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装配调试融合的实践与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装配调试融合的实践与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电子产品日趋规模化、高度集中化,装配调试业务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两者之间互相依赖、互相牵制的态势也日趋明显,装调融合的理念不

断深入人心,装调一体化生产线模式的优势逐步体现,从整体思路、管理模式、人员技能和标准化方面阐述装配调试融合的实现。

关键词:装配调试融合;生产线;人员技能;标准化工作

中图分类号:TN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120146-01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日趋规模化、高度集中化,其装配和调试的

工作量越来越大,两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大型综合类电子产品,

装调两者之间互相依赖、互相牵制的态势也日趋明显。可以看出实现无线

电产品装配与调试的顺利结合乃至融合,保障产品顺利生产和装配调试线

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在生产部门的建设过程中,提出了“装配调试

融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装配调试融合的思想为指导,以提供具备

独立功能合格部件为目标导向,将部门装配业务目标和调试业务目标相结

合,在计划投产、工艺编制、工位设置到生产等各个环节均着眼于装调融

合。

2 装配调试融合模式的整体思路

装配调试融合的整体思路是:通过搭建装配和调试一体的生产平台,

建立实施计划、技术、技能、管理等多方协调的机制,确保装配调试人员

全过程并行参与产品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熟悉掌握各种装调设备、仪表特

性,在实现产品装调之间“无缝”移交的同时,建立并实施完善的生产运

行及质量管理制度,达成装配和调试的相互交融。装配调试融合不仅要

“无缝”交接,要求产品移交时的高质量,交接工作的高效率,强调装配

和调试人员对相互的工艺过程、电路原理的掌握,而且要求相互协调,通

过定期召开现场协调会等方式,搭建沟通平台,建立协调机制,减少中间

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生产人员能够充分参与装配和调试的质量控制

与管理,并将装调融合理念深入贯彻执行。装配调试融合的重要意义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简化生产部门对现场装配和调试进行管理的程序,便于统筹规

划,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速度。

2)在装调融合、搭建沟通平台的基础上,使装配、调试人员提出的

完善及改进意见能够相互指导并得以落实。

3)构建相应管理制度,为部门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计划管理和质

量管理提供保障。

3 装调融合模式的具体实施

3.1 缔造装调融合的实施氛围

任何一种模式的实施都离不开实施的意识和氛围。意识是无形的,但

所包含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却是作为一个群体心里定势及氛

围存在于企业员工中。员工把装调融合作为一种信念,自觉的按照共同价

值观念及行为准则去工作、学习、生活,相互间潜移默化,引导推动整个

装配和调试业务朝着融合的目标前进。因此缔造浓厚的装调融合氛围,充

分调动生产、调试、管理人员参与积极性,是顺利实施装调融合的重要前

提。部门坚持内外并举,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理念,一方面“走出去”,

到有相关经验的企业学习其方法;另一方面自主摸索,通过政治研究、主

实践和跃升工程等形式不断摸索并形成氛围,对促进装调融合工作起了

关键性作用。

3.2 创新管理模式,坚实装调融合基础

要想促进业务融合、发挥生力军作用,必须转换思路,按产品的种类

对与之相应的装配或调试业务进行整合,筹划组建装配和调试业务相结合

的生产线,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从行政建制上促进电装和调试

的业务融合。

部门按照产品的性质建立了相应的生产线。每条生产线设立负责人一

名,统一安排生产计划、协调资源和日常管理;下设工种负责人,负责处

理生产中的相关问题;技术问题处理方面,技术组按照生产线对技术问题

重新处理分工,提出了拓宽专业面的要求;计划管理方面,设立生产线负

责人目标责任制,部门级的计划管理努力做好调度的角色;针对部门内部

存在的流程沟通不畅、班组之间沟通面狭窄、部分工序设置不合理等问

题,采取以产品项目定负责人、建立信息反馈渠道、装调布局整合优化等

措施。

3.3 提升技能,以人员的融合催化装调业务融合

从根本上说,装调业务的融合是装调人员的融合。装配与调试的日常

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问题源于装配,解决于调试。产品装配质量的高低,

是调试工作进展顺利与否的关键;与此同时,在调试的日常工作中,调试

人员对所遇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装配人员的装配工作效

率。装配与调试好比渠道与水流的关系,渠道修建的越是宽阔平整,水流

越是平稳匀速。因此,装调人员的融合是实现装调融合的重中之重。

为使电装和调试业务实现真正的深度融合,从业人员技能的提升和两

大业务领域能力的拓展是必须关注的问题。从业人员技能的提升简言之就

是“一专多能”。即从业人员本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多能工”的培养。对

于实现了装调融合的生产线,没有“一专”就意味着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

不精湛,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而没有“多能”则会造成从业人员技能单

一,生产线内部各自为政的局面。因此,做到“一专多能”必须两手都要

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更好地促进装调融合的发展。

另外实现装调融合,综合性的技能人才不可缺少。装调复合型人才的

培养可以通过结合生产任务实践进行培养,各生产线在进行专业化培养的

同时还可在工种之间进行交叉培养,在适当的时机实施岗位动态调整。通

过各种有效的培养模式使这些人员做到既能操作设备进行装配,又能使用

仪表进行调试;既了解产品加工工艺,又懂得组件调试细则,最终走出一

条有自身特色的装调人员培养之路。

3.4 推进作业标准化,固化装调融合成果

装调融合的结果必将以合理的工序和节拍把两个不同的业务工种有机

的结合起来组织生产。标准化定义是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的综合成果,在

协商的基础上,将具有多样性的、相关性征的重复事物,以特定的程序和

形式所颁发的统一规定。在装调融合已初具规模时,就需要以作业标准化

的形式来固化装调融合的成果。电装与调试从管理、人员的融合到最终的

业务融合,这一系列的整合措施就可以作为一个既定的规范,成功的典

型。对于整个生产过程来说,从任务的下达到装配、检验、调试、验收等

各个环节都要有标准,不仅要有技术标准,还要有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等,即一个完整的标准作业体系。建立这样一套完整的标准作业体系,促

进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各个生产环节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最终保证

我们在组织生产过程中不打乱仗,处理具体技术问题时不扯皮,具体生产

中不出质量问题,装调融合的效果更加明显。

4 装调融合模式的实施效果

4.1 缩短了产品加工工期

实施装调融合模式后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了产品装配和调试速度,

不仅减少了中转、交流等流程,而且在装配速度和调试速度上也有所上

升。

4.2 确保了产品可靠性

在装调融合模式实施过程中,随着人员技能的提升,新设备、新工艺

的投入使用以及现场问题处理预警及闭环制度的实施,不仅减少了质量问

题的发生率,更及时消除存在的隐患和缺陷,避免处理过的问题重复出

现,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4.3 培养了大批技能和管理人才

装配调试融合模式下,管理人员提早介入,全程参与制定工位设计方

案、产品投产、工艺设计和质量管理等过程,技能人员全面了解掌握了设

备性能、操作要点等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提高了生产技术人员的管理

能力和技能人员的技能水平,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管理和技能人才。

5 结束语

从生产线组建起,部门结合具体实际,在探索中实施了装调融合的模

式,部门的核心能力建设更加突出,产品的实现流程得到优化,产品的精

益化也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徐立宏、黄双喜,面向复杂产品的型号项目管理系统设计,制造业自

动化,2006(8):33—36.

[2]张小翔、任立萍,现代制造模式下制造业项目管理的创新研究,商业

现代化,2008(9):86.

[3]孙连栋,“工学结合,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国电力教

育,2009(11):28—30.

[4]王学芳,浅谈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11.2):

30-32.

作者简介:

孙国清,男,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工程师,主要从事雷

达系统电子装联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潘华府,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雷达发

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