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几点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几点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089-01

负数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课标》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人教版教材将“负数”编排在六年级下册。由于负数在生活中是鲜活存在的,所以在教学负数时,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经历、感受生活中的负数,使学生对负数建立整体而系统的认识。

一、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学负数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景,联系生活学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一。如:在引入负数概念时,首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认识“输”和“赢”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从创设情景开始,让学生思考输5次怎么表示,从而产生思维碰撞。用多样的符号、文字来表示输5盘,于是要统一符号的思想油然而生。于是负数也逐渐出现,自然而然引入到课堂,再启发学生说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继而通过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生活信息,使学生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负数写法、读法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从而感知负数。在建立负数概念时,创设了情景后我就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你会看温度计吗?你是怎么看的?于是同学们开始介绍自己看温度计的方法,并尝试读上海、南京、北京的温度,有的同学在交流就已经观察到了温度计的刻度排列规律:0以上越往上数数字越大,0以下越往下数数字越小,一小格的温度是2摄氏度等等,这样的教学,让拥有经验的同学有表现的机会,让不懂的同学拥有间接的经验,真正体现了数学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学数学的特点。

二、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让学生的体验更有价值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究负数的产生过程,由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体验更有研究的价值。在课前,可以让孩子们去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正负数现象,然后在课上讨论汇报。学生展示了储蓄卡、收支记帐本,谈到了海拔高度、电梯升降、进球失球等正负数现象,这时再通过借助温度计拨出四个城市的温度,零上温度学生很容易就拨出来了,“零下温度在哪?怎么拨?”学生在沉思与体验中发现,必须先找到0℃,对0的认识也更就为深刻。观察这一学习过程,我感到学生在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为整个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

三、数轴介入,生活的数学与数学的学习有机结合

0是正数还是负数?这是一个教学的难点,也是构建负数概念的关键。认识负数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内容,但学生实际上对这部分知识却并不陌生,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所接触。在教学时,我也是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入手的。学生对气温比较熟悉,对用正负数表示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这个例题的教学中,我着重强调了以0摄氏度为分界线,零上和零下表示的是一对相反的意思。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让学生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使学生明确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了0是正、负数的分界线,是判断正、负数的标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为后面揭示正数、负数的意义奠定基础。

在学生已经认识负数之后,自己再举出一些实例:家里的收支情况如何记录?反映出什么问题?海平面是怎么回事?高山和地面的高度如何测量?从存折中可以看出那些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通过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对负数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升理性的数学问题――数轴。利用数轴了解负数和正数的相对位置,正数与0,负数与0,正数与负数的大小比较,感受正数与负数的无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