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反馈与人际交流的可持续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反馈与人际交流的可持续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在前人提出的人类传播模式基础上,探讨反馈人际交流中的地位、作用、影响及对人际交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别探讨在面对面的场景与虚拟场景中反馈效果与人际传播可持续交流之间的互动关系。阐述反馈效果的高低对人际传播交流过程的不可或缺,并提出几种增进传播效果,推动人际交流可持续发展的缓解性建议研究假设。

关键词 反馈;效果;互动;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6-0007-02

1 反馈在人际传播过程中的表现

拉斯韦尔在1948年首次提出传播过程的5W基本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过程。德弗勒模式突出传播的双向性。当我们在公众场合从身边迎面走来一个之前不认识的人,他(或她)在自言自语,我们要么各行其道,要么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自言自语的陌生人身上。尽管没有和陌生人进行直接的交流,但是这种各行其道的肢体行为所表现出的不关心的态度就是对陌生人的一种反馈,如果你当时的反应是把注意力聚焦到这个自言自语的人身上,你也可能有很多种不同的心情,惊讶、恐惧、鄙视、讨厌、好奇、心动等,尽管不用和陌生人直接讲话,这些非语言符号的透露也是对你见到的人、事物或现象的一种反馈。

陌生人发现你在关注他时,他也有意无意的跟你面面相觑,也有可能直接主动跟你搭讪或者说话,这是他对你的反馈所作出的反馈。当你接收到他的这些反应时,你又会因为他的这次反馈根据你自己理解的意义判断出他所表达的态度和情感,再次作出反应、给出反馈,如此循环就形成了人际传播中反馈的循环。这种循环的反馈会影响人际交流关系发展方向。

2 “在场”反馈与人际交流可持续性

“在场”一定是有“场”的存在,这个“场”就是人际传播中的面对面。传播中那些属于内容的讯息和属于关系的讯息才能相互呼应而成为一个整体,进而这个面对面的关系传播才名副其实[1]。交流的介质主要是声波,声波的语音大小、语速快慢、语调高低各有不同,传播者的动作、姿态、眼神等非语言符号。

美国传播学家艾特・梅拉比安提出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的语调+38%的声音+55%的表情[5]。反馈的效果和质量也都是有声音、语气、语调、表情等元素共同组成的,而反馈效果就会直接影响到人际交流双方能否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3 “虚拟”情境中反馈与关系可持续性

当下聊天途径QQ、微信、微博、人人、各种Email以及较早一点的网上聊天室都是互联网爆炸时代的产儿。这些途径的出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创造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活跃的环境场所。

当双方接收到对方的符号,根据自己的个人认知来判定其传达的意义和与传播者较接近的心情或态度,进而用双方都能够接受或者更为相近似的表达方法反馈给传播者时,二者所建立起来的关系有待发展。当二者在虚拟环境中能够和谐的交流,了解到对方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倾与自己能够产生共鸣时,二人甚至可能会将虚拟环境中的网络关系发展成为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并不断得到良好的沟通和发展。相反,比较糟糕的情况就是二者对同样的文字或表情符号在共通空间上有译码和解码的偏差。在网络聊天中,“拥抱”的表情符号可能表示对对方的爱慕之心,也可能表示对对方的友好,更可能单纯的表示传播者感觉天气很冷需要对方给予温暖,但不同的人就会对同一个“拥抱”表情有不同的个人解释,当传播者用习惯性的用“拥抱”表情表示对朋友一种友好的打招呼的方式,受传者又根据自己生活把“拥抱”理解为爱慕意义的习惯理解时,这就造成了二人在符号意义上理解的误差,而这种误差则会导致二人之间关系的误解和尴尬。

4 缓解性建议研究假设

“刻板印象”“沉默的螺旋”等效应无意识的影响受传者对传播者二者在交流中作出主观的反馈,甚至为了随大众而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因而随之对其也就会做出随大流的反馈。

积极的反馈能发现越来越多的共同价值观、兴趣和情感偏好。消极的反馈会恶化二者交流,最终将导致人际交流中传播终端理解意义和情感上越来越大的偏差,使得关系崩溃瓦解。这将导致双方人际交流中理解意义和态度上的“剪刀差”,最终将会造成交流的停滞甚至最后互相反感。

由此,提出几点建议假设来增进人际交流中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和谐程度:

1)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传播双方在准备或者开始进行交流时,需要根据对方的社会角色和个人人生经和情感性格来决定说什么内容。美国人的开会习惯都比较偏向于即兴发挥;而日本人开会更偏向于根据会前了解到的与会人员的个人情况来斟酌开会的内容和传达方式。如果把整个美利坚民族和大和民族比拟成两个不同习惯的个体,美国人和日本人在共同参加某个会议时都应该互相先了解对方的大致个人习惯背景,并在会中对对方的不同意见和看法求同存异,调整自己的态度,找到了为什么对方这种想法的原因,让对方也能够尽量的理解自己的想法并做出有意义的反馈,也就更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维持双方的交流关系。

2)准确理解。中国古话“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就强调的是共同空间异同在交往中的作用。同学A说对B说:“今天天气真好啊,我们什么时候出去玩吧。”而B的回答是:“好吧!”在A看来逛街是享受,B看来逛街就是单纯的购买需要的东西,而B说的“好吧”表示她同意和A一起逛街,可是并不能明确的知道她对逛街是积极的态度还是勉强态度。反馈意义的含糊性使二人可能造成不同的理解,这样也就不利于两人交流关系的持续发展。往往生活中又有太多的含义不明确的表述,比如“好吧”(歧义在于是好还是不好,是自愿还是勉强),沉默(歧义在于是同意、反对、无所谓、还是正在思考)。这需要我们去研究并克服的在人际交流中的模糊情景。

3)扩展眼界。扩展眼界也就是说要尽量每个人在人际交流的传播过程中扩大自己的兼容能力。积累的处事经验更能通过他人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来快速准确的理解对方想要真正表达的意思(因为中国的文化中包含很多的引申义),并就此做出适当的反馈,更准确的传达反馈的意思和情感态度,让对方也能明确的了解到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注释

①唐英.非语言传播缺失下的网络传播[J].当代传播,2009(2):73-74.

参考文献

[1]周建国.关系强度、关系信任还是关系认同――关于中国人人际交往的一种解释[J].科学社会研究,2010(1):97-102.

[2]唐英.非语言传播缺失下的网络人际传播[J].当代传播,2009(2):73-74.

[3]彭兰.网络中的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3):47-53.

[4]刘蒙之.美国的人际传播研究及代表性理论[J].国际新闻界,2009(3):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