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研究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仪器设备管理是高等学校做好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结合武汉大学的实际,分析了高校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现状,并探讨了一般仪器设备和大型仪器设备工作的管理工作思路。

关键词:仪器设备管理与服务工作思路

一、引言

仪器设备既是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其拥有量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1]。近年来国家和高校大大增加了仪器设备的购置投入,高校的仪器设备总量迅速增加。以武汉大学为例,截至2014年8月,武汉大学拥有仪器设备18.39万台件,总值25.0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54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563.5%。根据国家“985”高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体情况的数据显示,武汉大学(2012年数据统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量在全国排名第7位。为了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武汉大学采取“集中与分散”模式构建了校级和院级(学科)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形成了校、院(学科)两级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服务体系。作为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能为管理与服务,如何既当好“管理员”又做好“服务员”,是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研究与探索的首要问题[2-4]。

一、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现状

目前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中,普遍将设备分为一般仪器设备(单台件10万元以下)和大型仪器设备(单台件10万元及以上)两部分进行管理,并根据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设计管理流程。设备管理部门参与设备的购置论证工作,并在设备的建账验收、清查盘点、效益考核、报废处置等环节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可以较为有效地跟踪设备的使用周期,保障仪器设备的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

但同时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专业科研设备的利用率低,共享程度低。教师为了进行科研项目而购置专业科研设备,在项目结束后,这些设备常被闲置。由于缺乏有效的开放共享制度,设备管理人员不愿意将这些设备进行共享。其次,设备的交接维护存在漏洞。高校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当设备管理人员离开这一管理岗位后,缺乏完善的交接制度,出现管理真空,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设备的后期运行维护缺乏经费和人员制度保障,容易缩短设备的使用期。

二、改进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思路

在武汉大学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我们本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带给师生”的思想,一切为师生着想,尽力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与工作。通过“电话网络预约、定时定点、办公室接待”等方式做好设备的登记建账和报废工作。武汉大学校园面积大,为方便师生,验收人员每周定时定点到一些院系进行现场建账验收工作。报废工作人员会根据各单位提交的情况,主动联系并上门回收仪器设备。需要现场进行大型仪器设备的商务验收,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人员基本做到了“随叫随到”。

一般仪器设备和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重点不同,前者主要是要做好验收、调配、报废等工作,需要为师生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后者管理重点在于加强开放共享、提高投资效益,是涉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

(一)一般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思路

1.做好建账验收工作。可以考虑设备量大、有设备管理员的学院中,自行建账验收单台件5000元以下的仪器设备,单台件5000元及以上的仪器设备由设备管理部门审核验收。

2.通过设备清查,实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5]。

实现账账相符。需要设备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对接。对于建账、修改和报废的仪器设备信息,设备管理系统与财务部管理系统保证同步,可以避免账账不符。

实现帐物相符。主要是仪器设备遗失、人员变动引起仪器设备不在本单位、仪器设备已报废但未下账等几个问题引起账物不符的情况。对于人员变动引起的问题,必须与人事部门协商,在办理变动手续时,必须在相关单位进行设备移交,移交手续办完后,加盖设备管理部门公章。

3.规范报废处置工作。使报废处置工作有章可循、依章办事,避免已报废处置,但未下账的情况。

(二)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

1.加强共享平台建设

①加大投入。集中力量,购置“高、精、尖”的大型仪器设备放置在校级共享平台使用,同时更新或新购必要的大型仪器设备,提升校级平台的服务能力;②健全开放共享和服务机制。扩展开放共享的时间与空间,加强智能化门禁系统和仪器自动化管理装置建设;改革传统开放共享服务模式,大力开展用户培训工作,测试中心承担培训任务,培训合格后统一发放上机许可证;推广设备工作状态信息采集装置,对纳入开放共享平台和新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逐步安装工作状态信息采集装置,及时准确记录使用机时等效益考核信息。③建立运行维护机制。一般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没有考虑运行费用的预算,建议高校在项目申请时,提取2%的项目经费,建立独立账户专门用于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包括仪器设备维修、功能升级等[6]。

2.加强效益考核,完善评价体系。

大型仪器设备的效益考核内容主要是开放共享的服务量、影响力和贡献度。包括使用机时、培训人数、服务项目数、服务收入、提供测试数据的情况、获奖情况、新功能开发等。

考核结果每年在全校范围内公开,给予优秀机组和院系一定额度的奖励;同时将考核结果与机组人员的考核、晋升和待遇挂钩;并作为院系购置论证的重要依据。

3.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大型仪器设备要充分挖掘潜力,发挥使用效益,关键靠人,做好大型仪器设备公共服务平台,需要一支稳定、高水平的管理技术队伍。首先是做好岗位建设。可以考虑在大型仪器设备规模较大的学院设立专职管理秘书岗位;设置特聘岗位,吸引高水平技术人员从事大型设备的管理维护和开放服务;其次,制定激励政策。每年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管理人员或者技术精湛、开放共享效果突出的实验技术人员,采取参观、培训等方式促进交流;设置新功能开发项目,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牵头承担相关研究任务,在考核和职级晋升充分考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特点。

四、结语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高校仪器设备数量增加和更新加快,如何管理与服务,已成为管理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必须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仪器设备管理职能部门,需要不断探索切合自身实际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为高校进一步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并实现学科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金正一.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2008,34(2):154-156.

[2]林明河.高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5-7.

[3]韩静.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探索与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08,28(1):78-79.

[4]黄建平,赵先全,王世海.关于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思考.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4):181-183.

[5]王漫耘,高文.从固定资产清查探讨高校仪器设备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现代管理,2013(6):187-188.

[6]王森,余建潮,汪进前等.基于全程管理模式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研究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98-201.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湖北 武汉 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