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华有个“馒头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华有个“馒头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很早就听过这么一个笑话:

说是清华大学非常牛,连伙夫都会说英语。一天,一南方学生要买馒头,“四”和“十”分不清,食堂的伙夫急了,冒出一句:

“four or ten?”

“four!”学生忙答道。

“嗨,这不结了!”伙夫给了他四个馒头。

――没想到这竟然是真事。

今年28岁的张立勇本是清华第十五食堂一个普通的厨师,但是,2001年托福考了630分使他一下子成了名人。同时,在清华,他也是以用英语卖饭著名的。因为他所在的窗口是卖馒头的,所以,他又被称为“馒头神”。

原来懂英语是这么美妙的事

和张立勇约了下午六点在清华西南门见面。

见面时,张立勇穿戴很朴实,背着一个书包,骑一辆黑色自行车,他说他走到哪里都是一样。

张立勇来自江西赣南革命老区, 1993年,为挣钱养家,十九岁的张立勇高中未毕业便南下广州,在一个竹艺厂工作。张立勇是带着高中课本来到广州的,厂里整天要加班加点使他很少有时间看书。1995 年10月的一天,厂里来了一批外国客人,一位身穿蓝西装的翻译娴熟的同他们说笑,边走边介绍。张立勇心头一阵澎湃,原来学英语是这么美妙这么有用的一件事情,可以和许多外国朋友侃侃而谈,可以在招工启事一栏骄傲地填上会英语从而有更多的选择。于是学习英语的念头便从此根植在他心中。随后,他就买回英语资料,利用业余时间学习。

张立勇一直很向往大学生活,但是他知道读大学对现在的自己而言,难度可想而知。1996年,一个朋友介绍他到清华大学做厨师,可能收入不会有他在广州多,但是一想到能到清华这个中国最高学府,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厨师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尤其是在清华,员工素质要求很高,要勤快,要能吃苦,要彬彬有礼。张立勇总是争着做脏活累活,以赢得这份工作。几个月后,他的厨艺大有长进,切菜,包包子,包饺子,做砂锅,生煤火,样样都难不倒他,半年后的试用期后,他留在了清华第十五食堂。

每每在清华园看到那些刻苦钻研的身影时,张立勇都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

在最初的一段日子里,张立勇发现,清华园太大了,他常常一出门就找不到上班的路。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上班,晚上7点半才能回到宿舍。有舞会或者电影的时候,他就跟工友一起混在学生群中,看电影,看别人跳舞。坐在昏暗的角落里,他对一切都是好奇的,同时又是不满意的――不满意自己的现状。

张立勇很羡慕清华学子,能在这么好的环境里读书,而自己却要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真是太累了,但他无法埋怨。住在十个人住的大屋里,还特别吵,他就经常下班后去教室看书,由于他年纪不大,蛮像个学生的,也不惹事,就不会有人过问他。

为了学英语,张立勇必须省下每一分钱来买资料;为了买电池、磁带、随身听等,他的“财政预算”常常出现“赤字”。但他的学习始终停留在自己摸索的层面上,因此,他很想加入清华大学的英语协会。在新学期开始招收新会员时,张立勇去报了名,协会的领导都说不行,这里接收的都是学生,而且英语水平都不错……言下之意:你还不够格。。

张立勇没有就此放弃,反而经常去协会,向领导做自我介绍。看到张立勇用毛笔写的申请表,协会领导被感动了,张立勇成了协会里的一名特殊会员。

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张立勇的“异己”行为引起了同事们的注意。他们开始在背后议论:“瞧他装模作样的,学好了又如何?”“一个切菜的师傅,再上进也是个切菜的。”“真是个馒头神人”。

听到这些,张立勇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工友眼里,他是个怪人,孤僻冷漠;在女孩子眼里,他是个寒酸的孔乙己,没有生活情趣;在父母眼里,他是个不孝子。他已经很就没给家里寄钱了,有一次妹妹打电话说母亲的病又犯了,急需要钱,他找遍了全身,竟只找出十元钱。

张立勇痛苦极了,开始怀疑自己的初衷。21岁的他第一次失眠了。三天过后,他终于想通了,来清华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来学东西的,不是来卖馒头的。拿起英语书,他咬紧牙关又坚持了下来。

从此,一下班,张立勇就出去听各种各样的讲座,参加各种各样的演讲比赛,在清华五十周年大庆的时候,他还在中文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英语窗口,清华园里的一道风景

刚开始学英语时,跟许多人一样,张立勇缺乏勇气开口。看了大半年英语教材,听了大半年英语磁带,自我感觉挺好,可在人前就是张不开嘴。有一次路过清华园的英语角,便凑过去听人家说。听着听着,有了一种要张口说说的冲动。一个男生走过来,跟他打招呼,他就结结巴巴地回应着。

张立勇是幸运的,因为跟他对话的男生正是英语角的一位主办者,虽然张立勇的会话没有多少水准,他还是热情地给了肯定,而这份肯定增加了张立勇的自信,一种勇气在他身上开始慢慢生长起来。

英语角从此成了张立勇最爱光顾的地方。他开始大声地问候每一个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并且与他们交谈。这样做的结果是,那些曾经是死板的甚至是毫无关联的单词和句子,都在他的嘴里变得鲜活起来。

1997年6月的一个晚上,张立勇值夜宵班,临下班时,来了4位同学,他们点了4份沙锅菜。由于原、配料都已基本用完,必须临时配料,制作时间自然长些。学生们似乎等得有些不耐烦。此时此刻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张立勇突然冒出一句:“Would you please wait for a while?”(你们能多等片刻吗?)

嘿,学生们的脸一下子“阴转晴”。虽然他们等得太久,但是仍然觉得很兴奋,因为清华园里,连食堂的厨师也会说英语,这是多么新鲜的事情啊!

2001年,张立勇开始引起清华学生的关注。那天中午,因为下课普遍都晚,窗口挤挤挨挨的,有些插队的学生从两边递进来各自的饭碗:两个馒头!三个馒头!……这么一迭连声地叫着,加上那些不停晃动的饭碗,搞得张立勇眼花缭乱。

他停止卖馒头,看着面前的学生:Would you please wait in line(请排队好吗)?他的声音并不大,但很清晰,学生们都听见了,大家都懵了一下。窗口外就有了片刻的宁静。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谢谢你的耐心)!张立勇又加了一句。窗口两边插队的学生抽回伸进窗内的手和碗,回到后面排队。张立勇年轻的脸上浮起一丝笑意。

“师傅,我要10个馒头!”一个显然是来自南方的学生说。10个?张立勇愣了一下:“4个还是10个?”“10个!”学生肯定地说。张立勇知道南方学生发音经常4、10不分,就用英语问了一句:“four or ten?”“four,当然是four了;我肚量再大,也吃不下ten个馒头呀!”学生笑答。张立勇也笑了笑,给他拿了4个馒头。

也就是从那天起,张立勇开始在窗口有意识地用英语卖饭,而这也很快成了清华园里的一道风景。每到开饭的时候,张立勇的馒头窗口前总是排起一溜长队,就连那些很少吃馒头的学生也刻意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目的只是为了到窗口前与张立勇用英语过过招,张立勇所在的窗口也被称为英语窗口。

馒头神的另类想法

英语角不但让张立勇练习了口语,也交了许多朋友,他们中间既有外国留学生,还有清华的外教。这些朋友给他的帮助不仅仅体现在英语口语上。2002年暑假,张立勇在餐饮中心的英语培训班当老师,为了让大家感受到最纯正的美式英语,他专门请来在英语角结识的好友苏森,客串了两堂课。苏森来自美国,是清华高薪聘请的外国专家,张立勇能将他请来义务授课,显然很有面子。

因为认识的外国朋友多了,张立勇就在他们中间搞了一次有关中国食品的调查,并写成了一篇近8000字的文章。这篇文章在《中国食品报》上以《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食品》为题,分三次载完。那是张立勇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而且出手不凡,这也愈加增强了他日后当一名金融记者的自信。

2004年春节前,张立勇收到了一封来自澳大利亚的电子邮件,寄信人名叫迪姆,一年前曾在清华留学,与张立勇在英语角相识后就成了好朋友。迪姆回国后一直都没有中断与张立勇的联系。信中,迪姆写道:“馒头神(张立勇在清华园的外号),你是我所认识的一位最了不起的中国年轻人,祝你春节愉快!”

学好英语并不难

张立勇说,很多人都在学英语,这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门语言,人需要扎实、全面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充电,便会很快被淘汰出局。而英文,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在工作中,他时时记英语。厨房里的有好多调料的商标是中英文对照的,张立勇都是看完中文的之后把英文的商标收藏起来,有时间就拿出来看,在吃方便面的时候,他常常是一边泡面一边看方便面的中英文对照的商标,这样,面泡好了,他又学会了几个新单词。他说,走到每个角落,都有各种各样的单词,旅游的时候有一些注意事项是中英文对照的,一些标志都是用英文写的,城市就是一本流动字典,就看你注意不注意了。

张立勇说学英语要养成习惯,就像刷牙一样,坚持天天刷,刷完之后很清新,感觉很舒服,在学英语的时候,不要自己让自己感觉很累,要找到乐趣,要找到刷完牙后的清新。张立勇认为厨师是个很高尚的职业,比方炒土豆丝,盘子里几片辣椒,一个切成丝的土豆,看来很简单,可就是连学切土豆丝都需要功夫呢!刚开始学时,土豆不听使唤,在案板上到处滚,张立勇也切了无数次手指。连切土豆丝都要付出如此代价,更何况是学英语呢。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都要认真去做,简单的后面是很多辛苦。2001年,托福考了630分的张立勇并没有急着找外国接收学校,而是继续着自己的生活,他说,考托福只是为了检验自己的英语水平,也为了更好地学习英语。

张立勇很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他认为考试对自己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多参加考试,就会很有动力,因为要报名费要买教材,觉得花了钱就得对得起钱,不管这钱是多还是少。

目前,有不少学校要高薪聘请张立勇去教英语,他都婉言拒绝了。他正在写一本书,暂定名为《自强不息学英语》,他希望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给别人一些触动,帮助一些人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能够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并且能够坦然、乐观地面对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艰难。

关于自己的未来,即将从夜大国际贸易本科毕业的张立勇说他要继续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的素质,计算机课程,新闻采访,经济课程、法律课程,要学好多东西,他说他很感激清华,这所优秀大学所倡导的自强不息的精神,给他鼓励和动力;而清华园的严谨学风,以及在这里认识的数不清的名家教授、院士,他们所教给他的,更将让他终身受用。

张立勇还有一个心愿:为培养了他的清华尽一点点绵薄之力。