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日本留学生汉语声母习得偏误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日本留学生汉语声母习得偏误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言学习中,语音是第一道难关。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讨论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的声母偏误:r、f/h、zh/ch/sh和z/c/s,并探索偏误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日本留学生;声母习得偏误

一、导言

何为认知语言学?王寅(2006)认为认知语言学更侧重语言的心理方面研究,强调认知方式在语义形成中的作用。[1]1笔者认为认知方式对语音也有影响。本文的对象是日本留学生,目的是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知识探讨日本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遇到的发音偏误:r、h/f、zh/ch/sh和z/c/s。并从偏误现象、原因及解决策略三个方面来讨论。

二、偏误现象

汉日语辅音表[2][3][4]

唇齿齿茎硬腭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后音声门

擦音fsすsshrh

塞擦音zずcつzczhchhは

边音l

注:平假名标注为日语辅音

1.r:汉语有舌尖后音r和舌尖中音l,二者发音差异大。而日语只有らりるれろ(罗马字:ra/ri/ru/re/ro),实际读音和汉语的la/li/lu/le/lo差别不大。日本留学生发r时,常发成l。

2.h和f:汉语有舌面后音h和唇齿音f,二者区别大。日语中,只有声门音[h],即はひふへほ(罗马字ha/hi/fu/he/ho)。虽然ふ的罗马字为fu,但实际读为hu(不咬唇)。日本留学生会h/f不分,用hu代替fu。当发h时,容易舌位靠后,发为声门音[h]。

3.z/c/s和zh/ch/sh:汉语中,z/c/s为舌尖前音,zh/ch/sh为舌尖后音。日语中,只有与汉语舌尖前音相近的ずつす(罗马字:zu/tsu/su)。日本留学生在发z/c/s时,易发为zu/tsu/su(圆唇);发zh/ch/sh时,也会发成zu/tsu/su。

三、偏误原因

1.认知的镜像性。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具有主观性。而语言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结果,语言运用和理解的过程也是认知处理的过程。[1]7语言学习中,日本留学生(主体)学习汉语(客体)时,会对汉语语音产生初步认识。日本留学生在原有的认知(日语发音部位,发音习惯等)和不同的认知(听到的汉语语音)相互作用下,会对汉语语音进行重组和改造,把r发成l,f发成h,把舌尖后音zh/ch/sh发成ず/つ/す,接近汉语的zi/ci/si却又有区别。这说明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并不是如实复制,而是认知处理后的结果。这是出现语音偏误的一个客观原因。

2.认知模型的固定性。问到日本留学生做梦会说什么语言,他们的回答总是日语。因为日语的认知方式已在脑海中形成了固定的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即人们在认识事体、理解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性的心智结构。[5]63日本留学生对汉语语音的认知亦是如此,日语语音范畴已成为固定的认知模型,故出现偏误。

3.大脑的联系性。第二代认知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天生就有寻求和建立事物之间联系的倾向。[1]20语言学习中,日本留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寻求日汉语言的共同之处,以求在发音上建立某种联系,甚至在日语中寻求相似音去替代汉语语音,正如偏误现象所提。这都是由于大脑的联系性。

4.范畴的差异性。范畴是认知主体对外界事体属性所做的主观概括,是以主客观互动为基础对事体所做的归类。[1]91由于对语音范畴的认识不同,导致了日本人在学习汉语时错误地将汉日语发音等同。汉语声母(22个声母)范畴比日语(14个辅音)大,很多汉语中存在的声母在日语中没有。因此日本留学生会把部分汉语声母进行概括,以便纳入日语声母范畴,便出现偏误。

5.范畴的扩大性。经典范畴理论认为儿童在掌握范畴时,是从范畴的部分特征开始的,外延经历了由大到小的过程。[1]122笔者认为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h/f、r、z/c/s和zh/ch/sh时亦是如此。由于日语辅音范畴的影响,在初学这三组语音时,易产生混淆,此时范畴大。当学到一定阶段后,他们逐渐明白h/f属于不同范畴,r/l以及z/c/s和zh/ch/sh亦然。这是范畴由大到小的过程。并且不同的学习者由于认知能力不同,将范畴缩小所需的时间也不同:有的人会较快 “激活”神经网络上的连接通道,而有的人其连接通道可能会“抑制”其他单元。

四、解决策略

1.加强认知体验。体验哲学的概念观认为人类能在体验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客观世界,形成理性思维能力,并发展出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不断健全自己的知识体系。[1]90语言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认知差异和概念结构的差异。因此,学习汉语语音时,需要加强认知体验,缩小差异,力求如实反映现实世界。日本留学生学习时,应在新的认知系统形成之前,加强听觉的作用,反复听以h/f、r/l、z/c/s和zh/ch/sh为声母的词汇,进行听音辨音训练。如:训练单音节字和双音节词以及绕口令等,包括:哼、风,湖、服;落下、楼下,露水、如水;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老师在教f时,应示范上齿咬下唇的动作,给予视听效果,加强学生的感知。教r时,应让学生把舌头靠后,并体验用舌尖碰软腭的感觉,感受舌尖放于软腭、硬腭和软硬腭之间所发出的声音的不同。发z/c/s时,嘴唇应随韵母而变化。

2.利用周围环境。第二代认知科学主张体验论,互动论,认为语言不是天赋的、自治的,不能离开人的感知体验和互动认知。[1]P22语言离不开周围环境以及在其中形成的认知。日本留学生正好身在中国,可以得到中国老师和学生的帮助。梁霞曾谈到日本人勤奋刻苦但性格内向,不愿表达自己的情感。[6]18“听”和“说”是他们的短板。因此,语音课上,老师应鼓励日本学生回答问题。而学生在课下也应找一对一陪练,让中国人听音,并纠错。

3.建立正确的范畴。范畴化是范畴和概念形成的基础。[1]91建立正确的范畴,应始于正确的范畴化。学习之初,学生就应意识到两种语言范畴的不同,不应简单地用日语发音描述汉语发音。同时,在学习中,应做到“眼到”:观察中国人发音时嘴唇的变化,“耳到”:用聆听的方式辨音,做到区别两种语音范畴。

4.使用二分教学法。经典范畴理论时期认为特征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明确的,没有核心和边缘之分。[1]98日语中,hu和fu 可归为同一范畴。而汉语中,f和h应二分且边界明确,应用经典范畴理论。教学时,应明确告诉日本留学生二者的区别,可以采用发音示范、发音舌位图等方法让学生明白二分这一特征。另外两组亦然。同时也应教日本留学生一些口腔操,如:舌头纵向翻翘:松唇-伸舌-上翘-翻拗,以加强舌头的灵活度,帮助发好舌尖后音。

五、结语

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学好这三组发音很难。但若在学习之初就有科学的理论作为引导,有正确的训练方法,那将是一大幸事。当然对于日本人来说,汉语语音学习的困难并不仅限于辅音声母,还有韵母、声调等。但要克服语音学习的障碍,还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和日本留学生共同努力。(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指导老师:汪媛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3]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重印

[4]祝玉深《关于日语语音教学模式的探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第4期

[5]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2011

[6]梁霞《日本人性格的若干特点对其汉语学习的影响》,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