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对浙江省物流业影响因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对浙江省物流业影响因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作为新兴产业,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物流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可促进其他产业发展,间接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实力。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地区经济总量、人员从业规模、居民消费水平等主要经济指标对物流业的影响程度,得出促进浙江物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结合分析结果给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灰色关联;物流;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3-40 -03

一、引言

物流业是全球经济的重点,也是社会分工专业化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综合服务模式。同时,物流业被看作为经济发展支撑行业和发展动脉,是支持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通过加速发展物流业,有助于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调整当前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升地区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

2014年6月,国务院总理召开了常务会议。在会议中,研究并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把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重视物流业的规划和发展,通过供应链管理提升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提升整个社会物流运作的效率,也为中国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省之一。浙江省沿海港口众多,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贸易货物量大,因而有相当规模的出口、进口和中转的物流量。同时,浙江省还拥有优良的物流载体以及物流信息化系统。2014年,浙江省全年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1525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93%,占浙江地区生产总值的3.8%。

本文结合浙江省近年物流业及国民经济相关的统计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地区经济指标与物流业的灰色关联系数,并对其进行排序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浙江省未来物流业发展给出政策建议。

二、灰色关联度理论

(一)原理介绍

灰色系统理论由邓聚龙教授在1982年创立。把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运用于灰色系统,形成解决信息系统的方法和理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是对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变化态势的描述和比较,通过一定的数学计算,得出子系统间的数量关系,是确定目标值最重要的要素,使得整个系统良性、高效地运作。在系统的运作中,若两个子系统的发展趋势越接近,那么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度也就越大;反之,两个子系统间的关联度也就越小。

(二)算法步骤

1.选定参考数列

选定一个数列作为参考数列表示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一般用X0表示。

2.选取比较数列

选取一组或多组比较数列,这些数列对系统行为因素有影响的数据序列,一般用X1, X2,…, Xn表示。

3.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纲量化处理。

4.求灰色关联系数ξ

求参考数列X0与比较数列X1, X2,…, Xn灰色关联系数ξ,X0与X1, X2,…, Xn的关联度理解成类似曲线的关联程度,关联程度由曲线间的差值大小来描述,参考数列X0与比较数列X1, X2,…, Xn在各时间的关联系数ξXi由下面公式计算:

5.计算关联度

公式1计算的关联系数是 X0和Xi两组数列在一个时刻对应值的关系,两组数列有很多对应值和关联系数,不易比较,我们采用平均值来衡量X0和Xi的关联度,如下式:

三、灰色关联度分析

物流业与浙江经济间存在既促进又制约的关系。因其随机性比较强,用灰色关联度研究方法对其分析非常合适。本文用货运周转量来描述浙江省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浙江省经济的指标分别为: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浙江省全行业从业人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和三次产业产值。

表1 2004~2014年浙江省货运周转量

表1为2005至2014年浙江省货运周转量。表2是2005年至2014年浙江省经济的各项指标,相关指标名称分别为: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A1),浙江省全行业从业人数(A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A3),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额(A4),进出口贸易总额(A5),第一产业产值(A6),第二产业产值(A7),第三产业产值(A8)。通过计算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来研究浙江省经济对物流业影响。把表1和表2的数据转换到DPS中进行计算,得到灰色关联系数,并对其大小进行排序,得表3。

经济指标对物流业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为: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A1),第二产业产值(A7),第三产业产值(A8),进出口贸易总额(A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A3),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额(A4),第一产业产值(A6),浙江省全行业从业人数(A2)。

从表3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浙江省物流影响作用比较大的指标有: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进出口贸易总额。接下来对灰色关联系数进行分析:

(一)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这个指标与物流业关联程度最高,为0.9094,表明地区生产总值是浙江省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两者具有非常强的相关性。浙江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区域物流业的壮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要进一步促进物流行业发展,有效方法就是要提升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追求经济增长以取得更大的经济规模。

(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两类产业作为物流业需求的主要来源,与物流的关联程度比较高,分别为0.8969、0.7967。制造业是浙江省第二产业中非常有活力的产业,制造业的快速、强劲发展增加了对货运运输周转的需求,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浙江省第三产业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占地区生产总值近一半比重,对物流业的促进作用也日益体现。

(三)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这个指标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居民消费的整体规模,与物流业有较强的关联性。浙江省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物资流通需求量大,居民消费能力较强。同时,电子商务也从浙江兴起,逐渐改变了消费者消费方式,消费者能够直接联系生产厂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电子商务在逐渐取代部分零售业。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物流连接了客户和厂商,成为电子商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四)进出口贸易总额,这个指标和浙江省物流业有着比较强的相关性。作为沿海省份,浙江省承担着我国内陆和全球经济联系的任务,货物周转和货物流通对浙江省发展至关重要,浙江对物流的需求和依存程度也比较高。因而要求省内的物流业专业发展、集约发展,更好地服务贸易经济。

四、政策建议

结合分析结果,为进一步促进浙江省物流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一)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

作为新兴产业,物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物流专业和管理人才。虽然浙江省高等院校较多,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也不少。但是,目前物流人才仍有一定的缺口,人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解决目前的难题,应鼓励高校开设物流相关的专业,引导企业与高校在物流层面的合作,理论结合实践,培养物流专业和管理人才。其次,力争提升整体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鼓励物流的职业培训,引导物流企业、物流协会、民间教育对物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也可以引进国外有经验、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通过他们多年的从业经验对企业进行更好的规划,提升整个企业的物流运营效率。

(二)深化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第三产业对现代物流业的贡献度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第二产业对物流业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第三产业对物流业促进作用存在进步的空间。浙江省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取得了较大进步,从最开始的“二一三”逐步转变为“二三一”,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的占比逐渐提高,2014年浙江省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4%。但是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这也制约了浙江省物流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浙江省需要深化经济结构转型,向“三二一”形式的经济结构转变,提升第三产业对物流业的发展贡献度。

(三)重点提升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水平

作为沿海省份,浙江省承担着我国内陆和全球经济联系的任务,对外贸易对浙江省物流总体发展至关重要。港口是联系物流与外贸最紧密的纽带,在物流中也有着非常关键的地位,需要重点提升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浙江港口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例如宁波港,在基建方面,可以增加码头建设项目,完善集装箱配套设施;在功能方面,整合现有的口岸、保税区、物流园区等信息资源,建立开放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综合提升港口的功能和水平。除港口外,浙江省还应在高速公路、机场、铁路等方面对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全面提升全省的物流基础设施水平。

(四)完善物流配套体系

物流业在运作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信息交换、资料传递,这样就需要企业间对信息进行及时交流,对配套的产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浙江省物流配套体系的建设,一是建立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二是促进物流设备标准化。

1.建立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

要从两个方面去完善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首先应对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加强构建,让企业升级其物流信息系统,引入ERP、MRP等先进信息系统,并运用GPS、Bar Code等物流技术应用。其次要加强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力度,把省内的物流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加入其中,通过共享信息、共用数据,使得省内的物流信息化提升,促进物流效率的提高。

2.促进物流设备标准化

物流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需要在企业间、运输方式间进行协作。在这种情况下,物流设备标准化就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物流设备标准化,能够使物流企业管理现代化,从而提高物流业整体的服务水平,降低物流运营成本,促进物流业的效率。对于有财力的企业,在仓库改造当中,达到智能化、全自动管理;对于资金相对欠缺的企业,可以先向标准化仓库进行改造,有条件时,再全面达到智能化;在物流设备改造中,需要对物流设备进行标准化改造并采购所需要的新物流设备,以达到物流协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2000,(01):7-9.

[2]徐杰,鞠颂东.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地区物流需求的影响―长江经济区发展对安徽地区物流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04):20-21.

[3]海峰,武兰芬,张丽立.发展区域物流推动区域经济[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09):71-73.

[4]姜悦学.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9):70-71.

[5]唐建民.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134.

[6]姜华,陈功玉.基于物流的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J].东南学术,2006,(05):70-74.

[7]沈飞飞.中部地区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9,(35):23-24.

[8]张梅青,周叶,周长龙.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01):27-34.

[9]吴正芳.论发展国际物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增长[J].2006,(11):8-10.

作者简介:

张良,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