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脊髓损伤后出汗过多治愈3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脊髓损伤后出汗过多治愈3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伤、疾病等因素导致神经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使患者活动能力、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的神经损伤。脊髓损伤后常表现为肌肉运动控制障碍及行动困难、大小便控制障碍及感觉障碍等, 另外脊髓损伤后由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还常出现多汗、焦虑、抑郁等症状, 尝试用中药治疗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 脊髓损伤;多汗;中药

脊髓损伤是由于外伤、疾病和先天性等因素, 导致患者神经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完全障碍, 使患者丧失部分或完全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神经损伤。国外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车祸、运动损伤等, 而我国则主要是高处坠落、砸伤、车祸等。患者常以青壮年为主, 80%的患者年龄不超过40岁, 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脊髓损伤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肌肉运动控制障碍及行动困难、大小便控制障碍及感觉障碍, 体征有肌力减弱或消失、肌肉张力异常(低张力、高张力、痉挛)、出现Babinski征等病理征、皮肤感觉异常(感觉消失、感觉减退、感觉过敏), 部分患者有异常疼痛和幻觉痛, 高位损伤者还可伴有呼吸困难[1]。另外患者还出现出汗较多的症状。现就脊髓损伤后出汗过多这一症状的治疗心得体会记录分析如下。

1 病例资料

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交感神经受损, 导致大脑对交感神经抑制减少, 损伤平面以上出现交感神经相对性兴奋性增高, 导致出汗增多。而患者出汗增多多出现于夜间、午睡后, 甚则大汗淋漓、衣被湿透, 反复更换, 影响睡眠, 日久则易导致患者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降低。随着科室收治脊髓损伤病例的增多, 对其损伤后出汗较多者口服谷维素等药物效果不佳, 尝试中药治疗, 均取得理想效果。现介绍如下。

病例1:患者, 男, 56岁, 高空坠落后致胸10、11椎体骨折、脊髓损伤并截瘫, 行手术治疗后病情稳定开始康复治疗。证见:损伤平面以上半身汗出, 恶热, 夜间尤甚, 需多次更换衣被, 同时自觉双下肢冰凉如入冰窖, 但皮温正常, 饮食如常, 大便需开塞露助排出, 小便行间歇清洁导尿。查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细缓。予桂枝汤加减处方如下:桂枝15 g, 白芍15 g, 大枣30 g, 炙鳖甲30 g, 山萸肉30 g, 煅龙骨30 g, 煅牡蛎30 g, 栀子12 g。3剂后汗出减少, 下肢冰凉感减轻, 7剂后基本汗止, 后以桂枝汤巩固治疗5剂, 未再汗出, 下肢冰凉感消失。

病例2:患者, 女, 45岁, 高空坠落后致胸12、腰1椎体骨折脊髓损伤并截瘫, 损伤平面以上出汗多, 湿透衣被, 平面以下自觉下肢冰凉, 添加衣物无改善, 小便行间歇清洁导尿, 伴咽干、脉弦细。予小柴胡汤加减处方如下:柴胡12 g, 白芍15 g, 黄芩12 g, 法半夏12 g, 大枣15 g, 炙鳖甲30 g, 山茱萸30 g。7剂后汗出渐减少, 双下肢冰凉感减轻, 后巩固治疗10余剂汗止。

病例3:患者, 男, 48岁, 高空坠落后致胸10椎体骨折, 脊髓损伤并截瘫, 外院手术治疗后病情稳定转入本院开始康复治疗。患者上半身出汗多, 进食后及夜间明显, 诉院外治疗时曾服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 不愿服中药治疗, 后反复与其沟通后先予5剂试服:查:舌质红, 苔白厚腻, 脉缓。黄连6 g, 竹茹15 g, 法半夏12 g, 茯苓30 g, 陈皮12 g, 枳实12 g, 炙鳖甲30 g, 山茱萸30 g, 栀子15 g。5剂后出汗减少, 患者较满意, 前方加减续服10余剂汗止。

2 讨论

上述脊髓损伤患者虽均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上出汗较多, 但根据其舌苔脉象辨证施治后给予不同处方治疗, 并在基础方上均添加大量炙鳖甲、山萸肉。传统医学认为精为人体之精华,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精亏则血少, 精生髓, 精亏则髓海不足。髓养骨, 髓不足则出现骨软无力、行走不能等症状, 符合脊髓损伤后完全截瘫或不完全截瘫特点。而鳖甲为血肉有情之品, 可以填精补髓, 长于滋阴补血、退热散结, 现代研究其还有镇静作用。脊髓损伤患者多为青壮年, 担负着家庭重任, 病后下肢瘫痪, 患者常难以接受而出现焦虑情绪, 因此应用鳖甲一方面可补精益髓, 另一方面又可镇静安神改善其焦虑状态。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山萸肉解释:山萸肉味酸性温, 大能收敛元气, 振作精神、固涩滑脱[2]。因得木气最厚, 收敛之中兼具调畅之性, 故又通利九窍、流畅血脉, 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痛腰痛, 肝虚内风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 与他酸敛之药不同。又解:萸肉既能敛汗, 又善补肝, 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服之最效。盖萸肉之性, 不独补肝也, 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 皆能敛之。故救脱之药, 当以萸肉为第一。救脱之功, 较参、术、芪不更胜哉。用于治疗各种脱证和久汗出而不愈者, 用之无不随手奏效。张锡纯分析其中原因为:人元气之脱, 皆脱在肝, 胆为少阳, 有病者寒热往来, 肝为厥阴, 虚极亦为寒热往来, 为有寒热, 故多出汗。山萸肉既能敛汗, 又善补肝, 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服之最效。另外山萸肉还有一特点即是敛汗而不敛邪, 即使患者实证出汗仍可放心用之[3]。故上述病例中均用了大量山萸肉来敛汗。另外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 往往情志不畅, 因而又取山萸肉之收敛之中兼具调畅之性而用之, 可谓一药两得。

参考文献

[1] 杨克文.张锡纯运用山萸肉经验管窥. 陕西中医函授, 1994(3): 14-15.

[2] 王尚金.《医学衷中参西录》临证探讨.河南中医, 2001(5):33-35.

[3] 励建安. 康复医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45-47.

[收稿日期:20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