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晨会课对高中班主任教学工作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晨会课对高中班主任教学工作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晨会对学生的归属感,注意力,倾听,表达及相互合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每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各种问题的解决,促使学生具备终生必需的社会技能。晨会正是我们理想中学校的缩影:充满学习气氛,充满安全感,充满尊重而不失挑战性。晨会课对高中教学,尤其是班主任的教学工作有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晨会;高中;班主任;教学工作

晨会具有“水滴石穿”的教育作用,每天早晨10分钟左右的晨会,保证了常规性班级活动的基本时间,也为班主任与学生的特殊接触和基本的共同活动提供了条件。晨会时间比较短,安排在每天的早晨,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向作用,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更深层次的交流,更是一天学习情绪的重要基础。

一、晨会的概述

“晨会”顾名思义就是早晨的会议。它是每天早晨召开的会议,时间比较短,不是用来解决问题或照搬班级事情的。晨会中的参与习惯和社交技能有助于学生参与班会一类的民主合作活动。

晨会的内容安排可以为分两个方面:固定项目和临时项目。固定项目与班级的常规性活动相联系。例如每天的班级工作布置,前一天的班级工作小结,每日清洁检查与评比,值日安排,作业上交情况检查等。也可以安排富有班级特色的小型活动,如每日新闻播报,每日一歌,同学讲故事等,这些活动可固定在某天进行,采取轮流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上台表现的机会。晨会固定项目的价值就在于师生间沟通,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班级生活的丰富。晨会中的临时项目是根据班级内的突发事件或学校的某些临时要求来设置的。对班级中的偶发事件要给予及时处理,学校的要求要及时传达,每日的晨会可以灵活利用。[1]

晨会的目标是丰富多彩的。(一)晨会要树立起尊重学习和相互信任的风气;(二)它的气氛会超越自身;班杜拉认为,展现一个榜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三)晨会激发出孩子们作为生命体的两个基本需求:归属需要和愉悦需要。每个人都需要有一种归属感。他的能力,技能和知识需要被群体重视,他的独特贡献被群体所认可和欣赏。晨会满足孩子们的情感上的需要。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自已是如此的重要。Adler(1930)提出:归属感促使孩子发展他们的技能,并对集体有所贡献。研究也表明,那些善于严格确立集体边界的教育者能够帮助班级形成良好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抑制其自我毁灭的行为,促进其积极行为。(四)晨会中不断重复的,平凡的互动与合作,会造就不同寻常的瞬间。日复一日的晨会,看似单调而普通,但有朝一日会取得远高于晨会本身的不同凡响的成就。(五)晨会将社会学习,情感学习和智力学习融合一起。晨会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场所,在这里,社会技能,情感技能和学术技能之间的界限消化了,消失了,学习变成了一个整合的经历。Parber Palmer曾把教育的共同体看作是建立在对重要事情进行对话的基础上,真理是对重要事情进行的永恒对话和商谈,当然是带有情感和纪律的商谈,并不是我们认识的结论使我们处于真理之中,而是我们对对话的参与以及提出自已的看法,解释,通过共同体来加以验证,并乐于给他人同样的待遇的意愿,才使我们处于真理之中。[3]

二、晨会在小学教学生活中的运用

我们的教学组织活动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首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

晨会在美国中小学,早已被纳入正常的课程教学,认为是对美国中小学的情商教育,受到广泛重视。他们的晨会课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他们把晨会课分成四个部分,分别为:问候;共享活动;团队活动和新闻和布告。

(一)问候,友好而尊重的致敬。它能建立积极向上的基调;友好的问候,尊重的问候是模范班级的典型氛围。而晨会开始的问候有助于创建这样的班级氛围。问候的重点是确保每个孩子记住别人的名字,并在每天上学时注意到别人。允许教师观察集体生活的节奏,掌控群体的脉搏,提供机会练习问候的基本方式,要求学生扩展自发注意和问候同学的范围,帮助学生跨越特殊年龄阶段的性别,小帮派和朋友圈子等,从而扩大问候和交往范围。给学生以被赏识感和归属感;相互认识和记住彼此的名字;提供学生练习对人友善的机会。

(二)共享活动,富于关怀的交谈艺术。共享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展富有关心的交流技能和关心他人的技能,增进相互了解,鼓励学生养成探究和思考的习惯,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皮亚杰,维思斯基都探讨证实了社会情境和认知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共享活动给孩子提供了共享新闻的场所,培养学生用合适的方式与不同的听众共享各种新闻的能力,锻炼学生提出有建设性和目的性问题的能力,帮助同学提高对各种不同信息做出不同反应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演讲技能和倾听技能,让学生更好地彼此了解,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受,学会换位思考。

(三)团队活动,建立全班的一致性。它能建立一整套班级常备节目,像唱歌、游戏、诗歌等,使学生增加团队文化的认同感。鼓励积极主动的参与,强化班集体的整体感,鼓励合作和包容。团队的目标使每个人都充满责任感。成功的活动对团队有吸引力和挑战性。让团队有这样一种经历,它可以完成个体或小群体无法完成的任务。提供合作,鼓励包容,鼓励积极主动的参与,让学生看到每个人的不同长处,使学生体会到团队活动的乐趣。

(四)新闻和布告,一封班级的信。它使孩子很容易地过渡到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并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充满兴趣和期待。通过有意义的互动,促进和强化语言,数学及其他技能,通过表格上的共享信息建立一个共同体。当学生走进教室时,用书面信息表达对他们的欢迎和问候,增强学生进入教室时对全天活动及组织的预知,让学生知道老师早已为新的一天做了充分准备,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并感受到自已被关心,传授这样一个信息给学生:阅读是获得所需要信息的有效方式。通过共享图表上所列举的信息加强共同体的建设,为一天的活动提供预热,轻松地从晨会过渡到一天的生活。

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如杭州一些学校,开始将晨会课作为纳入课程体系。他们重视晨会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晨会让孩子们习惯于礼貌,体贴和关心他人;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获得归属感;帮助每个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被同学喜欢。

三、小学晨会课对高中班主任教学工作的启示

中学阶段是一个充满激情,认知和身体诸方面都在发生很大变化的骚动时期。在我国,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及其枯燥乏味的。由于应试教育,高中学生身上赋予太多的压力,我们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正常需要。但是每天早上他们却带着疲惫的心情来到教室,然后开始一天单调无聊的学习生活。没有娱乐,没有社会交际,只有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他们感到孤独。然而,他们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他们的生活本该是充满欢乐的,脸上应该洋溢青春的光彩,充满活力,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但是这些在我国高中学生身上难以体现。晨会课在小学教学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丰厚的回报。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取知过程的一部分。”[4]高中学生,比小学生更加需要在晨会仪式所创建的充满信赖和归属感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罗杰斯认为,同伴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而且,它对双方学生都有好处。[5]中学生的晨会课,是充满活力和尊重的社交圈。晨会课为中学生提供了坚定的意志和判断能力,使他们有机会做这个年龄最想做和最需要做的事:与同伴互动。晨会鼓励合作而非竞争;坚定而非敌对;负责而非冷漠;富有同情心而非以自我为中心;自制而非为所欲为。

高中生的晨会结构可以和低年级一样,由四个部分组成:问候、共享活动、团队活动、新闻和布告。

(一)问候,为创立欢迎和包容的环境打下了基础。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渐渐地,他们知道怎样建立一种亲密,忠诚性的关系。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形成小集团,或是通过建立结合紧密而高度排他的群体。但是这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孩子被排斥在外。因此,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学会如何对任何一个同学都表示欢迎,并与所有人而不是自已最亲密的朋友组成团体,这显得非常重要。尤其重要的是让那些没有被纳入团体之中的孩子们,感受到自已是受欢迎的。

(二)共享活动,高中生的晨会课,提供给学生练习互动并尊重别人的机会。罗杰斯说过,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对经验始终持开放态度,并把它们结合进自已的变化过程中去。[6]它能让学生彼此间以安全的方式探索他人的思想和感受,当学生需要时又提供给彼此的支持。共享活动赋予学生这样的技能,使他们对谈话有趣而重要,有意义而有包容性;它使学生发现彼此间的相似之处和同样美妙的不同之处,使学生学会关注别人的经历,培养他们倾听和思考不同观点的能力,培养同情心,养成良好的对问题的关注,调查,做出反应的习惯,这些习惯将使学生的学校生活甚至终生受益。

(三)团队活动,它也可能成为讨论有结构化的,深刻的问题的良机。讨论的内容必须是真实而可信的,适合于提高全班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架起具象思维和抽象之间桥梁。

(四)新闻和布告,可以用来强化考试技能或温习考试内容。可以让其他教师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由各科教师轮流负责选择适合不同班级的富有挑战性的学术内容。

因为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所以可以根据情况,班主任不用每天都开展晨会课。而是每周进行两到三次,时间固定,这样学生也有个习惯性的期待。晨会的四个部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用每个部分都实施。高中生的晨会课也可以巧妙地安排机会让学生分担职责,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当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依赖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获得知识的最佳方法就是通过学习活动来获得。罗杰斯认为,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当学生负责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7]在晨会活动中,中学的孩子们学习并练习一些重要的社交能力,合作、坚定、责任感、同情心和自制力。这些艰难的变化是由孩子蜕变为成人的正常的进程。虽然这个进程也许看起来,感觉起来是混乱无序的,但是这个进程存在着一种逻辑和核心问题:我是谁?我会变成谁?在这个年龄阶段,能被同辈群体所接受和认可是事关重要的。

规划晨会课中高中阶段来讲,表面上看,有些花费时间,从长远来看,这点时间肯定会有回报的。在《中学的指导方针》(Middle School uidelines)中,任德写道,“中学生晨会的核心是培养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同学和成年人对每一个学习者提供支持。”“每天花费在晨会的这点时间,实际上节约了以后的教学时间。”学生所习得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互相照顾为学习的其他方面提供了支撑,包括评价或考试。同时,晨会课也强化并练习了统考成功所必需的各项技能。新闻和布告的图表可以用来强化考试技能或温习考试内容。团队活动可练习语言艺术,数学、历史、科学和其他学科能力。而且,常规性的晨会有助于学生在考试期间保持一种沉着的良好心态。晨会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向作用,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更深层次的交流,更是一天学习情绪的重要基础。它能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每个人对他们所付出的一切,使他们能学会珍惜拥有的,学会爱,学会报答。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学生自我的内在交流过程。是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的过程,是情绪,情感相互濡染的过程,是思想精神相互贯通的过程。[8]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概论》全 易连云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0059 6-63。

[]《学习论》 施良方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0059 376。

[3]《晨会 美国中小学的情商教育》罗克萨姆.科里特著 吕恩.贝希特协助 上海人民出版社 0059 6-63。

[4]《教学价值观念论》[M]李长吉著,甘肃教育出版社,004:88-89。

[5]《学习论》 施良方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0059 396。

[6]《学习论》 施良方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0059 393。

[7]《学习论》 施良方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0059 390。

[8] 靳玉乐,王桂林教师期望效应的功能与运用原则[J]教育实践与研究,0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