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瞧这一家手机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瞧这一家手机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快去给老师送红包

相乐在一家文化单位做行政总务。她最初说起婆婆的一件事,是当小笑话讲的。事情起于她把儿子送进幼儿园。现在的幼儿园都安了监控摄像头,连到网上,家长们可在家里、单位,用手机“监控”幼儿园发生的一切。“婆婆只要有空儿就用手机看,成瘾了。”相乐说,“看了几天,婆婆觉得不对劲儿,招呼她儿子,“我说,你得去幼儿园给老师送红包了!”

婆婆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觉得监控视频里的老师虽然没对自己的宝贝孙子拳打脚踢,但也没有呵护备至。“都因为我们没送红包。”婆婆的论断相当坚定。相乐说:“我们一家就劝她,没必要老捧着手机看,更没必要自己吓唬自己。那么多孩子,老师哪能照看得过来。”可任谁劝,婆婆都没好气儿地顶回去,“那不行!那可是我亲孙子!”就只好随她便了。

相乐一个研究民国史的同事帮她分析,“监控视频会实时把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传你婆婆的手机里,这叫什么?这叫信息。你婆婆爱孙子,怕孙子受屈,一分钟不看都不行,她以为,说不定就有那么两三分钟没看,老师可能就呵斥或推搡了孩子。你婆婆这是得信息遗漏恐惧症了。”

跟单位的学者同事厮混10多年,相乐尽管知道医学词典里本没有这种病,但社会发展了,硬件发达了,一些人得了新病,已见怪不怪。

患上信息遗漏恐惧症的不仅仅是相乐的婆婆,还有相乐老公的表姐和表姐孩子同学的50多名家长。“现在老师跟家长联系可方便了,都在微信群里,今天留啥作业了,明天交什么钱了之类,都用微信通知家长。”

问题是,要在一个有50多名家长的微信群里及时接收到老师的每一条信息,难度不小。这个家长说一句,那个家长说一句,一下就把老师的通知顶上边去了。除非你时时刷屏下拉,不然肯定有遗漏。“第二天孩子没带钱,挨了训,做家长的你说没看到通知,那别的家长咋看见了呢?”

因有学生家长如此这般出了糗,便有家长提议,另建一个家长群,由专人管理,只负责贴老师发出的通知,所有家长只能看,不准发任何留言和语音。就是说,这是一个单向传输信息的群,可避免家长遗漏信息。

相乐说,“等我孩子上了学,我跟别的家长也这么弄一个。”

过去现在不一样

聊起信息遗漏恐惧症,50岁以上的人既承认现实,也唏嘘不已。比如相乐的公公婆婆,“我们那时候哪有这种事儿啊,现在这人可真能整!”

相乐的公公婆婆说的是计划经济年代。那时这两口子都20多岁,都在一国营副食店工作,公公卖啤酒,“大罐子装的,散啤。不瞒你说,那时真偷着喝,但不能喝醉,还得上班呢,跟你讲,当时没少往里兑水。”

两口子记得,那时副食店只订了一份市委机关报,“小张的,才4块版,只有两三个领导能看,我们轻易看不着。”那时很少有家庭自费订阅报刊,“吃饭吃菜都要算计,还能花那钱!”有电子管收音机的家庭也不多。尽管如此,“我们那时根本没有现在的什么信息遗漏恐惧,”两口子这样说。

确实,那个年代,上至中央有什么精神要,下至单位和街道(那时叫公社)有什么事要通知,都会组织大家开会。单位或者开全体员工大会,一下子全知道了,或者开班组长以上人员会,再由他们向下传达。街道开会时每家出一个代表,聚在胡同或空场,就把事情说明白了。

计划经济年代无论搞经济,还是搞文化,都是从上至下一条通道,且企业社会二合一,信息自然也只通过这一个通道传播。即便电台有什么重大信息要,也要先由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事先通知员工,“今天几点几点要播重大新闻,都想着回去收听。”比如,去世的消息是1976年9月9日下午4点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此前大家都被单位告知,下午4点电台要播重大新闻,所有人都要注意收听。

现在不一样了,除了单位规章制度要由单位开会告知大家――甚至会都不用开,贴到单位内网上自己看去,你不看是你的问题――其他几乎任何信息,都是大家通过其他信息传播渠道得知并了解情的。比如:你是一开出租车的,手握方向盘,耳朵会通过交通电台广播和对讲机,知道哪哪车堵得非常厉害,哪哪客人多,哪哪交警正在突击检查。回到家,或者看电视新闻,或者上网,或者通过微信,知道哪哪增设了监控探头。

旅游不轻松

相乐承认,自打网络跟智能手机捆在一块儿,不光婆婆离不开手机,家里大人都离不开手机。公公特关心国际和国家大事,以前是通过看报看电视了解,现在是从手机上得知,“这个消息来得快,那边刚发生,这边知道了。”婆婆自不待言。老公更是低头一族,大事、正事、趣事、坏事,历史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没有他不知道的,“这手机嘿,跟百科全书一样。”相乐的同事除了学者就是专家,她虽然做行政工作,但也不好非学者化,也在手机上下了几个微公号,比如东方历史评论、绿茶书情、知识分子、政见CNPolitics、大家,没事儿时就点开看看,“说实话,有些文章还算能看懂,大多数看起来真头疼。”尽管如此,她还是逼着自己看,“不然那些学者同事瞧不起你。”

用相乐一位学者同事的话说就是,“大数据年代,不是你离开离不开信息的问题,是你掌握信息多少的问题,了解得多,是本分;了解得少或不了解本身,就说明你落伍了、脱节了、远离中心了、自我边缘了。”

相乐很认可同事的这个判断。去年她休了带薪假,加上一个公休日共7天,她跟老公去江南玩了玩,“比平时都离不开手机,不能疯玩,得看看新闻吧,要不回来一聊天跟傻子似的;得去单位群看看吧,单位任何事都与你有关;也得去家里群看看吧,大人孩子都在家呢,互相都惦记!”

网络真好,手机加网络更好。但这种好也真让人累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