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妙指导 培养朗读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妙指导 培养朗读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60-02

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训练的指导。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读出感悟,获得知识呢? 这就要求教师大胆地“放”更要巧妙地“扶”。大胆地“放”,即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读。只有主动地读,才能读出疑问,才能读出思考,才能读出情感。然而这并非一味地、机械地、反复地阅读,教师更要在读中巧妙地“扶”。“扶”要扶得恰到好处,要扶起学生的兴趣,扶出学生的情趣:要扶在重点,扶散难点;要扶给学生方法,扶会学生学习。

一、要扶出兴趣,扶出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有读的兴趣,读的欲望,只有有欲望才能愿意去干,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乐意去干,激起学生的兴趣,才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才能确保其会主动地学习。其次在朗读中要让学生进入课文和情境,只有入情入境才能真正掌握内容把握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范读激趣——教师以清新、流利、饱含情感的语气范读课文。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引起情感的共鸣,体会文字的美妙。一种对美的追求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出读的欲望。同时,他们也会在范读中学会欣赏,品位和鉴赏。教师课前的范读,披文入境,以其声、其情感染学生,促其动情,加速进入学习的角色。好的范读,不仅有指导作用,而且有启迪、激趣的作用。所以,我备课首先备读。实践告诉我们,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教学方法往往也就随之有了。好的教学方法,也是读出来的。

2.插入激趣——小学语文书中,有许多都配有色彩鲜明的插图。在学习时将插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先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接触课文,自然会引起其注意力和兴趣。与此同时,让学生试着给图片配音,让他们入情入境地去欣赏、品味体验,从而激起朗读的兴趣学会感情朗读。

3.语言激趣——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有着不可想象的作用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讲求语言艺术,不吝惜表扬,多给学生些激励性的话语,在朗读课文前,教师可创设各种活动适当点拨一下学生的激情:“咱们比一比,看谁是个优秀的播音员。”在学生朗读完要及时给予肯定。诸如:“读得真棒!”“让人听得都醉了!”孩子在表扬中得到了肯定,看到了希望,更感受到了教师的爱。以后在朗读方面一定会更加努力。

4.多样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范读,以情唤情参与朗读,创设情境,激感参与朗读。与老师比赛读、表演读、小组加读法、引读、录音回放、挑战读、分角色朗读,举办小小诗歌朗诵会等活泼多样的朗读形式,美读品味,转达作者的情感,采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体会感情,发展语言。如我在教《四季的脚步》时,让学生打擂台挑战读,根据学生好胜的特点,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活动中,同时,为了读得更好,学生就专注地听,自由站立挑战,给每个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教育的唯一规范在于自由,正是这一自由,让每一名学生主动参与了比赛读,使教学与个性谐同发展,学生朗读兴趣高涨。在学完课文后,举行自由诗歌朗诵会,学生离开座位,可以朗读给同学听,也可以朗读给老师听,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在自由诗朗诵会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使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去表现,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在开放民主、平等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儿童的朗读活动带点游戏色彩,形式经常变化,这对学生会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同学们会乐此不彼。

二、要“扶”散难点,“扶”出重点

每篇课文总有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和教材所要求掌握的重点,朗读教学也不例外。一方面,这些重难点对学生理解课文思想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它是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另一方面,学生在理解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要精心设计,巧妙指导。让学生充分感悟,轻松学会感情朗读。

1.设计填空,理解内容,感情朗读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一个字便可表达出非凡的效果。那么这样的关键字,就是课文的突破点,要善于帮助学生透过字体验情,入情入境地感悟,从而接受教育,学会感情朗读。

2.通过比较,感悟思想,感情朗读

比较是语文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比较才能领悟课文的内容,感知课文思想,更好地进行读。

3.创设情境,激情导读

教学中可以运用图画、音乐、录音、录像等手段创设教材描定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朗读课文时,学生就能准确把握感情了。如我在教学《春天的手》时,通过展示课文插图和同学们收集的春天美景的图片,逐步展现出春天的美景,调动学生的感官,有效地将学生的主观情感移入文境,并步之深入到意境中,可以收到“人境始与亲”的效果。在这种情境中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这时,学生的朗读已不是单单地理解阅读了,而是带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去动情地读,此刻加入配乐朗读,更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促读,以读促情,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4.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美读”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喜欢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赞美。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足以使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双向互动,师生互评。

(1)教师评。教师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给予评价时,尤其要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为主,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发现朗读中的闪亮点。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较少,阅读中出现的大多数新字要靠拼读来解决,这就决定着低年级学生的朗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像成人一样把文章读得一步到位。只要读的基本正确、流利,就应该得到教师及时的称赞。如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读出文中含着的一点感情来,如:快乐、伤心、喜欢、讨厌等,就要给他更高的奖赏,鼓舞“我能行”的士气。比如:请这位同学当“小老师”范读给大家听,让他体会读书带来的成就感,幸福感。

(2)学生评。来自同伴的称赞和认可,可以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归属感,比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更具有新奇感、说服力。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很多,可以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也可以找对子互评,以发现对方的优点为主。

2)学生自我评价。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认识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如一位学生读完课文后,我请他自我评价一下,他说:“我觉得我的感情很好,就是声音不算大。”于是,他又读了一遍,果然又响亮又有感情。这位同学正是通过自我评价,把缺点更正,实现了自我提升。

三、把握恰当的朗读时机

朗读训练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朗读训练,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学生刚接触到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时,可以让学生轻声通读课文,从而整体感知课文。

2.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深的理解后,沉浸在课文所描绘的氛围中,此时学生读兴浓厚,情绪高涨,进行朗读的指导,水到渠成。

3.当重点句段出现,应把握机会,训练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加深理解。

4.在总结课文时,学生对全文有了深入的了解。心中有了强烈的情感,他们很想借助朗读来抒发,这时进行朗读训练,效果更佳。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艺术化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无声的文字变为动听的语言和绚丽多彩的画卷,不断进入读书带来的奇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