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Boost PFC无源无损缓冲电路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开关电源朝着小型化、轻量化和高效率方向发展,致使开关器件大部分都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功率器件在开通时,其电流由零逐步上升,而电压逐步下降。电流上升和电压下降有一重叠过程,于是产生了功率损耗,即开通损耗;功率器件在关断时,也有一个电压上升、电流下降的重叠过程,此时产生的损耗即关断损耗。这些损耗统称开关损耗,显然,频率越高、损耗越大。
如果开关器件工作在高频时,高电压和大电流重叠,不仅损耗很大,更是对开关器件的安全工作构成严重威胁。为降低开关损耗,确保开关器件工作在安全区,各种各样的缓冲吸收电路应运而生。其主要作用是抑制开关器件的dv/dt、di/dt,缓解电压电流应力,减少电磁干扰(EMI)。传统的RCD吸收电路,依靠电阻R来消耗多余的能量,R将电能转变成热能散发,不仅使电子装置工作效率降低,而且增加了装置的散热负担,很难适合一些高要求的应用场合。近年来,无损吸收技术发展迅速,其属于软开关技术范畴,电路结构简单、易于控制,无损、高效、高可靠性得到人们普遍的青睐。
问题的提出
目前使用的PFC电路中,主二极管的大反向恢复电流使二极管产生很大的损耗、温升很高,从而限制了整个PFC电路功率的提高。为了减小主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我们引入了一个无源无损缓冲电路,该缓冲电路能很好地减小反向恢复电流,同时又能降低IGBT的开关损耗,进而提升转换效率、降低PFC电路的温升,使得同等体积的PFC电路的输出功率适当增加、提高了功率密度。
实验电路及工作原理
图1所示主电路中,由L、Q、Ld、D和C组成升压斩波电路,缓冲电路由Ld、D、D1、D2、D3、C1、C2组成。Q采用PWM方式工作,因为其开关时间较短,L的取值较大,所以近似认为开关导通时流过其中的电流不变。电路中各点的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该无源无损缓冲网络降低了开关管的开关损耗,提高了其稳定性,增强了使用寿命。它利用一组无源元件,使开关管实现了零电流开通和零电压关断,提高了变换器的工作效率,且相对于其他谐振软开关电路,降低了生产成本。
当IGBT开通时,主二极管D中的电流转移到IGBT中,由于有电感Ld的存在,限制了IGBT电流的上升率(也即主二极管D中的电流下降率),使得主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极大地减小;同时,由于IGBT电流的上升率变小,IGBT的开通损耗也将降低。
当主二极管D中的电流全部转移到IGBT中后,主二极管D自然关断,电感Ld和电容C1、C2通过D2和Q开始谐振,此时IGBT电流继续上升;当C1中的能量全部转移到C2中以后,VC1=0V,此时电路工作状态恢复到与原boost电路一样。
当IGBT关断时,IGBT中的电流转移到电容C1中,开始给C1充电,VC1开始上升;同时,C2放电,VC2下降。当C1电压充到BUS电压时,主二极管D导通,电感L中的能量通过主二极管释放到BUs电容上。由于C1限制住了IGBT Vds的上升率,减小了IGBT的关断损耗。
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参数设计
实验结果
用6kW的功率板,采用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 电压电流波形
将有无缓冲电路的IGBT和主二极管的电压电流波形对比如下。
①IGBT开通波形
从图3(a)中可以看出无缓冲电路时,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导致IGBT在开通时有一个很大的电流尖峰,并且IGBT的开通损耗比较大。从图3(b)中可以看出有缓冲电路时,IGBT流过的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已被谐振电流所取代,且该谐振电流无论是峰值还是电流上升率都比反向恢复电流小得多。此时我们可以认为IGBT是软开通的。
②IGBT关断波形
从图4(a)中可以看出,IGBT关断时,电压上升,而此时电流仍保持不变,损耗很大。
当接上缓冲电路以后,由于电容C1的存在,限制了IGBT电压的上升率,从而降低了管子的关断损耗,如图4(b)所示。
③主二极管关断波形
从上面两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有缓冲电路的存在,主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已基本消除,并且二极管的关断损耗非常小。
本次我们的重点是主二极管的温升问题。同样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量两个电路的IGBT和主二极管温升。结果IGBT的温升平均下降6.8℃,主二极管的温升平均下降7.6℃。
结论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该无源无损缓冲电路能有效改善主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以及减小IGBT的开关损耗。更主要的是它能降低主二极管的温升,为提高pfc电路的功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