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韩诗歌艺术解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韩诗歌艺术解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韩 诗歌 冷艳孤寂

[摘 要]

一些经常出现又颇具韵味的字眼是韩诗歌的亮点。笔者统计后发现,韩意象繁富密集、章法跳跃多变的诗歌里,蕴含着一种冷艳孤寂的风格,这种风格虽凄凄婉婉却足以沁人心脾。

韩,京兆万年人,字致尧,小字冬郎。其幼年早慧,十岁便能作诗。诗歌造诣得到其姨夫李商隐的肯定。韩诗流传颇广,最早选韩诗歌入集的是五代韦。他所编的《才调集》收韩诗五首:《小隐》、《赠易卜崔江处士》、《寄邻庄道侣》、《夜深》、《残春旅舍》。现存的韩诗歌版本为:《唐音统签》本、《四部丛刊》影印本、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旧抄本二种,《全唐诗》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嘉庆时王氏麟后山房抄本、《关中丛书》所收的吴汝纶评注本。本文所依据的版本,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在对韩诗歌的研读中,笔者发现其诗歌的中的一些字眼成为整篇诗的亮点,所以统计了其诗歌中经常出现又颇具韵味的字眼,它们不仅是韩诗歌艺术形态最直接的反映,还奠定了韩诗歌冷艳孤寂的艺术基调。

其中,“寒”出现35次、“独”出现23次、“醉”25次、“难”22次、“愁”20次、“病”17次、“恨”19次、“寂”12次、“伤”14次、“残”13次、“凉”12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韩大量的运用了表现寒冷、孤独、愁苦等的冷色调字眼。这些字眼的高频率使用,构成了诗境的孤寂伤感,以此来刺激读者,让读者也感觉到他所观察和理解的世界,并使读者通过字眼出现的次数获悉诗人的真实心理。所以笔者认为,从这一点来看,“孤寂、感伤”就是韩的诗歌艺术特色最直接的表现。

首先,韩诗中多写晚唐灭亡前的混乱和亡国后诗人的悲痛,有意识地表现了诗人无尽的感伤。如:

避地寒食

避地淹留已自悲,况逢寒食欲沾衣。

浓春孤馆人愁坐,斜日空园花乱悲。

路辱渐忧知已薄,时危又与赏心违。

一名所系无穷事,争敢当年便息机。

此诗是韩避乱异地时所作。904年朱全忠专擅政权,战乱不息,作者为逃避战乱而移居江南。此时,诗人所处的环境,处处都是乱世造成的不堪景象,再加上诗人想到快到传统寒食节了,自己却在异乡时,不免会暗自神伤。诗中“悲,寒,愁,孤,乱”不仅反映出了诗人的孤寂与不安,更抒发了作者的愤慨,诗中的字字句句,犹如诗人在悲呤亡国之音,蕴含无尽的感伤。

残春旅舍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残春旅社》作于后梁太祖乾化二年,“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景物刻画精美细腻而又自然,但均含象征意义。诗人在咒骂那些依附的小人,如蜂抱花须,何能坚牢,自然会堕落;鱼吹柳絮,能行几时,必将沉溺。这些景物自然会让诗人“恍然心地忆咸京”,突如其来的对故都的思念让诗人哀国之情强烈。“酒冲愁阵出奇兵”, 一个“愁”字,足以表现诗人此刻心里的纠结,但是再纠结也无力回天,只能以酒浇愁, 借酒麻醉自己的伤痛,借酒安慰自己的希望,“拂拭朝簪待眼明”, 期待山河重光、唐室恢复。诗人深深的感伤中隐藏着对逝去的唐王朝的执着追求。

其次,韩诗中多次出现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孤寂。如:

息虑

息虑狎群鸥,行藏合自由。

春寒宜酒病,夜雨入乡愁。

道向危时见,官因乱世休。

外人相待浅,独说济川舟。

“春寒宜酒病,夜雨入乡愁”,“春”给人万物复苏的感觉,而作者感觉到得“春”却是“寒”的,这个“寒”深刻反映了作者悲凉的心境。欲借酒消“愁”却又在雨夜时怀念起故乡,这时的作者除了深深的哀思外还有说不尽的愁情。诗人是北方人,却由于躲避灾祸深居闽南,语言不通本来就让诗人“失语”,再加上“外人相待浅,独说济川舟”如此的人情世故,更是让诗人倍感孤独。

幽独

幽独起侵晨,山莺啼更早。

门巷掩萧条,落花满芳草。

烟和魂共远,春与人同老。

默默又依依,凄然此怀抱。

这首诗的题目就已经点明了主题――“独”。幽静的小村庄早上异常安静,只有山莺的啼叫稍显生气,门遮挡住了满眼的萧条,但遮不住诗人心底的孤独。“烟和魂共远,春与人同老”此句可见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随后不禁自己慨叹自己生活的凄然。诗中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两个字,那就是孤寂。

第三,韩诗中对四季的描写以春秋居多,隐现了诗人感伤、孤寂的情怀。

在韩入仕后的二百三十五首诗歌中,描写四季的诗歌占全部诗歌的三分之一,而其描写春、秋的诗歌又占四季诗歌的80%,从中可见诗人对春、秋的情有独钟。

读韩诗能很明显地体会到诗中悲秋伤春的意蕴,诗人通过对春、秋的诠释,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淡淡的感伤。如:

伤春

三月光景不忍看,五陵春色何摧残。

穷途得志反惆怅,饮席话旧多阑珊。

中酒向阳成美睡,惜花冲雨觉伤寒。

野棠飞尽蒲根暖,寂寞南溪倚钓竿。

韩以“伤春”开题,并且一连用了六个感伤色调的词语“不忍看”、“摧残”、“惆怅”、“阑珊”、“伤寒”、“寂寞”,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诗人的感伤之情。除此诗之外《过茂林》中也再度提到了伤春,“不悲霜露但伤春,孝理何因感兆民。”诗人不为霜露的短暂伤悲,却因春天而感伤,由此可见,诗人是特意将自身的感伤情绪,潜移默化的转移到自己诗歌中的“春”里,使得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春天欣欣向荣、万物复苏的形态,给春天绘制了另一种感伤的情愫。

除“伤春”外,诗人也多写“春寒”。其实它是伤春的另一种表达,但不同的是,它的内涵和意蕴更加强烈,如:《春阴独酌寄虞部李郎中》“春阴漠漠土脉润,春寒微微风意和”。《息虑》“春寒宜酒病,夜雨入乡愁。”《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楼台掩映入春寒,丝竹铮向夜阑。席上弟兄皆杞梓,花前宾客尽鸳鸾。”等。在这里,诗人将“伤春”升级为“春寒”,不再是一味的叹息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而是有寓意的表现诗人心中深埋的悲哀。诗人借“春寒”或慨叹国家的命运或感慨离乡的孤独或叹息年华的虚度,诗歌内容丰富、鲜明,诗人形象的运用“春寒”一词,不仅表现了自己的无奈与愤恨,最重要的是诗人营造出了一份凄美的意境。

秋霖夜忆家

垂老何时见弟兄,背灯愁泣到天明。

不知短发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

韩诗中关于秋的诗歌,多有意用冷、悲来表述。此诗开篇就写了对兄弟的思念,后一句“愁泣到天明”更是将韩的悲伤推上了高潮,秋天总会让人联想起暮年,所以此时的诗人深深感慨时间的即逝,悲秋的情怀涌上心头。除此诗外,《即目》、《惜春》等诗歌都能表现出诗人悲秋的意蕴,特别是《惜春》中的“年逾弱冠即为老,节过清明却似秋。 应是西园花已落,满溪红片向东流。”诗人爱花,当秋天花落,溪中满是残花时,诗人情不自禁流露悲秋之情。

关于秋天,除了上述诗人“悲秋”的主题外,韩另外一些描绘秋天的诗歌却有意在表现秋季的闲适。其实诗人的用意在于,用闲逸的环境来反衬诗人内心悲伤,这种表现手法能更加强烈的表现诗人的哀思,如:《秋郊闲望有感》就恰如其分地点出了题中的“闲”。以闲适的暖秋为大环境,抒发故国衰败,整首诗歌打破常态,更有对比性,更能突出诗人的哀思。全诗没有激昂的语调,没有荒芜的写照,却流露出浓浓的感伤。

总之,在韩绝大多数诗歌中,都能表现其冷艳孤寂的艺术风格。诗人用冷艳的字眼反映自己的孤独、离愁以及思乡之情,让读者为之动容。由此,笔者认为在韩意象繁富密集、章法跳跃多变的诗歌里,蕴含着一种冷艳孤寂的风格,这种风格虽凄凄婉婉却足以沁人心脾。

参考书目:

1、韩内翰别集[M].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陈继龙.韩诗注[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3、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