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挤掉公用事业产品价格中的水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挤掉公用事业产品价格中的水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两家供水企业申报的近3年水价总成本,合计有30.26亿元,但物价部门最终核定的是28.34亿元,两者相差1.92亿元。武汉市物价局把自来水水价成本监审结果,首次“晒”给老百姓看,在城市供水定价总成本一项,挤出了大把“水分”。

近年来,“涨价”成了市民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价格听证会基本上是“逢听必涨”,市民在屡屡反对无效之后,也渐渐进入了麻木和无奈的状态中:说涨就得涨,谁还管涨价的理由是否充分?

武汉市物价局的监审结果,于观众而言是一个意外之喜。通过物价局的报告,人们清晰地看到:因为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被摊进了成本,大吃大喝造成的超额招待费,与供水无关的管理费、销售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职工薪酬,都被堂而皇之地计入了水价成本。这种做法令人瞠目:供水企业把所有开销也都算作供水成本,水价焉能不涨?更进一步的追问是:供水企业公然把多余的开销转嫁到公众头上,谁给了他们这样的胆量和权力?

回头看看,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产品的价格这几年一直在涨,企业申请涨价的理由无外乎是:“经营成本上扬”、“政策性亏损严重”、“企业负担过重”等等。市民要求企业公开成本,总被企业和物价部门拒绝。价格听证会照例要搞,但往往沦为走过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已经建立了“说涨就涨,有求必应”的惯性,不会想到提供给物价部门的水价成本会遭到严格的审视。然而物价局这次偏偏认真了,不但揪出了问题所在,还及时地公之于众。

供水企业意图以涨价牟私利的行为是可鄙的。在各地此起彼伏的水电煤气涨价风潮中,有多少同样用心的涨价行为已经得逞,恐怕很难统计清楚。但从中不难看出:既不给公众以平等博弈的机会,也没有一个公正的“裁判员”居中裁断,公用事业产品的价格就有可能被扭曲,公众就可能不得不为不合理的生产成本买单。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从来没有真正被重视。

水价中的猫腻大白于天下,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尊重,物价管理部门显出实事求是的气象,武汉自来水成本监审的结果可谓一举三得。这件事的启示是:在事关公众利益的产品定价问题上,公开成本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政府部门和公众代表的共同审视下,公用事业产品的价格就能趋于合理。

(摘自《北京青年报》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