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陈洁:感谢钢琴选择了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陈洁:感谢钢琴选择了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春节前的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北京西四环外的马奈草地国际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由《中关村》杂志等举办的音乐沙龙。参加音乐沙龙的都有谁呢?竟然是来自中关村的20余位科技创新领军人物。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样的活动似乎并不奢侈,但对于那些忙于工作的企业家而言,腾出这样的闲暇时光多么难得!或许只有陈洁才有这么强大的吸引力。

说起陈洁,也许不了解音乐的人会感到陌生,但她几乎是亚洲最杰出的女钢琴家。陈洁三岁开始学习钢琴,8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12岁获得美国最著名的柯蒂斯音乐学院全额奖学金出国深造,师从著名钢琴教授西蒙・李普金(Seymour Lipkin)和克劳德・佛兰克(Claude Frank)先生,成为郎朗的学妹。并于2006年获得学士学位及“最佳钢琴代表”殊荣。

2008年对于陈洁来说意义非凡,她不仅在这一年中获得了纽约曼尼思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还被评选为由美国权威古典音乐电台KDFC评选的全球30岁以下的30位杰出古典明星。在这次评选中,年仅23岁的陈洁与郎朗、李云迪成为中国古典乐坛入选的三位代表人物,同时她又是亚洲入围的唯一女性。2011年,陈洁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钢琴家,成为其中最年轻的青年女钢琴家。然而这个在国外拿奖拿到手软的钢琴家竟然在这一年回国了。并且,她没有成为一位只做演出的自由艺术家,而是同时投身于音乐教育中。

也许,没有陈洁回国的决定,我们几乎无法在这样的场合近距离聆听她的演奏。这也是能让中关村的企业家们能在最繁忙的春节前夕赶到马奈草地参加这次音乐沙龙的原因所在。

难忘的“中关村之夜”

那真是一个难忘的下午,马奈草地典雅的图书馆被逐渐西斜的金色阳光吞噬,圆形的大厅内,一架黑色的钢琴摆在了巨大的书橱前,钢琴周围的地面上洒满了白色的花瓣,二十余把白色的座椅优雅地摆成了三排,企业家们就这样面对这架钢琴坐了下来。

在中国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先生的精彩开场引导之后,我们的女主角陈洁穿着一身优雅的黑色晚礼服走上了这个小小的舞台。她的演奏从根据中国湖南民歌《浏阳河》改编的钢琴曲开场,继而演奏了《百鸟朝凤》和根据唐朝诗人张若虚创作的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的古曲改编的钢琴曲,三首中国传统曲目过后,陈洁又凭借其高超的技艺以及深厚的音乐素养演奏了肖邦的遗作《幻想即兴曲》,她用纤细的手指将这首享誉世界的杰作中的热情奔放又富于幻想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她以自己改编的《梁祝钢琴幻想曲》作为压轴,结束了表演。

或许,这是陈洁登上的最小的舞台,没有耀眼的聚光灯,也没有场下数以万计的观众,但她似乎更加享受这样的氛围,因为只有在这样近的距离之内,演奏家才能与观众产生更加真实的情感与心灵上的碰撞。如此美妙的感受不仅是观众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演奏家难得的体验。在演奏家与观众微妙的心灵对话中,似乎彼此都不希望演出就此落幕,加之陈立先生的盛情邀请,陈洁再次返场加演了一曲她最新改编的《橄榄树》。

陈洁觉得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的演奏仿佛超越了从前的表演,这也让我们幸运的在如此近的距离中感受到了这位顶级钢琴大师的风采。她的演奏让我们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经历了狂欢与悲伤,愤怒与嘲笑,浪漫与激情,辉煌与孤独……仿佛我们一起走过了一生中的悲欢离合,这种感受突然间拉近了演奏家与我们的距离。此时,我们彼此都不需要任何语言,任凭心灵去海阔天空的漫谈……

当陈洁的指尖悄悄离开钢琴的黑白键,那最后的音符不经意间在空气中蒸发的那一刻,坐在台下的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著名诗人黄怒波先生依然难以从那诗意的、悠扬的乐曲中回到现实世界。于是在现场观众们的盛情邀请下,黄怒波先生也走上了舞台,朗诵起他的诗歌名作《外婆》。和着诗人的朗诵,钢琴声再一次响起,陈洁忍不住即兴弹起了细腻悠扬的曲子。

“因为是秋日/风一吹什么都叮叮当当地响/可是外婆总是紧闭着她的眼睛/她把耳朵遮得严严实实/外婆只是沉睡在这个世界里”,黄怒波的最后一句诗已经朗诵完了,而陈洁的演奏尚未停止,而是继续着她和他的情感宣泄……直到所有音符完全消失的那一刻,黄怒波彻底被陈洁感动了,“感谢你让我的诗延续下去,你今天给我的诗写下了最完美的结尾。真的非常感谢!”

虽然我们意犹未尽,但时光还是悄悄溜走了。这时夕阳早已落下,图书馆内灯光闪烁,钢琴后面巨大的书橱下的灯光也亮了起来,如同壁炉中燃烧的火焰。大家只好在那温暖的房间里握手告别。

“每个人都是神也都是人”

原本计划在那次音乐沙龙结束后就采访陈洁,但因那晚陈洁急于赶飞机,没能如愿。她说不如邮件采访吧,于是第二天我就写好了采访提纲给她发了过去。在之后的三天中,陈洁从北京飞往上海,继而到欧洲参加重要的活动。而她刚到欧洲,就给记者寄回了邮件,她用淡淡的蓝色认真地写下了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

我想,既然写陈洁,还是要从她与钢琴结缘写起。因为在记者的采访提纲上,陈洁写下的那句:“不是我选择了钢琴,而是钢琴选择了我。”给记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陈洁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工科出身,对音乐几乎一窍不通。3岁那年,陈洁听到邻居家传出了钢琴声,于是小陈洁哭着嚷着让父母也给自己买一架钢琴。但那时候,钢琴对于工薪阶层的家庭而言简直就是奢侈品,一架钢琴的费用大概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薪水。在女儿的嘟囔声里挨过几天后,父母终于狠下心来买了一架钢琴。

其实父母最初只希望女儿能通过弹钢琴开发智力,而让全家人都意外的是,这部钢琴竟然改变了女儿的一生。

陈洁的音乐天赋在她刚刚接触钢琴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了,虽然3岁的陈洁还没学过乐理,看不懂五线谱,甚至连敲击琴键的姿势都不标准,但凡是她听过一遍的曲子,就能自己摸索着弹出几乎完全一样的曲子来。这是非常少见的“天生绝对音准”。普通人需要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练习才能达到“绝对音准”,而且几乎只有音乐世家的“天才儿童”才能做到的事情,陈洁却与生俱来就会。

凭借对音乐独特的天赋,陈洁在8岁就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12岁又考入了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这是全世界习乐者向往的圣地。柯蒂斯音乐学院全校只有100多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全额奖学金和全年生活费资助。著名的青年钢琴家郎朗在1997年进入这所学校学习。

走进柯蒂斯音乐学院的那一天,陈洁就深深地爱上了这所学校。因为学校为学生们创造了最佳的音乐学习环境,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台免费的施坦威三角钢琴供其练琴用,还付钱让学生们在校外租一间足够放下这台豪华钢琴的大房子,并在每个周三举办全校下午茶,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社交平台。与此同时,学校也要求学生们除音乐外,还有其他爱好。这也是陈洁善于烹饪西餐的原因,“烤牛排从没失败过。”陈洁说。

经过多年的学习,陈洁渐渐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2004年,19岁的陈洁在美国密苏里南方国际钢琴比赛上获得青年组第一名的成绩;当年10月,她便在卡耐基音乐厅举办了独奏音乐会;还是这一年,她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获得了E-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2005年,她在美国华盛顿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第十一届以色列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师赛中获得第四名;在西班牙桑坦德尔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三名……这些成绩,都是历年中国选手在上述赛事中获得的最好成绩。但让所有人都惊讶的是,在陈洁事业发展的最顶峰时期,她竟然选择了回国。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回国?”这几乎是所有采访她的记者都要问的问题。“为什么不回呢?”陈洁写到,“我在想,如果能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播撒下一颗音乐的种子,会怎样呢?”

陈洁就这样坦然地从星光闪烁的舞台中走了下来,“舞台之上的辉煌与舞台下的孤独和渺小一直如影随形,这也是艺术爆发力的来源。游走在梦幻与现实之间,犹如在刀尖上起舞。每个人其实都神也都是人,该当神的时候当神,该做人的时候就好好生活。”陈洁的一席话不知会惊醒多少梦中人。

让音乐走入每一个人的生活

虽然当明星并不是陈洁所饥渴的,但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明星。难得的是,她愿意放下身段,投身教育事业,她希望尽自己所能,在中国培养更多能够走向世界的音乐家,并让音乐走入每一个人的生活。

其实陈洁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在世界顶级音乐学院接受过长达8年教育的她,感受到了在西方教育体制和模式中,有很多可以与中国教育相结合的地方。比如,“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性的教育,老师会先让学生尝试性地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才得出结论。这个结论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研究的成果。而中国的教育恰恰与之相反,老师会先把前人的经验告诉学生,让学生按照现有的较为成功的方法去实践,虽然也能得到结论,但却很难跳出固定的模式。这也会大大减少学生的创造力。”陈洁写道,“如果把西方教育模式中较为合理的部分带到中国来,相信会让很多孩子受益。”

面对音乐教育,陈洁也有很多思考,她反对家长们强制性地让孩子学习音乐,而希望家长们能让孩子在后天的兴趣培养与艺术熏陶中得到提高。“这才会让孩子充分体会音乐的魅力,爱上音乐。”

为了能用自己的力量影响或改变更多人,2011年9月,陈洁在上海理工大学创办了音乐系。这个决定成了意外中的意外――她竟然想在以理性思维见长的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事业。但在陈洁眼中,理工科学生恰恰是最需要音乐滋养的人,“国外的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有非常深厚的艺术修养,这是他们拥有持续创造力的根源。而中国恰好缺少有创造性的人才。或许大家都过于看重自身的专业,而忽视了专业之外的其他美好事物。”

如今,虽然陈洁已经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教学上,但她依然没有拒绝来自世界各地的重要演出。作为享誉世界的钢琴家,陈洁在享受演奏完观众们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之后,她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总不能一直演奏外国的作品,这不是一个中国钢琴家的责任。我们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品,为什么不通过这些重要的演出把中国的音乐带向世界呢?”陈洁写道。

但是中国的很多作品改编成钢琴曲都只是三五分钟的小品,不足以震撼国际舞台。2009年,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五十周年的纪念活动让陈洁突然受到启发,于是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改编为钢琴曲。“这么经典的作品搬到国际舞台上一定会深受欢迎!”陈洁想到。

实际上,将小提琴协奏曲改为钢琴协奏曲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因为小提琴属于拉弦乐器,而钢琴是打击乐器。拉弦乐器因其独有的特质,能将一个音符延长,而这是钢琴做不到的,当钢琴家的手指离开琴键的那一刻,音符就几乎消失了,即便脚踏板可以起到一定的延长音符的作用,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小提琴能轻松地表现出感情的缠绵,而钢琴却不容易表现出来。这就给钢琴家在改编上提出了巨大的难题。但陈洁经过多次的试验,终于完成了梁祝钢琴协奏曲的改编。我们有幸在“马奈草地・中关村之夜”中听到这首经典的作品。

就在音乐沙龙结束后陈洁的这次欧洲之旅中,她就带去了这首《梁祝钢琴幻想曲》,相信未来她的每一次演出,都会在世界的不同角落洒下一颗中国艺术的种子。也许在不经意的某一天,一滴雨会降落到这些种子上,它将会就此生根发芽。这才是陈洁最想看到的。

也许我们真该好好感谢陈洁对于艺术的这份理想和责任,但陈洁却说:“感谢钢琴选择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