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汽车业的反智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汽车业的反智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为什么要运动?为什么要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在这种运动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什么有效的方式,从社会的角度、个人的角度都能够实现一种和谐?

很高兴借这个机会来对中国的汽车工业做一个分析,我们讲汽车工业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我本人有十多年一直关注商用车的客车领域,就以此来展开做一个基本的评论。

我们首先讲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什么叫智识主义和反智主义。

什么叫智识主义?在中国有个普通的词语叫知识分子,好像有知识、有智力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事实上中国人的“知识分子”和欧洲人的“智识主义者”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我们可以看到智识主义者包括有智慧或者有卓越的知识,或者说应该是能够做一种独立的分析、批判的人,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而在我们这边,受到教育的人都可以看作是知识分子。

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就是对智性(Intellect)、知识的反对或怀疑,嘲笑教育、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就是对科学不相信。

客观讲,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里具有影响力的一个体系,大家都认为我们很大,但是我们不强,我们怎么样做得又大又强?

在客车行业,我们看到一种跟乘用车行业里不一样的现象,乘用车行业里,国家有很多的政策,而客车领域几乎是很开放的。改革开放初期,欧洲所有的大牌制造商都来中国寻找他们的合作制造商,但到现在为止,他们都淡出中国市场。

这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进程,我们看到这里面是靠什么力量来形成这样一个状态。

我以为,首先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这是市场导向,我们会看到欧洲的制造商到中国来,把他们的产品、技术带到中国来。

其次,中国的客户运用客车从事生产的时候,他们逐渐地成熟,他们来进行选择,这是一种导向,我们说叫需求导向。

第三,中国政府做了很多规定,这是政策上的导向。

这三股力量交织在一起,对汽车行业产生了影响。

我们看到有些政策对我们使用车辆就会产生微妙的一些影响。

比如说我们过去曾经出现过禁止柴油车,禁止柴油车对客车行业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客车都是重型车,你会发现这个政策给我们行业带来一个好像既偏离市场又偏离技术的一种发展轨迹。

我们现在又提出这种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一提到电动车,大家都认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客车行业里面,大家知道现在的示范都是在所有的大城市里面作为公共交通在使用。

公共交通有它的一些特征,公共交通是定点定线的运行,不像其他汽车可以自由的、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方。那么,定点定线,我们为什么还愿意背那么大的电池来做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上是否有考量?这是我们应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们先讲在美国发生的一个事件,通用汽车这些汽车公司形成一个运输联盟,把美国城市里边的公共交通系统收购下来,收购后就用汽车来替换无轨电车,从表面上看,无轨电车的线网会对我们城市造成视觉的污染,替换它是为了城市美观着想。但实际上,收购后,这个联盟把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做得比较差,以这样的方式来鼓励大家买小汽车,这是有阴谋的。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告诉大家,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和一个公共交通的运输经营者,他们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个人买小汽车,是个人需求和个人爱好,而公共交通是运行商的行为,要为社会公众服务,考虑的应该是经济和功能上的要求。

那么,我们各位来想一想,我们现在的电动车背着一、二吨的电池在城市里面运营,我们很多的专家和学者都说,这种电动车是一种有效的交通工具。我想不通这个道理。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公共交通的客车和私人的小汽车之间的竞争的问题。如果再延展深一点的话,我们过去很多城市里面禁止摩托车、禁止自行车以及现在禁止低速电动车,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科学上、在社会公平的层面上来进行反思。

我们讲,人为什么要运动?为什么要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在这种运动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什么有效的方式,从社会的角度、个人的角度都能够实现一种和谐?解决这些问题,我想是我们政府应该承担的一个责任。

校车问题的反智现象

我最后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汽车行业的反智现象。大家最近关心热门的校车问题,有很多的争议,其中一个争议的观点就是说中国的校车水平、技术标准太差,因此我们现在要学习美国校车,要用这种长头的形式来做我们的校车,还有人说我们的校车应该打造得像装甲车那么坚固才能保护未来儿童的生命安全。

我们大多数在座的同事都是科学上的研究者,或者说我们都是市场的营销者,我们通常要标榜我们有社会的责任,我们认真考虑一下,这些说法,怎么能够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我们首先讲到校车的安全性,网上流传一张图片,就是说美国的一个悍马车撞上了一辆校车,这台悍马车被撞得稀巴烂,甘肃的校车撞上一辆大卡车,校车被撞得稀巴烂,把这两张图片放到一起,大家都说中国的校车和美国的校车质量悬殊。

如果从物理的角度来看,这两张图片恰好说明一个道理,物理碰撞,小物体和大物体碰撞,小物体损伤更大。而我们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则提出要把中国的校车质量提升得很高,把很多的钱都要用到儿童的身上,好像他们很有爱国主义精神,很有忧国忧民的精神,但是他们不知道云南农村的儿童不能坐汽车,只能坐马车。问题的实质是,为什么一个小面包车挤那么多人?是因为我们没有钱。

我们说要重视教育,政府承诺教育经费要达到4%,事实上,这样的承诺多少年才能够实现呢?现在坑爹的方式是把这个标准设定得很高,事实上,这是把很多学生排斥到利用我们现在的这种交通方式上。

现在,我们又推出长头校车,说这是在用先进的产品和技术来做,我想在座的各位老前辈都知道,我们的客车工业大概三十多年是用卡车来改装的,那时候我们就是这样的,三十多后又回来做,说它是一个好的产品,我们现在来看我们的社会是在进步,还是落伍?(ABR记者孟为根据录音整理,此处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