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数据时代统计应对之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数据时代统计应对之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人把2013年称作中国政府统计的大数据元年,从这年开始,国家统计局等政府部门积极开展大数据应用研究,并与多家知名科技企业开展合作。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纷纷启动大数据战略。这给政府统计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理解大数据,如何抓住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应对扑面而来的挑战?久其软件公司政府事业部总经理石磊从服务提供商的角度,进行了解读。

一次理想的合作

“国家统计局高度评价这个系统,曾多次在与各部委相关司局的交流会上介绍它。很多部委都去教育部参观过,或者来找我们进行系统演示。”石磊说的系统是由久其公司建设开发的《教育部教育决策与支持统计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教育决策系统)。在教育部全系统教育实践活动中,袁贵仁部长亲自主持,上海教科院陈国良院长为大家介绍了这个系统。系统建设过程中,袁贵仁部长、鲁昕副部长、杜占元副部长、陈舜部长助理都听取了系统汇报演示,并给予高度评价和期望。在参观北京师范大学“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主题展”之际,也听取了教育部领导关于该系统的汇报讲解。

说到这些时,石磊没有很激动,对于这样的大项目,久其做了很多。但从他简洁的描述中,还是能感受到当时工作的紧张。“项目能运行得如此顺利,是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在大数据时代深度思考、统筹规划的产物。上海教科院进行整体业务咨询,久其公司负责技术实现,充分体现了管理、咨询、技术深度融合的‘三位一体’建设模式的有效应用。”

这个做法与国家统计局鲜祖德总统计师的想法“不谋而合”,鲜祖德认为,大数据是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式,整合多种数据来源,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架构挖掘具有高度应用价值和角色支持功能的数据方法和技术的一个集成。也就是说,大数据是一个新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模式,数据、技术、思维同时进行,在大数据时代,三者应该是一体的,必须要通过数据、技术、思维来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发现新规律,才能充分体现大数据的内涵价值。

作为数据归集部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处处长李燕丽说,他们这几年一直在探索,如何能有所创新,利用好这些数据信息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当时的情况是,教育部拥有自建国以来教育系统的各级各类数据,体量庞大。但决策和服务绝不仅仅是教育部一家的事,还需要国内社会经济数据、国际教育和社会经济数据。这三类数据要在系统高度融合,来发现教育的新现象、新规律、新趋势,供决策参考。

系统建设过程中,久其公司作为主要设计和实现方,在数据建模、数据清洗、查询分析、展现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于这个项目,石磊自信满满:“我有信心,在政府统计大数据分析及智能决策方面,我们有绝对的业务优势和技术优势;而且经过长时间的沟通磨合后,我们觉得没有人比我们做得更好!”

最终形成的系统,包括全国状况、各省状况、统计、决策应用、动态监测、教育与社会、国际比较、规划发展、定制服务、查询分析等十大功能模块。设计以中国地图为首页,让教育管理覆盖全国,以问题引导决策,让教育数据成为解决中国教育各类问题的坚实基石,深度融合中国经济社会数据和国际比较数据,让教育决策视野开拓、科学严谨。“在决策应用方面,从管理者角度出发,开辟了36个主题域,3575个分析主题,25741个业务点,由系统自动生成决策分析报告,这让数据更加立体、鲜活。”上海教科院陈国良院长介绍道,“版块丰富,与管理者的思路和关注点完全吻合。”

在数据动态监测方面,教育决策系统改变了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且多为事后统计的缺陷,能够及时反映出教育的问题,提高数据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在应用终端方面,这一系统可以在PC上呈现,也可以在移动终端呈现,还可以进行现场决策,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效率。“文字图表、数据穿透、flas等呈现方式,非常便于使用,也很人性化。”石磊强调说,这一切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使用。

见识是核心

回顾教育决策系统建设的过程,石磊不由感慨,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合作模式,从上到下的支持、强烈做好的愿望和强大的专业团队,缺一不可。“现在政府部门负责统计的人员越来越专业,对各种数据及其之间的关系都非常了解,他们不再满足于编制年鉴等传统工作,希望打破既有数据统计固定模式,能够借助数据对未来进行规划。他们能够对此提出一些要求,但很难说清楚他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系统。”

因此,专业软件公司的支持不可或缺,按石磊的话说,“要把数据用得更鲜活,一定要跳出来,站在外面和客户一起思考。”这就给了软件公司巨大的发展空间,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数据处理和决策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大家总以为只要提出需求,软件设计无所不能。

“这是整个行业内的一个通病”,石磊摇摇头,“等到设计落地,你就会发现不同公司之间的差别非常大。”经验丰富的公司和没有经验的公司,对数据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数据来源非常多元化,有的是从统计系统上来的,有的是从生产系统对接的,还有的是从其他部门获取的等等,有结构化数据,还有非结构化数据,数据质量和数据类别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见识就决定了你对数据的辨别、吸纳和处理的水平。”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也不在同一层面,“以公共财政业务为例,多年的财政业务积累,久其覆盖了包括部门决算、国有企业决算、金融企业决算、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设决算、资产管理等公共财政业务,用户覆盖全国各级财政及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等,现在要做这方面的需求和设计,几乎不用从基础交流,完全可以从更高层面、从不同角度来提出我们的建议。这就是所谓的沟通对等,这一点至关重要,充分体现了公司业务和技术方面的坚实积累。”

的确,设计考验的从来都不只是单纯的技术,丰富的积累和深远的见识能够让人跨越部门和专业之限,在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中产生新的思路,这些创新最后又转接到产品研发上。在这一点上,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巡视员薛万河深有体会。薛万河负责体育总局某一系统时,曾以价格为主导因素聘请设计者,系统最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后来找到久其公司。凭借优质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久其公司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总结说:“部委以后要做软件,一定要找综合实力最强的公司,而且一定要在前期充分沟通,让技术团队了解方方面面的情况。”

“其实所有的沟通、磨合都是为了更好地把想法落地。”石磊坚持认为,软件行业是技术和业务的结合。按照一般做法,公司实施人员先与客户沟通,随后将客户需求转告给研发人员,研发人员介入。而石磊是让研发人员直接上一线,与实施人员同时介入项目,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研发人员对业务的理解也更深刻。“不理解业务,研发做不出好产品,因为交流不对等,没有办法了解客户的真正需要,一切是为了更好的融合,把事情做好。”

从容应对

关于大数据与政府统计的研究可谓显学,大多数研究都会指出当前统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业务部门没有清晰的大数据需求导致数据资产逐渐流失;企业内部数据信息孤岛严重,导致数据价值不能充分挖掘;数据可用性低,数据质量差,导致数据无法利用;数据相关管理技术和架构落后,导致不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安全能力和防范意识差,导致数据泄露;大数据人才缺乏导致大数据工作难以开展;大数据越开放越有价值,但缺乏大数据相关的政策法规,导致数据开放和隐私之间难以平衡,也难以更好地开放。就像国家统计局设计管理司司长刘富江所说,数据最终是要服务于社会的,将来肯定会改变单纯企业填报数据的单向流动模式,统计部门也会反馈给企业一些信息,帮助他们改进经营管理。”

当这样的运用越来越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也随之紧迫,必须打破部门封闭运行造成的“信息孤岛”,整合统计信息资源,建立体系完整的统计数据库和统计业务应用平台。在这方面,久其做了不少工作。石磊说道,“国家统计局的309套统计制度中,百余套久其都参与了,最终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落地。17年来我们一直专注于各级政府部门统计与决策信息化研究,从财政、国资、交通、民政、教育、文化等中央部委到地方,完成近千个统计决策业务。但我们没有只满足于市场占有率居首位的商业成绩,积极参与了制度化建设,因为这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本源。”

大数据时代,在带给政府统计部门压力的同时,也给软件公司提出了挑战,在石磊看来,面对挑战,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技术研发和业务研究方面不断修炼内功,积极寻求合作。如教育决策系统就是基于Hadoop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最完整的、领先的数据智能决策分析平台,提供强大的分布式处理及对移动互联应用的全面支持,支持从数据建模、数据整合、数据展现、探索性分析和复杂计算等建构完整数据仓库和智能分析,实现对大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决策分析。同时久其公司还通过资本运营收购了在非结构化数据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术的科技公司,以此来进一步增强久其技术平台的完整性和领先性。

“现在大数据、互联网思维非常热,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浮躁情绪。我觉得真正的大数据,是抓取数据之间的关系和逻辑,从其中发现问题和规律,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为百姓提供信息服务。互联网思维,是整合资源、业务、技术、人才,在最短的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石磊不愿意多谈这些概念,他始终坚持认为,盲目跟随没有任何意义,而是要凭借久其多年积累的技术、产品、人才、项目经验等优势,聚焦和深耕重点行业,深入、全面的挖掘用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优质的行业解决方案和贴心的软件应用服务,这才是他的团队真正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