的车友一直推荐我买一台福特野马Shelby 500 GT,说实话,美式肌肉车真的让我很着迷,这款车在国内也算稀有,当时本想买Shelby。不过朋友说既然我想要稀有点的跑车,那就来个更稀有的,后来他给我看了迈凯伦“播放器”的视频,说实话广告的确能影响一个消费者的趣向,我也在网上查过能够给我报价的公司,但是都让我觉得不能够踏实。在车友会朋友的帮助下,他帮我找到了美国那边的迈凯伦经销商,我则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挑了配置包,结果就是大家看到的,我的无敌超级播放器2013款迈凯伦MP4入手了,而且让我很欣慰的是,人家收了我50%的定金之后就先把车进口过来了,而且是按照我的配置要求选装的。最后不到380万元带牌入手,心着实在滴血啊!

3 消费心理三:电影中的广告效应

日产GT-R

车主:陆先生

不要小瞧广告的效应,明星代言和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现今汽车厂商宣传的主流手段。一部好的电影或者自己喜欢的明星都可能潜移默化的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尤其是高端汽车。现在许多含有汽车元素的电影堪比厂商的宣传片,这种生动的广告片也会激发高端消费者的购车欲望。

陆先生:第一次关注日产GT-R还要从一部电影说起,本人特别喜欢杜汶泽先生,由他主演的一部电影叫头文字D,从那时我知道有一款车叫GT-R!后来我在网上看到新款战神日产GT-R出了,然后在俱乐部(BJ-RT)认识的朋友也正好开了一台,于是试驾了一下朋友的车,感觉挺不错的,总体感觉其实就是一个字“快”!考虑到这款车的性价比也算是比较高了,外形很漂亮,速度又这么快,后期维护保养也不是很贵,就有心想买GT-R了。其实买之前考虑过M3,但是M3加完配置当时110万元多,且个人感觉M3用的是轿车底盘不是跑车底盘,速度也不行,外形也很轿车,总之宝马感觉太保守了。这么算差不了多少钱,就决定GT-R了,当时打了日产电话说只有亮马桥的4S店可以订车,等我到那里告诉我交定金最快也要等半年才能到,红色现车就有一台,不过我不想要这个颜色,随后马上转战第二场地去昌平亚市订美规车,等了三个月才到车,是2012款当时的第一批,146万元裸车。

4 消费心理四:朋友的推荐

福特野马

车主:刘先生

亲友的推荐很有可能影响我们的消费目标。有时我们会与周围亲朋好友有着相同的兴趣与品味,这就包含着车。而购车时往往更希望得到周围亲友的肯定评价,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当亲友推荐一款本身自己就喜欢的车时,最终高端消费者会购买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刘先生:很久之前在网站上看见过福特推出的野马这个系列的车,然后认识了野马这个牌子,买车之前也在三里屯见过别人开着,一辆黑色敞篷的野马,看完实车也更喜欢了,但是没到那种必买的地步。其实购车前本来也没想买野马的,就是有个朋友特别喜欢野马,一直忽悠我买,越说越喜欢,加上指标有了后朋友天天给我洗脑,原来自己是想买M3 或者C63的,后来去看车时候那俩车都没有,V8的M3因为新款要出说是不产了, C63也是只想买两门版的但是买不到,没车,眼看摇号也快到期了,然后就网上搜看野马店怎么样,结果中午电话问说有现车,下午就去买了。当时去的是金港的野马专门店,看到正好有白色现车,一想野马这款车本来就稀少再加上白色更少就立刻提了车,这款车63万元全部下来搞定了。

5 消费心理五:生活经历的选择

捷豹XK-R

车主:田先生

有一些品牌忠诚度以及好感度是来自于消费者生活的环境,可能是从小的接触,可能是在国外公干或留学时有过使用经历。曾经的美好回忆都会唤起这个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从而选择它的产品。此时高端消费者会忽略一些产品本身的东西,如外形、性能之类,因为这个产品带给他的意义比较特殊,而这种对品牌的情有独钟会让其心甘情愿的付出。

田先生:说起捷豹,我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因为我对这个品牌有自己独特的情结。家里的第一辆捷豹是母亲的车,从小跟父母相处时间较少,我母亲酷爱捷豹这个品牌,有时放学看到捷豹就是看到母亲来接我,特别开心,然后就对这个品牌有了特别的好感。回国后少了捷豹的日子,说实话特别不习惯,心里总感觉缺点什么。于是我就跑去金宝街的捷豹4S店想看看新版的XF能有多少优惠,自己也想买一辆。结果当时店里摆着这辆红色XK-R,随口问了一下价钱,然后销售告诉我因为国内XK卖得很不好,这个车型也退出中国市场,再也不进了,所以打折卖了这辆库存车,报给我的价格126万元,全部办下来是150万元,原价203万元。我盘算了一下把自己手里的大黄蜂SS卖掉加上自己一直赚的钱差不多正好能够提车了,于是当天下午就跑去花乡把车卖了,然后回来订车提车,其实购置税我还和哥们儿周转了一下,说过几天公司分红的时候再还。我知道这个价位的车选择余地非常之大,很多人甚至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来否定捷豹,但是作为一个Jaguar-lover,当我有机会和能力入手一辆XK-R的时候,我有什么理由放弃吗?想了想貌似没有,所以我咬牙切齿的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朱熙:反正我个人是买不起跑车,如果非要消费的话,可以考虑美人豹,遗憾的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更遗憾的是我也没试驾过这款惊世骇俗的车。

虽然买不起,但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土豪难度不太大。个人认为买跑车的人,最大的心理需求应该是对车辆性能所提供刺激的渴望。一般来讲,除了收藏,这类车型的出入手时间是非常短的,首先是因为其玩具属性比较强烈,其次这类车主对刺激有着强大渴望,提供刺激的源头肯定要实时更新——新奇很大程度意味着刺激。

对于一个真正的高级别超跑车主,他(她)会永远走在得到和征服的过程中,眼睛里盯着的,必定是下一个新目标。这是一种刺激不错,慢慢也会变成享受和习惯。

周志华:不管是谁要买一辆200万级别的车型,兰博基尼应该是要考虑的一个品牌。首先是它的稀缺性,其次是动力性能和意大利式的设计。而最终真正选择这个品牌的车主,应该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像兰博基尼的创始人那样,受到法拉利的跃马刺激,而又不甘于投奔其中的速度追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