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无为”非“无”为,曰“不妄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代社会中出现道德缺失、拜金主义等不良现象。老子“无为”思想中,既有需要剔除的部分,又有值得借鉴来改造社会的部分。辩证地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将会对建设更美好的社会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老子 无为思想 摒弃 借鉴 意义
《德道经》德篇第三十章说:“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有车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老子规划了一幅他理想中的道德社会的蓝图。在这个理想国里,没有苛政,没有战争。人民纯朴,甘食美服,安居乐业。不需要奔波劳碌,也没有恐惧和烦恼。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部分国人受西方文化影响,私心私欲膨胀,拜金、疯狂追求物质生活。只知“有之以为利”,不知“无之以为用”。更严重的是,有些人认为"人定胜天",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环境。在这些扭曲的理念引导下,人们的所作所为非常容易走向老子所警告的"不知常,妄作凶"。而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老子在德篇第一章指出来了:“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也就是说,社会的离道失德是人类种种罪恶和灾难的根源。为了医治社会的种种弊病,老子开出了复归道德社会的处方。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无为”原则。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为得少一点,不妄为,不违反自然规律,必须高度尊重万事万物自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而为。在老子看来,一个人若是“为”得太多,就变得有害无益了。古有“画蛇添足”的故事,当今社会亦有许多因为“为”得过度导致适得其反的例子。比如在美国阿拉斯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之后迅速发展,但在享受了短暂的安逸生活后又遭遇了新的变故:由于天敌缺失,鹿群失去奔跑运动的理由,懒惰成性导致了群体中普遍性体质衰弱;同时,植物因被鹿群大量啃食和践踏而凋零,鹿群逐渐出现食物不足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鹿群从大量繁衍变为大批死亡,整个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境地。人们只能重新将狼引入这一生态系统。鹿又四散奔逃了,但却恢复了蓬勃生机。这个故事正充分说明了“为”之过度的危害,以及“无为”的重要性。
按照“无为”的原则,一个人应该把他的言行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以内。在老子看来,所谓“自然的”,是指要顺乎个人的德而行事,不做人为的努力。虽“自然的作为”是顺乎“无为”原则,可这种顺其自然的做法有时候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若一人生得而智,却只顺乎已有的天赋,不加以开发,只会出现更多“仲永”之伤;若一人生得而愚,却只顺乎自己的不足,不加以主动学习来充实自己,最终只会一辈子愚蠢,永无出人头地之日。若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只顺乎自己天生的“德”,不做额外的努力,那便没有了积极性及追求向上的心。无人追求进步,整个社会将会呈现一种死气沉沉的氛围,这样并不利于社会的前进发展。尽管在老子看来,人们丧失原有的“德”,正是因为他们欲望太多,知识太多。《老子》第十八章说“慧智出,有大伪”,因此必须“弃智”。但一个人若“弃智”,便失去了探寻世界、了解万物运行的奥秘的机会;便失去了学习生活技能、让自己活得更好的机会;便只会是活在一片混沌迷茫之中,看不清自己更看不清世界。一个人,若从生下来接触世界开始便秉承着“顺其自然”的原则生活,既不自勉,又不求智,那未免活得太被动了。短短一生,只如水草般逐“自然”之波浪而流。当处于弥留之际,回想过去时,望见的或许只有如湖面般平静无涟漪亦毫无色彩的一生。没有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没有寻求到意义的人生,也就不能称之为“人生”。这样的人,只能算是“生存”在这个世界,并非“生活”在这个世界。至于老子所忧虑的人会利用掌握的知识去满足欲望这一点,若人能“袭明”,那就会时刻牢记要根据自然规律指导行动,就不会因为私心私欲过度膨胀导致所为过度,将知识作为手段去满足欲望,出现上文所说的社会的离道失德的现象。同时,求智之人,也因为拥有更多学识,见过更多世面而更有可能领悟到拥有有限欲望和知识的孩子的天真和淳朴的可贵,也才更有可能去修养自己,以追求所谓“原本的德”。
实际上,老子提出“无为”思想,不是追求人治社会,也不是追求法制社会,而是追求个人、社会和大自然和谐统一的道德。“无为”思想中的“弃智”及个人消极的“顺其自然”,今人应该摒弃。但“无为”中主张“为得有度”的思想对现实社会确实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老子在追求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的统一上,高度重视“客观规律”这个矛盾的主导方面。遵循事物存在的客观规律这一行事原则,能够对于对现代社会中消费主义、主观主义等风气,以及好大喜功、浮躁肤浅等心态是非常有用的。同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的治国之理想,如要求统治者崇尚节俭、爱惜民财;要和谐有效地利用资源,谦下不争;重用贤人,广纳民意等,这些和谐思想对当今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因此,顺应时展潮流来辩证地认识和看待老子的思想,将会对现实社会以及人民生活有巨大作用。老子一双慧眼看穿了几千年的后的今朝,古人的智慧在今日依然可以施用。今人应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