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演变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转喻和隐喻反应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类自身、事件、和世界等概念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将通过两个汉字“上”和“在”的词汇化过程来论证这个观点。本文的目的是探明隐喻延伸(隐喻和转喻)的本质以及他们如何引申词义。通过分析数据,本文试图弄清转换(conversion)与隐喻和转喻的之间关系,探明:(1)汉语词汇中,多义词的驱动力;(2)两种不同的驱动力――隐喻和转喻――在原型分类和语法化中的作用。
关键词:隐喻 转喻 语法化 范畴隐喻 概念隐喻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77-02
1 引言
“隐喻”一词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含义。例如,传统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辞格,它包含转喻、拟人、提喻、象征等。1953年,Jackobson发表的《语言的两个方面以及两种失语症状》使他与“隐喻”和“转喻”两分法永远联系在了一起。他把这两种修辞之间的分歧叫做“语言结构的两极”。
本文于对以上隐喻和转喻之间的两分关系持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在人类常见的词形中,隐喻和转喻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正如Goossens所指出,隐喻和转喻的互动过程中有两种主要的模式:(1)转喻在隐喻的范围内起作用;(2)在一些修辞的表达使用中,隐喻和转喻是共存的。本文将坚持Goossens的观点,并将其运用到语法化的分析过程中。
Traugot&t Heine从历时和共时结合的角度指出,语法化是语法范畴和编码(即意义)的组织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过程,是研究语言和言语、范畴和类范畴、固定成分和非固定成分之间相互依赖性的语言理论,是隐喻的一个子类型。同时,本文也赞同Bybee和Pagliuca的观点,即语法意义是由词汇意义通过“语义内容弱化或泛化”的过程实现的,这自然引出了Claudi和Heine的观点――隐喻映射是语法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机制: 一个具体的词汇被用来表达一个更加抽象的概念……词汇内容的虚化是语法化的前提因为语法功能本身就是抽象的。
2 隐喻和转喻
Ungerer和Schmid认为,隐喻和转喻是抽象范畴概念化的有力认知工具,他们不仅仅是文学中的修辞手法。隐喻和转喻可由概念化的范围来区别。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不仅仅是一种利用语言手段表达思想、在风格上增加魅力的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思维的方法。同样,Lakoff和Johnson也认为,我们不仅是在语言上利用“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隐喻,而且我们也确实通过“金钱”这个源概念,对他们所说的目标概念“时间”进行思考或概念化。用一个源于制图学、后为数学家借用的隐喻来说,认知语言学家把这种转移叫做来源向目标的映射。意思就是说,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就是把源模型的结构映射到目标模型上。隐喻选择的结构同样也适用于转喻,源概念和目标概念通过邻近关系(部分――整体,整体――部分,以地方表人,以材质表物体等)连接起来。但不像隐喻那样,是从一个模型到另一个模型映射,原型的转喻是限制在单个的认知模型内。
3 范畴隐喻和概念隐喻
Gossens提到的范畴隐喻应该和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区别开来。前者比后者的范围更广――一个范畴隐喻通常包含几个概念隐喻群。比如,要概念化身体的、社会的、精神的、道德的或者其他的品质就需要运用特别的方位。也就是说,为了了解X的感觉或者X是什么,对X的定位将作为一个隐喻的模板。另一方面,概念隐喻群出现在其中的一个范畴隐喻:在空间――质量这一隐喻中,情景、状态或者质量借助方位隐喻得到了描述。
范畴的安排是单向的,它从左至右,被叫做“隐喻抽象”。在这个排列中,一个给定的范畴比任何一个位于它左边的范畴都要更加抽象,比任何位于它右边的范畴都更不那么抽象。就隐喻抽象的相对程度而言,源结构会沿着下列的刻度(Heine, Claudi, & Hunnemeyer)发展成为语法结构:
人 > 物 > 活动 > 空间 > 时间 > 质量
4 以汉字“在”和“上”为例说明隐喻延伸在词义演变中的重要性
Heine等人区别了两种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emerging metaphor)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creative metaphor)。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提供了在词汇化过程中能够被探究的唯一一种隐喻迁移,所以,本文中将只讨论这种隐喻。
4.1 在
Ransom指出隐喻延伸在由具体的词汇指示物到抽象的语法标记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隐喻迁移在语法范畴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主要的驱动力,也就是说,为了表达一个更加“抽象”的功能,需要利用具体的实体。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在的本意是“存活着,生存,存在”。作为动词,它还可以表达“居于,处于”、“在于”、“留在[某团体]”、“省视”、“存问,问候”、“到”等意思。同时,它还可以用作一个表示时间、空间或者方位的介词。通过转喻,在的意义从一个具体的静态的”存在”变成一个不那么具体的概念,即空间介词“在(某个地方)”。根据某个物体的背景地点的不同,在有不同的空间使用方法。它可以显示一个在密闭的空间内的位置(如:在盒子里),被一个区域包围的位置(如:在广场),以及伴随则地点名称而出现,意思是“在……里面”(如:在北京)。
有趣的是,在也可以指示发生在某个地点的活动,例如,在更衣室,或者显示一个就职的地方,如在这个工厂。而且,物理地点也可以被延伸到概念空间,展示某物更加抽象的位置(如,在他脑海里)或者某人所处的情境(如: 在危难中)。
当 [空间域] 被映射到 [时间域],在通过隐喻将其意义延伸到“在某个时间”或“在某段时间期间”,如在十二点,在抗日战争。在也可以被用在一个抽象的层次上作为进行时态的标志词,表达在某段时间的一个持续,如:她在化妆。
4.2 上
上的基本意义来自上―下方位,例如“山上”。上在转喻中的邻近关系的种类包括:方位――来源(上苍),方位――施事者(皇上)以及方位――行为(上车、上班等)。上的完成时意义大概来自中心意义“达成目标”或“完成某事”,如“关上门”。
上的隐喻延伸与三种主要的概念隐喻有关:[质量域],如“上品”,[数量]如“海水上涨”以及[权力],如“上意”。其他源自物理空间的隐喻表达还有“上”的时间概念化,如“上游”。通常,上游是指在地里位置上比下面的六项海洋的水流要高。因为就水流而言,在地理位置上较高的也是在时间上较早的,所以现在“上”的意义从空间范围引申时间范围,如“上周”。
5 讨论
关于人类认知,隐喻映射的概念化告诉我们如下几点:
5.1 转化形成多义词
正如“在”和“上”的意义延伸所体现的那样,从语义或语用上来讲,一个词通常不止一个意思。一种创造新的意义的方式即是将其本来的词性在没有改变其形式的情况下变成另一种词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零转换。“笑”、“跑”、“买”等既可以用作名词,也可以用作动词,然而“地点”、“过程”、“对比”是形成动词的名词。
零转换通常是由转喻所驱动的。例如,上的动词意义 “上升”(如,上楼)来自其名词意义(楼上)。这种转换通过包含方位到行为的转喻映射成为可能。在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延伸词义。它作为动词的存在意义可以被延伸为表达地点关系的的介词,如他在球场踢球。
5.2 语法化
正如前面所讨论的,在的基本意义是“存在”,然后通过转喻映射变成一个介词。从动词在变成一个介词的变化过程包含一个“动介词(coverb)”的存在,这种动词即是动词又是介词,例如,她在(教室)。当[空间域]映射到[时间域],在也被用作介词来显示时间或者一段时间,然后在的时间用法进一步语法化为进行体标志来指代在某一段时间内某一动作的持续性。语法链的逐渐演变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词到功能词。语法化的驱动力是我们认知中的隐喻。在的语法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动词 > 动介词 > 介词 > 体态标志词
“存在” “存在于某地” 在 进行体
从对两个词汇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隐喻转移通常包含两个原型范畴(如空间和时间)之间的映射,如从“气温在30度左右”(空间)到“在八点碰面”(时间);“上头”(空间)到上周(时间)。隐喻映射的本质更多是离散的,也就是说,这种转换在本质上不连续的。因此,我们把从地点到数量的映射(山上>上品),从地点到权利的映射(山上>上司),从地点到时间的映射(山上>上周)看作三个独立的过程。
6 结论
许多人认为,隐喻和转喻在人类的概念化过程中是相互排斥的。而本文表明,就语法概念的结构而言,转喻和隐喻(至少就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而言)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
本文还进一步表明,隐喻转移是原型范畴的驱动力,然而语法化更多地表面了转喻结构的持续性的本质。黄宣范根据词汇意义被建构的不同方式,区别了两种语言:隐喻语言和转喻语言。前者的代表语言是英语,通常通过隐喻映射延伸词义,形成了更高程度的动词多义词。在他的研究中,转喻语言,如汉语,主要是通过转喻漂移来创造词义,因此形成了一个更高程度的名词多义词。黄宣称汉语是转喻语言间接地被我们对上和在的定性分析所证明。这与我们宣称转喻结构在汉语的词汇化过程中体现的连续性本质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Jackobson, Roman, and Morris Halle. Fundamentals of language[J]. The Hauge: Mouton.195678-79.
[2] Goossens, Louis. Metonymy in metaphorization: From body parts (and other donor domains) to linguistic action[J]. Linguistic Agency, University of Duisburg, Series. A.No. 256. Duisburg: University Duisburg.1989.
[3] Claudi, Ulrike, and Bernd Heine. On the metaphorical base of grammar[J]. Stuidies in Language.1986.10.297-335.
[4] Bybee, J. L., and William Pagliuca. Cross linguistic comparis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ammatical meaning[M]. 1985Fisiak: 59-83.
[5] Ungerer, F and H.-J. Schimid. 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London: Longman.1996.
[6] Lakoff, G. The invariance hypothesis: Is abstract reason based on image-schemas? Cognitive Linguisitics. 1990. 1.39-74
[7] Goossens, Louis. Metophtonymy: the interaction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expression for linguistic action[M]. Cognitive Linguistics.19901:3. 323-340.
[8] Lakoff, G. and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9] Heine, B., Ulrike Claudi, and F. Hunnemeyer.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
[10] Huang, Shuanfan. Chinese as a metonymic language. In honor of William S-Y Wa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 change[M]. Pyramid Press.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